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生态植被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114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植被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河道生态植被网,包括单位网块主体,所述单位网块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号组合块,所述一号组合块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滑块,所述单位网块主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二号组合块,所述二号组合块的内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单位网块主体的左端底部固定连接有三号组合块,所述单位网块主体的右端顶部固定连接四号组合块。该河道生态植被网,通过将多个单位网块主体相互连接在一起,整体就形成了一个框架,抗冲击能力和滑坡能力显著提高,且将每个植被网的单位网块均使用圆柱销插入到土壤中,在植物生长的出初期提供对土壤更强的稳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生态植被网
本技术涉及植被网
,具体为一种河道生态植被网。
技术介绍
植被网护坡是指利用活性植物并结合土工合成材料等工程材料,在坡面构建一个具有自身生长能力的防护系统,通过植物的生长对边坡进行加固的一门新技术,植被网护坡技术综合土工网和植被护坡的优点,可有效地解决岩质边坡、高陡边坡防护问题。现有的植被网仍然存在有待改进的缺点,例如在河道使用时,由于具备一定的坡度,且在刚刚种植植物时其根系有待生长,暂时还不能形成对土坡的有效稳固效果,在植物生长的这个时间段内将成为土坡防护能力较小的真空期,而现有的植被网稳固受自身机构和强度限制,稳固土坡的能力有限,不能为土坡提供良好固定效果。植被网由于较为单薄,种子刚刚种下时无法植物提供有效的保护效果,当外界有人为践踏或者重物碾压时,容易将植被网下刚刚发芽的植物压伤甚至压死,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河道生态植被网,具备的稳固强度高和防压防践踏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生态植被网,包括单位网块主体,所述单位网块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号组合块,所述一号组合块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滑块,所述单位网块主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二号组合块,所述二号组合块的内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单位网块主体的左端底部固定连接有三号组合块,所述单位网块主体的右端顶部固定连接四号组合块,所述四号组合块的中部活动安装有固定销。优选的,所述单位网块主体的一号组合块与位于其前方的另一个单位网块主体的二号组合块活动卡接,所述滑块活动卡接于另一个单位网块主体的卡槽中,所述单位网块主体的三号组合块和另一个单位网块主体的四号组合块通过固定销活动安装。优选的,所述单位网块主体、一号组合块和二号组合块的高度均为30毫米,所述滑块的厚度和长度分别为9毫米和10毫米,所述卡槽的分为竖直部分和水平部分,所述卡槽的竖直部分长度为11毫米,所述卡槽的水平部分位于二号组合块的内侧中部且其深度为10毫米,安装时,先将滑块对准另一个单位网块主体上卡槽的竖直部分插入,直至滑块到达卡槽的竖直部分底部,再向后拖动,令滑块卡入到卡槽的水平部分,则确保了两个单位网块主体由于滑块和卡槽的配合在竖直方向被限位,再使用固定销固定主单位网块主体,则单位网块主体在前后方向也被限位,当多个单位网块主体采用这种方式相互连接在一起,整体就形成了一个框架,抗冲击能力和滑坡能力显著提高。优选的,所述三号组合块和四号组合块厚度均为毫米,所述三号组合块和四号组合块的外端口处均设计为圆弧形,圆弧形的端口是为了贴合单位网块主体弧形边缘,总体安装下来会比较美观平整。优选的,所述三号组合块和四号组合块均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四号组合块开设有一个六角凹槽且该六角凹槽的中心与圆形通孔圆形重合,固定销的顶端设计为六角形,该六角形大小规格与六角凹槽适配,当固定销插入时其顶端会正好陷入六角凹槽中,表面平整无凸起,避免后续人为踩踏导致固定销出现翘起的弊端,固定销在施工时应当插入到地面的土壤中从而达到与土壤咬合稳固的目的。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河道生态植被网,通过将多个单位网块主体相互连接在一起,整体就形成了一个框架,抗冲击能力和滑坡能力显著提高,且将每个植被网的单位网块均使用圆柱销插入到土壤中,在植物生长的出初期提供对土壤更强的稳固效果。2、该河道生态植被网,通过植被网单位网块自身的高度限制,当人为践踏和重物碾压时,单位网块的高度可以有效防止重物碾压位于其内侧植被种子和幼苗,确保了幼苗和种子的安全性,避免了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等轴侧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单位网块主体的结构等轴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单位网块主体的结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A部分放大图。