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0968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包括太阳能板、三极管V1、二极管D5、常闭连接器K和锂电池E,所述太阳能板的电压输出端连接三极管V1和电阻R2,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的阴极和电阻R3,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三极管V1的基极,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阴极和常闭连接器K的引脚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采用太阳能供电,且具有欠压充电保护功能,方便使用者在户外使用,并且利用一个常闭连接器和稳压二极管的组合实现了自动断电的功能,有效保护锂电池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
本技术涉及充电器
,具体是一种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
技术介绍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GilbertN.Lewis提出并研究。20世纪70年代时,M.S.Whittingham提出并开始研究锂离子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现有的锂电池充电装置要么功能单一,要么结构复杂,无法在较低成本的情况下提供一种能够在户外使用的安全充电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包括太阳能板、三极管V1、二极管D5、常闭连接器K和锂电池E,所述太阳能板的电压输出端连接三极管V1和电阻R2,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的阴极和电阻R3,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三极管V1的基极,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阴极和常闭连接器K的引脚2,常闭连接器K的引脚4连接电感L1和电容C1,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常闭连接器K的引脚1,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4的阳极和二极管D3的阳极,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锂电池E的正极,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3的阴极、常闭连接器K的引脚3、太阳能板、电阻R3和锂电池E的负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二极管D1和二极管D5为稳压二极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二极管D4为整流二极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二极管D3为发光二极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常闭连接器K的型号为KAF12V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采用太阳能供电,且具有欠压充电保护功能,方便使用者在户外使用,并且利用一个常闭连接器和稳压二极管的组合实现了自动断电的功能,有效保护锂电池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包括太阳能板、三极管V1、二极管D5、常闭连接器K和锂电池E,所述太阳能板的电压输出端连接三极管V1和电阻R2,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的阴极和电阻R3,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三极管V1的基极,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阴极和常闭连接器K的引脚2,常闭连接器K的引脚4连接电感L1和电容C1,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常闭连接器K的引脚1,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4的阳极和二极管D3的阳极,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锂电池E的正极,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3的阴极、常闭连接器K的引脚3、太阳能板、电阻R3和锂电池E的负极。二极管D1和二极管D5为稳压二极管。二极管D4为整流二极管。二极管D3为发光二极管。常闭连接器K的型号为KAF12V25。工作原理如下:太阳能板输出的电压首先经过由三极管V1、二极管D5等元件组成的欠压保护模块,当太阳能板的输出电压经过电阻R2和R3分压后能够满足稳压二极管D5的反向击穿电压时,三极管V1导通,此时后面的电路才能得到电压从而充电,常闭连接器K的脚2和常闭连接器K的脚4之间接通,太阳能板的输出电压通过常闭连接器K的脚2、常闭连接器K的脚4、电感L和二极管D2向锂电池E充电,随着充电的进行,锂电池E的电压不断升高,当升高到充满电状态的临界值时,稳压二极管D1反向击穿导通,此时常闭连接器K的脚2和常闭连接器K的脚4断开,有效达到过充保护的目的。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太阳能板T可选用单晶硅板,其体积小,光电转换效率高。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包括太阳能板、三极管V1、二极管D5、常闭连接器K和锂电池E,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的电压输出端连接三极管V1和电阻R2,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的阴极和电阻R3,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三极管V1的基极,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阴极和常闭连接器K的引脚2,常闭连接器K的引脚4连接电感L1和电容C1,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常闭连接器K的引脚1,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4的阳极和二极管D3的阳极,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锂电池E的正极,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3的阴极、常闭连接器K的引脚3、太阳能板、电阻R3和锂电池E的负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包括太阳能板、三极管V1、二极管D5、常闭连接器K和锂电池E,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的电压输出端连接三极管V1和电阻R2,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的阴极和电阻R3,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三极管V1的基极,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阴极和常闭连接器K的引脚2,常闭连接器K的引脚4连接电感L1和电容C1,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常闭连接器K的引脚1,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4的阳极和二极管D3的阳极,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锂电池E的正极,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改莲
申请(专利权)人:雅士电业广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