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圆领针织T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1199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圆领针织T恤,其技术方案是:包括T恤主体与袖体,袖体贯通连接于T恤主体的两侧开口处,T恤主体的顶端开设有第一耐磨口,袖体远离T恤主体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第二耐磨口,T恤主体的底端开口处一体式设置有第三耐磨口,袖体与T恤主体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腋下吸汗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耐磨口、第二耐磨口与第三耐磨口,三个耐磨口分别对应T恤的领口、袖口与下摆口位置,其内侧设置的耐磨层利用其本身的耐磨性能,可有效减少该T恤领口、袖口与下摆口的磨损程度,有效提升T恤的使用寿命,另外,生产时使用阴离子抗菌整理剂在耐磨层表面形成的抗菌层,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圆领针织T恤
本技术涉及服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圆领针织T恤。
技术介绍
T恤衫是春夏季人们最喜欢的服装之一,特别是烈日炎炎,酷暑难耐的盛夏,T恤衫以其自然、舒适、潇洒又不失庄重之感的优点而逐步替代昔日男士们穿件背心或汗衫外加一件短袖衬衫或香港衫的模式出现在社交场合,成为人们乐于穿着的时令服装。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目前的T恤领口、袖口等经常与人体接触摩擦的部位,一般仅通过翻折双层设计进行耐磨处理,此种设计耐磨性能一般,T恤的使用寿命较短,另外,现有的普通T恤的腋下与背部等易出汗的部位未设有排汗与速干效果,运动后或天气过热时出汗无法快速吸收蒸发,T恤容易与人体粘连,舒适感较差,且无法有效抑菌。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耐磨圆领针织T恤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耐磨圆领针织T恤,通过耐磨层与抗菌层的配合使用,以解决目前的T恤领口、袖口等经常与人体接触摩擦的部位,一般仅通过翻折双层设计进行耐磨处理,此种设计耐磨性能一般,T恤的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圆领针织T恤,包括T恤主体与袖体,所述袖体贯通连接于T恤主体的两侧开口处,所述T恤主体的顶端开设有第一耐磨口,所述袖体远离T恤主体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第二耐磨口,所述T恤主体的底端开口处一体式设置有第三耐磨口,所述袖体与T恤主体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腋下吸汗片,所述T恤主体的后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背部吸汗片,所述背部吸汗片表面开设有透气网孔,所述T恤主体的顶端两侧位置贴合有按摩垫片,所述按摩垫片的底面中心位置一体式连接有按压头,且按摩垫片的表面贯通设置有透气通孔,所述第一耐磨口、第二耐磨口、第三耐磨口均由纤维布料层、耐磨层与抗菌层组成,所述耐磨层缝合于纤维布料层的内侧表面,所述抗菌层附着于耐磨层表面。优选的,所述耐磨层通过尼龙线分别与所述第一耐磨口、第二耐磨口、第三耐磨口固定连接,且耐磨层为锦纶纤维材料的耐磨层。优选的,所述纤维布料层为涤纶纱线材料相互交织制成,所述抗菌层为阴离子抗菌整理剂高温固化工艺形成。优选的,所述袖体以T恤主体为参照呈对称设置,所述腋下吸汗片通过尼龙线固定连接于T恤主体与袖体连接处的底端位置。优选的,所述透气网孔分别设置与腋下吸汗片与背部吸汗片表面,且透气网孔呈“蜂窝状”排布。优选的,所述按摩垫片通过胶衣与T恤主体的内部顶面紧密贴合,所述按压头为“半球”形状,且按压头为硅胶材质的按压头。优选的,所述透气通孔呈“矩形”阵列式分布于按摩垫片表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耐磨口、第二耐磨口与第三耐磨口,三个耐磨口分别对应T恤的领口、袖口与下摆口位置,其内侧设置的耐磨层利用其本身的耐磨性能,可有效减少该T恤领口、袖口与下摆口的磨损程度,有效提升T恤的使用寿命,另外,生产时使用阴离子抗菌整理剂在耐磨层表面形成的抗菌层,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2、本技术通过设置腋下吸汗片与背部吸汗片,腋下吸汗片与背部吸汗片利用其本身聚酯纤维的特性,拥有卓越的吸湿性,能迅速吸收皮肤散发的水汽,同时,腋下吸汗片与背部吸汗片表面的透气网孔可将水汽迅速蒸发,并且具有较高的透气性能,提升该T恤的整体舒适度。3、本技术通过设置按摩垫片与按压头,当穿上该T恤时,按摩垫片套合于使用者肩部,按压头则与肩井穴对应,进而实现对肩井穴的按压,具有按摩效果,可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疲劳感,具有较高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一耐磨口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按摩垫片翻转结构示意图;图中:1、T恤主体;2、袖体;3、第一耐磨口;4、第二耐磨口;5、第三耐磨口;6、腋下吸汗片;7、背部吸汗片;8、透气网孔;9、按摩垫片;10、按压头;11、透气通孔;12、纤维布料层;13、耐磨层;14、抗菌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参照附图1-4,本技术提供的耐磨圆领针织T恤,包括T恤主体1与袖体2,袖体2贯通连接于T恤主体1的两侧开口处,T恤主体1的顶端开设有第一耐磨口3,袖体2远离T恤主体1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第二耐磨口4,T恤主体1的底端开口处一体式设置有第三耐磨口5,袖体2与T恤主体1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