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蓉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双向放气结构的血液包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1390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双向放气结构的血液包装袋,包括:装置主体、固定旋钮、固定带;所述装置主体上下两侧的中间分别设有一处通气管,且装置主体与通气管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旋钮设置在通气管的外端,且固定旋钮与通气管之间拧接;所述橡胶塞设置在固定旋钮内的中间,且橡胶塞与固定旋钮通过粘合方式相连接;所述通气孔位于固定旋钮的上侧,且通气孔与固定旋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固定带的后端设置在装置主体的后侧,且固定带与装置主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通过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排气方便,便于操作以及方便收纳的优点,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向放气结构的血液包装袋
本技术涉及采血袋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向放气结构的血液包装袋。
技术介绍
采血袋在医疗机构中经常见到,是用于存放血液的一种完全密封容器,由于其操作方便,避免污染,提高输血质量,因此血液的采集、分离、转移、储存及输注等操作均在其中进行。但是目前常见的采血袋还存在排气功能不完善,导致采血袋内存在较多的空气,影响血液的存放,同时,缺少对采血管进行收纳的机构,在采血袋的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采血管缠绕、打结的问题,影响装置的使用。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具有双向放气结构的血液包装袋,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向放气结构的血液包装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常见的采血袋还存在排气功能不完善,导致采血袋内存在较多的空气,影响血液的存放,同时,缺少对采血管进行收纳的机构,在采血袋的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采血管缠绕、打结的问题,影响装置使用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双向放气结构的血液包装袋,包括:装置主体(1)、通气管(2)、固定旋钮(3)、橡胶塞(4)、通气孔(5)、导血管(6)、采血管(7)、采血针(8)、截流器(9)、输血器接头(10)、固定带(11)、固定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上下两侧的中间分别设有一处通气管(2),且装置主体(1)与通气管(2)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旋钮(3)设置在通气管(2)的外端,且固定旋钮(3)与通气管(2)之间拧接;所述橡胶塞(4)设置在固定旋钮(3)内的中间,且橡胶塞(4)与固定旋钮(3)通过粘合方式相连接;所述通气孔(5)位于固定旋钮(3)的上侧,且通气孔(5)与固定旋钮(3)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向放气结构的血液包装袋,包括:装置主体(1)、通气管(2)、固定旋钮(3)、橡胶塞(4)、通气孔(5)、导血管(6)、采血管(7)、采血针(8)、截流器(9)、输血器接头(10)、固定带(11)、固定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上下两侧的中间分别设有一处通气管(2),且装置主体(1)与通气管(2)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旋钮(3)设置在通气管(2)的外端,且固定旋钮(3)与通气管(2)之间拧接;所述橡胶塞(4)设置在固定旋钮(3)内的中间,且橡胶塞(4)与固定旋钮(3)通过粘合方式相连接;所述通气孔(5)位于固定旋钮(3)的上侧,且通气孔(5)与固定旋钮(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导血管(6)分别设置在装置主体(1)上侧的左右两方,且导血管(6)与装置主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采血管(7)的后端设置在装置左方导血管(6)的内部,且采血管(7)与导血管(6)之间插接;所述采血针(8)设置在采血管(7)的前端,且采血针(8)与采血管(7)之间插接;所述截流器(9)设置在采血管(7)的外侧,且截流器(9)与采血管(7)之间套接;所述输血器接头(10)设置在装置右方导血管(6)的内部,且输血器接头(10)与导血管(6)之间插接;所述固定带(11)的后端设置在装置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蓉杨勇毅
申请(专利权)人:罗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