图中:1、单位网块主体;2、一号组合块;3、滑块;4、二号组合块;5、卡槽;6、三号组合块;7、四号组合块;8、固定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一种河道生态植被网,包括单位网块主体1,单位网块主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号组合块2,一号组合块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滑块3,单位网块主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二号组合块4,二号组合块4的内侧开设有卡槽5,单位网块主体1的左端底部固定连接有三号组合块6,单位网块主体1的右端顶部固定连接四号组合块7,四号组合块7的中部活动安装有固定销8。其中,单位网块主体1的一号组合块2与位于其前方的另一个单位网块主体1的二号组合块4活动卡接,滑块3活动卡接于另一个单位网块主体1的卡槽5中,单位网块主体1的三号组合块6和另一个单位网块主体1的四号组合块7通过固定销8活动安装。其中,单位网块主体1、一号组合块2和二号组合块4的高度均为30毫米,滑块3的厚度和长度分别为9毫米和10毫米,卡槽5的分为竖直部分和水平部分,卡槽5的竖直部分长度为11毫米,卡槽5的水平部分位于二号组合块4的内侧中部且其深度为10毫米,安装时,先将滑块3对准另一个单位网块主体1上卡槽5的竖直部分插入,直至滑块3到达卡槽5的竖直部分底部,再向后拖动,令滑块3卡入到卡槽5的水平部分,则确保了两个单位网块主体1由于滑块3和卡槽5的配合在竖直方向被限位,再使用固定销8固定主单位网块主体1,则单位网块主体1在前后方向也被限位,当多个单位网块主体1采用这种方式相互连接在一起,整体就形成了一个框架,抗冲击能力和滑坡能力显著提高。其中,三号组合块6和四号组合块7厚度均为15毫米,三号组合块6和四号组合块7的外端口处均设计为圆弧形,圆弧形的端口是为了贴合单位网块主体1弧形边缘,总体安装下来会比较美观平整。其中,三号组合块6和四号组合块7均开设有圆形通孔,四号组合块7开设有一个六角凹槽且该六角凹槽的中心与圆形通孔圆形重合,固定销8的顶端设计为六角形,该六角形大小规格与六角凹槽适配,当固定销8插入时其顶端会正好陷入六角凹槽中,表面平整无凸起,避免后续人为踩踏导致固定销8出现翘起的弊端,固定销8在施工时应当插入到地面的土壤中从而达到与土壤咬合稳固的目的。工作原理:先将一个单位网块主体1上的三号组合块6配合另一个单位网块主体1上的四号组合块7使用固定销8固定在地面上,依次类推进行先安装起一行,伺候再进行纵向安装,将滑块3对准另一个单位网块主体1上卡槽5的竖直部分插入,直至滑块3到达卡槽5的竖直部分底部,再向后拖动,令滑块3卡入到卡槽5的水平部分,则确保了两个单位网块主体1由于滑块3和卡槽5的配合在竖直方向被限位。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生态植被网,包括单位网块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位网块主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号组合块(2),所述一号组合块(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滑块(3),所述单位网块主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二号组合块(4),所述二号组合块(4)的内侧开设有卡槽(5),所述单位网块主体(1)的左端底部固定连接有三号组合块(6),所述单位网块主体(1)的右端顶部固定连接四号组合块(7),所述四号组合块(7)的中部活动安装有固定销(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生态植被网,包括单位网块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位网块主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号组合块(2),所述一号组合块(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滑块(3),所述单位网块主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二号组合块(4),所述二号组合块(4)的内侧开设有卡槽(5),所述单位网块主体(1)的左端底部固定连接有三号组合块(6),所述单位网块主体(1)的右端顶部固定连接四号组合块(7),所述四号组合块(7)的中部活动安装有固定销(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植被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位网块主体(1)的一号组合块(2)与位于其前方的另一个单位网块主体(1)的二号组合块(4)活动卡接,所述滑块(3)活动卡接于另一个单位网块主体(1)的卡槽(5)中,所述单位网块主体(1)的三号组合块(6)和另一个单位网块主体(1)的四号组合块(7)通过固定销(8)活动安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山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