腋下吸汗片6,T恤主体1的后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背部吸汗片7,背部吸汗片7表面开设有透气网孔8,T恤主体1的顶端两侧位置贴合有按摩垫片9,按摩垫片9的底面中心位置一体式连接有按压头10,且按摩垫片9的表面贯通设置有透气通孔11,第一耐磨口3、第二耐磨口4、第三耐磨口5均由纤维布料层12、耐磨层13与抗菌层14组成,耐磨层13缝合于纤维布料层12的内侧表面,抗菌层14附着于耐磨层13表面;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技术时,首先,将袖体2通过第二耐磨口4套接进人体臂膀,并将人体头部依次穿过进第三耐磨口5与第一耐磨口3,使T恤主体1套接进人体上身,完成对该T恤的穿着,当穿上该T恤时,按摩垫片9套合于使用者肩部,按压头10则与人体肩井穴对应,进而通过按压头10实现对肩井穴的按压,具有按摩效果,可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疲劳感,当该T恤穿着者进行运动出汗后,腋下吸汗片6与背部吸汗片7利用其本身聚酯纤维的特性,拥有卓越的吸湿性,能迅速吸收皮肤散发的水汽,同时,腋下吸汗片6与背部吸汗片7表面的透气网孔8可将水汽迅速蒸发,并且具有较高的透气性能,第一耐磨口3、第二耐磨口4与第三耐磨口5三个耐磨口分别对应T恤的领口、袖口与下摆口位置,其内侧设置的耐磨层13利用其本身的耐磨性能,可有效减少该T恤领口、袖口与下摆口的磨损程度,另外,生产时使用阴离子抗菌整理剂在耐磨层13表面形成的抗菌层14,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实施例2,本技术提供的耐磨圆领针织T恤,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参照说明书附图1,该实施例的耐磨圆领针织T恤,包括T恤主体1与袖体2,袖体2贯通连接于T恤主体1的两侧开口处,T恤主体1的顶端开设有第一耐磨口3,袖体2远离T恤主体1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第二耐磨口4,T恤主体1的底端开口处一体式设置有第三耐磨口5,袖体2与T恤主体1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腋下吸汗片6,袖体2以T恤主体1为参照呈对称设置,腋下吸汗片6通过尼龙线固定连接于T恤主体1与袖体2连接处的底端位置,T恤主体1的后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背部吸汗片7,背部吸汗片7表面开设有透气网孔8,透气网孔8分别设置与腋下吸汗片6与背部吸汗片7表面,且透气网孔8呈“蜂窝状”排布,T恤主体1的顶端两侧位置贴合有按摩垫片9,按摩垫片9的底面中心位置一体式连接有按压头10,按摩垫片9通过胶衣与T恤主体1的内部顶面紧密贴合,按压头10为“半球”形状,且按压头10为硅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圆领针织T恤,包括T恤主体(1)与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袖体(2)贯通连接于T恤主体(1)的两侧开口处,所述T恤主体(1)的顶端开设有第一耐磨口(3),所述袖体(2)远离T恤主体(1)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第二耐磨口(4),所述T恤主体(1)的底端开口处一体式设置有第三耐磨口(5),所述袖体(2)与T恤主体(1)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腋下吸汗片(6),所述T恤主体(1)的后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背部吸汗片(7),所述背部吸汗片(7)表面开设有透气网孔(8),所述T恤主体(1)的顶端两侧位置贴合有按摩垫片(9),所述按摩垫片(9)的底面中心位置一体式连接有按压头(10),且按摩垫片(9)的表面贯通设置有透气通孔(11),所述第一耐磨口(3)、第二耐磨口(4)、第三耐磨口(5)均由纤维布料层(12)、耐磨层(13)与抗菌层(14)组成,所述耐磨层(13)缝合于纤维布料层(12)的内侧表面,所述抗菌层(14)附着于耐磨层(13)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圆领针织T恤,包括T恤主体(1)与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袖体(2)贯通连接于T恤主体(1)的两侧开口处,所述T恤主体(1)的顶端开设有第一耐磨口(3),所述袖体(2)远离T恤主体(1)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第二耐磨口(4),所述T恤主体(1)的底端开口处一体式设置有第三耐磨口(5),所述袖体(2)与T恤主体(1)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腋下吸汗片(6),所述T恤主体(1)的后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背部吸汗片(7),所述背部吸汗片(7)表面开设有透气网孔(8),所述T恤主体(1)的顶端两侧位置贴合有按摩垫片(9),所述按摩垫片(9)的底面中心位置一体式连接有按压头(10),且按摩垫片(9)的表面贯通设置有透气通孔(11),所述第一耐磨口(3)、第二耐磨口(4)、第三耐磨口(5)均由纤维布料层(12)、耐磨层(13)与抗菌层(14)组成,所述耐磨层(13)缝合于纤维布料层(12)的内侧表面,所述抗菌层(14)附着于耐磨层(13)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圆领针织T恤,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13)通过尼龙线分别与所述第一耐磨口(3)、第二耐磨口(4)、第三耐磨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淑清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欣隆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