一种新型吸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6708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吸附装置,具体涉及吸附装置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吸附箱体,所述吸附箱体内壁固定安装第二空气压缩机,所述第二空气压缩机右端固定安装进气口二,所述第二空气压缩机左端固定安装排气口二,所述排气口二左端固定安装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包括进气口三,所述进气口三与所述排气口二连接,所述进气口三内壁固定安装滤网,所述进气口三左端固定安装氧化铁层,所述氧化铁层下端设有碳酸氢钠溶液,所述碳酸氢钠溶液上端固定安装集气层,所述集气层左端固定安装聚氨酯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通过对二氧化碳提纯吸附装置以气体双变压吸附提纯,具有提高二氧化碳提纯吸附装置吸附效率和吸附效果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吸附装置
本技术涉及吸附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吸附装置。
技术介绍
低温能源装备的二氧化碳装置根据不同原料气,以酒精发酵、碳酸盐煅烧、合成氨、乙烯催化氧化及煤气化工艺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为原料,采取针对性设计,通过过滤、吸附、反应、洗涤、分离、精馏等多种方法对二氧化碳中的杂质进行脱除,最终达到工业级、食品级、电子级别的二氧化碳提纯及液化目的。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二氧化碳提纯吸附装置安装成本高,提纯吸附效率低,吸附效果差。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吸附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吸附装置,通过对二氧化碳提纯吸附装置以气体双变压吸附提纯,以解决二氧化碳提纯吸附装置吸附效率低,吸附效果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吸附装置,包括吸附箱体,所述吸附箱体内壁固定安装第二空气压缩机,所述第二空气压缩机右端固定安装进气口二,所述第二空气压缩机左端固定安装排气口二,所述排气口二左端固定安装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包括进气口三,所述进气口三与所述排气口二连接,所述进气口三内壁固定安装滤网,所述进气口三左端固定安装氧化铁层,所述氧化铁层下端设有碳酸氢钠溶液,所述碳酸氢钠溶液上端固定安装集气层,所述集气层左端固定安装聚氨酯层,所述聚氨酯层远离所述集气层一端固定安装单喷头。优选的,所述进气口三上端固定安装阀门,所述碳酸氢钠溶液下端固定安装排液口和进液口。优选的,所述吸附装置左端固定安装进气口一,所述进气口一远离所述吸附装置一端固定安装第一空气压缩机,所述第一空气压缩机左端固定安装排气口一。优选的,所述进气口一与所述吸附装置之间固定安装螺栓。优选的,所述进气口二进入二氧化碳混合气体,所述排气口一排出二氧化碳气体。优选的,所述聚氨酯层远离所述集气层一端固定安装双喷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吸附箱体内壁固定安装第二空气压缩机,第二空气压缩机具有改变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压强的作用,排气口二左端固定安装吸附装置,吸附装置具有吸附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中杂质的作用,进气口内壁固定安装滤网,滤网对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具有过滤作用,进气口三左端固定安装氧化铁层,氧化铁层具有吸附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中硫化氢元素的作用,氧化铁层下端设有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具有吸附二氧化硫气体的作用,碳酸氢钠溶液上端固定安装集气层,集气层具有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作用,集气层左端固定安装聚氨酯层,聚氨酯层具有吸附乙酸乙酯的作用,聚氨酯层远离集气层一端固定安装单喷头,单喷头具有喷出二氧化碳气体的作用,进气口一远离吸附装置一端固定安装第一空气压缩机,第一空气压缩机具有改变二氧化碳气体压强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吸附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吸附装置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吸附装置中的单喷头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吸附装置中的双喷头结构图。图中:1吸附箱体、11第一空气压缩机、111排气口一、112螺栓、113进气口一、12第二空气压缩机、121排气口二、122进气口二、2吸附装置、21单喷头、22阀门、23聚氨酯层、24集气层、25碳酸氢钠溶液、251排液口、252进液口、26氧化铁层、27进气口三、28滤网、29双喷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参照附图1-图3,该实施例的一种新型吸附装置,包括第一空气压缩机11、第二空气压缩机12和吸附装置2;进一步地,所述吸附箱体1内壁固定安装第二空气压缩机12,所述第二空气压缩机12右端固定安装进气口二122,所述第二空气压缩机12左端固定安装排气口二121,所述排气口二121左端固定安装吸附装置2,所述吸附装置2包括进气口三27,所述进气口三27与所述排气口二121连接,所述进气口27内壁固定安装滤网28,所述进气口三27左端固定安装氧化铁层26,所述氧化铁层26下端设有碳酸氢钠溶液25,所述碳酸氢钠溶液25上端固定安装集气层24,所述集气层24左端固定安装聚氨酯层23,所述聚氨酯层23远离所述集气层24一端固定安装单喷头21,第二