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光源前照灯的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108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光源前照灯的控制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环境检测模块、第一驱动模块、第二驱动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环境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车辆当前环境信息;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分别与环境检测模块、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二驱动模块相连,控制模块用于判断车辆当前环境信息是否满足车载激光灯的开启条件,并在判断满足车载激光灯的开启条件时,对第一驱动模块进行控制以使车载激光灯点亮,并对第二驱动模块进行控制以使远光灯和近光灯熄灭。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光源前照灯的控制系统,通过结合车辆当前环境信息能够智能有效地对车载激光灯进行控制,从而大大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光源前照灯的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车灯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多光源前照灯的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车辆大灯作为车辆上不可缺少功能组件,发展至今也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车辆开始配置车载激光灯(激光大灯)。然而,相关技术中,无法智能有效地对车载激光灯进行控制,从而降低了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多光源前照灯的控制系统,通过结合车辆当前环境信息能够智能有效地对车载激光灯进行控制,从而大大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光源前照灯的控制系统,包括:环境检测模块、第一驱动模块、第二驱动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环境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车辆当前环境信息;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分别与环境检测模块、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二驱动模块相连,控制模块用于判断车辆当前环境信息是否满足车载激光灯的开启条件,并在判断满足车载激光灯的开启条件时,对第一驱动模块进行控制以使车载激光灯点亮,并对第二驱动模块进行控制以使远光灯和近光灯熄灭。所述环境检测模块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的车身控制单元、光敏检测单元、雾霾检测单元和目标检测单元,其中,所述车身控制单元用于检测车辆当前行驶速度;所述光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车辆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光亮度;所述雾霾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车辆当前所处环境中悬浮颗粒物的含量;所述目标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车辆前方预设距离内是否存在目标人物。所述控制模块通过AD信号线分别与所述光敏检测单元和所述雾霾检测单元相连。所述控制模块通过CAN总线分别与所述车身控制单元和所述目标检测单元相连。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在识别并确认所述车辆当前行驶速度大于预设速度,且所述车辆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光亮度小于预设环境光亮度,且所述车辆当前所处环境中悬浮颗粒物的含量小于预设含量,且所述车辆前方预设距离内未检测到所述目标人物时,判断满足所述车载激光灯的开启条件。所述控制模块通过LIN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和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相连。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和所述第二驱动模块之间通过LIN总线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结合车辆当前环境信息能够智能有效地对车载激光灯进行控制,从而大大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多光源前照灯的控制系统的方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多光源前照灯的控制系统的方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多光源前照灯的控制方法的逻辑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多光源前照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多光源前照灯的控制系统的方框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多光源前照灯的控制系统,可包括:环境检测模块100、第一驱动模块200、第二驱动模块300和控制模块400。其中,环境检测模块100用于检测车辆当前环境信息;控制模块400分别与环境检测模块100、第一驱动模块200和第二驱动模块300相连,控制模块400用于判断车辆当前环境信息是否满足车载激光灯的开启条件,并在判断满足车载激光灯的开启条件时,对第一驱动模块200进行控制以使车载激光灯点亮,并对第二驱动模块300进行控制以使远光灯和近光灯熄灭。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环境检测模块100包括:分别与控制模块400相连的车身控制单元110、光敏检测单元120、雾霾检测单元130和目标检测单元140,其中,车身控制单元110用于检测车辆当前行驶速度;光敏检测单元120用于检测车辆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光亮度;雾霾检测单元130用于检测车辆当前所处环境中悬浮颗粒物的含量;目标检测单元140用于检测车辆前方预设距离内是否存在目标人物。具体而言,车辆当前环境信息可包括:车辆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光亮度、车辆当前所处环境中悬浮颗粒物的含量以及车辆前方预设距离内是否存在目标人物,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可通过车身控制单元110实时检测车辆当前行驶速度,以及通过光敏检测单元120实时检测车辆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光亮度,并通过雾霾检测单元130实时检测车辆当前所处环境中悬浮颗粒物的含量,以及通过目标检测单元140实时检测车辆前方预设距离内是否存在目标人物。其中,车身控制单元110可包括车速传感器,光敏检测单元120可包括光敏传感器,雾霾检测单元130可包括烟雾传感器,目标检测单元140可包括毫米波雷达。其中,控制模块400通过AD信号线分别与光敏检测单元120和雾霾检测单元130相连;控制模块400通过CAN总线分别与车身控制单元110和目标检测单元140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控制模块400具体用于:在识别并确认车辆当前行驶速度大于预设速度,且车辆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光亮度小于预设环境光亮度,且车辆当前所处环境中悬浮颗粒物的含量小于预设含量,且车辆前方预设距离内未检测到目标人物时,判断满足车载激光灯的开启条件。具体而言,控制模块400在通过CAN总线接收到车身控制单元110检测到的车辆当前行驶速度后,可将车辆当前行驶速度与预设速度(例如,100km/h)进行比较,并将车辆当前行驶速度大于预设速度作为车载激光灯的开启条件之一(为了提高准确性,还可判断车辆当前行驶速度大于预设速度是否大于预设时间,例如,判断持续时间是否大于3s);控制模块400在通过AD信号线接收到光敏检测单元110检测到的车辆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光亮度后,可将车辆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光亮度与预设环境光亮度(例如,10lux)进行比较,并将车辆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光亮度小于预设环境光亮度作为车载激光灯的开启条件之一;控制模块400在通过AD信号线接收到雾霾检测单元120检测到的车辆当前所处环境中悬浮颗粒物的含量后,可将车辆当前所处环境中悬浮颗粒物的含量与预设含量进行比较,其中,考虑到雾霾气候环境中的颗粒物会对光线进行一定程度的反射,而车载激光灯由于亮度较高,在雾霾气候下开启车载激光灯反而容易对本车驾驶员造成视觉上的眩目干扰,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可将车辆当前所处环境中悬浮颗粒物的含量小于预设含量(即,未处于雾霾天气)作为车载激光灯的开启条件之一;控制模块400在通过CAN总线接收到目标检测单元130的检测信息后,可根据检测信息判断车辆前方预设距离(例如,前方300m)内是否存在目标人物,并将车辆前方预设距离内未检测到目标人物作为车载激光灯的开启条件之一。也就是说,只有同时满足上述条件时,即车辆当前行驶速度大于预设速度,且车辆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光亮度小于预设环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光源前照灯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境检测模块、第一驱动模块、第二驱动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n所述环境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车辆当前环境信息;/n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环境检测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和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相连,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车辆当前环境信息是否满足车载激光灯的开启条件,并在判断满足所述车载激光灯的开启条件时,对所述第一驱动模块进行控制以使所述车载激光灯点亮,并对第二驱动模块进行控制以使远光灯和近光灯熄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光源前照灯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境检测模块、第一驱动模块、第二驱动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环境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车辆当前环境信息;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环境检测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和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相连,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车辆当前环境信息是否满足车载激光灯的开启条件,并在判断满足所述车载激光灯的开启条件时,对所述第一驱动模块进行控制以使所述车载激光灯点亮,并对第二驱动模块进行控制以使远光灯和近光灯熄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源前照灯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检测模块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的车身控制单元、光敏检测单元、雾霾检测单元和目标检测单元,其中,
所述车身控制单元用于检测车辆当前行驶速度;
所述光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车辆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光亮度;
所述雾霾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车辆当前所处环境中悬浮颗粒物的含量;
所述目标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车辆前方预设距离内是否存在目标人物。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健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