空气压缩机12具有改变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压强的作用,进气口二122具有进入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作用,排气口二121具有排出第二空气压缩机12内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作用,吸附装置2具有吸附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中杂质的作用,滤网28对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具有过滤作用,氧化铁层26具有吸附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中硫化氢元素的作用,碳酸氢钠溶液25具有吸附二氧化硫气体的作用,集气层24具有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作用,聚氨酯层23具有吸附乙酸乙酯的作用,单喷头21具有喷出二氧化碳气体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三27上端固定安装阀门22,所述碳酸氢钠溶液25下端固定安装排液口251和进液口252,阀门22具有控制二氧化碳混合气体流动的作用,排液口251具有排放碳酸氢钠溶液25的作用,进液口252具有注入碳酸氢钠溶液25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吸附装置2左端固定安装进气口一113,所述进气口一113远离所述吸附装置2一端固定安装第一空气压缩机11,所述第一空气压缩机11左端固定安装排气口一111,进气口一113具有吸收二氧化碳气体进入第一空气压缩机11的作用,第一空气压缩机11具有改变二氧化碳气体压强的作用,排气口一111具有排出二氧化碳气体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一113与所述吸附装置2之间固定安装螺栓112,螺栓112对进气口一113与吸附装置2之间具有固定作用;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二122进入二氧化碳混合气体,所述排气口一111排出二氧化碳气体,进气口二122进入二氧化碳混合气体按照吸附流程依次对气体进行吸附,排气口一111排出二氧化碳气体便于二氧化碳的快速排出。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技术时,吸附箱体1内壁固定安装第二空气压缩机12,第二空气压缩机12具有改变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压强的作用,第二空气压缩机12右端固定安装进气口二122,进气口二122具有进入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作用,第二空气压缩机12左端固定安装排气口二121,排气口二121具有排出第二空气压缩机12内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作用,排气口二121左端固定安装吸附装置2,吸附装置2具有吸附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中杂质的作用,吸附装置2包括进气口三27,进气口三27与排气口二121连接,进气口27内壁固定安装滤网28,滤网28对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具有过滤作用,进气口三27左端固定安装氧化铁层26,氧化铁层26具有吸附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中硫化氢元素的作用,氧化铁层26下端设有碳酸氢钠溶液25,碳酸氢钠溶液25具有吸附二氧化硫气体的作用,碳酸氢钠溶液25上端固定安装集气层24,集气层24具有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作用,集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吸附装置,包括吸附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箱体(1)内壁固定安装第二空气压缩机(12),所述第二空气压缩机(12)右端固定安装进气口二(122),所述第二空气压缩机(12)左端固定安装排气口二(121),所述排气口二(121)左端固定安装吸附装置(2),所述吸附装置(2)包括进气口三(27),所述进气口三(27)与所述排气口二(121)连接,所述进气口三(27)内壁固定安装滤网(28),所述进气口三(27)左端固定安装氧化铁层(26),所述氧化铁层(26)下端设有碳酸氢钠溶液(25),所述碳酸氢钠溶液(25)上端固定安装集气层(24),所述集气层(24)左端固定安装聚氨酯层(23),所述聚氨酯层(23)远离所述集气层(24)一端固定安装单喷头(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吸附装置,包括吸附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箱体(1)内壁固定安装第二空气压缩机(12),所述第二空气压缩机(12)右端固定安装进气口二(122),所述第二空气压缩机(12)左端固定安装排气口二(121),所述排气口二(121)左端固定安装吸附装置(2),所述吸附装置(2)包括进气口三(27),所述进气口三(27)与所述排气口二(121)连接,所述进气口三(27)内壁固定安装滤网(28),所述进气口三(27)左端固定安装氧化铁层(26),所述氧化铁层(26)下端设有碳酸氢钠溶液(25),所述碳酸氢钠溶液(25)上端固定安装集气层(24),所述集气层(24)左端固定安装聚氨酯层(23),所述聚氨酯层(23)远离所述集气层(24)一端固定安装单喷头(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三(27)上端固定安装阀门(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强何中银唐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森铂低温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