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采煤机用电缆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0946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采煤机用电缆防护装置,包括传输线,所述传输线的外侧安装有套壳与卡壳,且套壳安装在卡壳的一侧,所述套壳与卡壳的顶端均安装有卡筒,所述套壳与卡壳的一侧靠顶端均安装有连接板,所述套壳与卡壳的内壁均安装有橡胶层,所述套壳与卡壳的底端均安装有套筒,所述套壳与卡壳的一侧靠底端均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套壳与卡壳的底端均安装有圆弧板,所述套壳的内壁另一侧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壳的内壁另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圆弧板的内壁安装有塑料壳,所述圆弧板的内壁安装有有支架,圆弧板的内部安装有两组限位圆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化了防护装置的结构,方便安装,同时提高了加长安装保护装置的效率,增加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采煤机用电缆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护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井下采煤机用电缆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缆防护装置在实际运维过程中,采用的是一体圆柱电缆防护管,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由于场地的平整或道路的修建,需根据现场的情况,增加敷设电缆保护管,但电缆已经敷设完成,保护管需加在电缆本体中间部分,这样完成穿管防护非常困难,甚至无法增加。现有的井下采煤机用电缆防护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现有的井下采煤机用电缆防护装置呈圆柱一体设置,无法拆卸,在电缆出线损害时,不易检修,在需要加长电缆时,无法继续加长保护;现有的电线电缆生产专用保护套结构单一,无法做到很好的保护效果,且没有分类,电缆铺设时看起来杂乱无章,管理较为困难,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采煤机用电缆防护装置,本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的井下采煤机用电缆防护装置呈圆柱一体设置,无法拆卸,在电缆出线损害时,不易检修,在需要加长电缆时,无法继续加长保护;现有的电线电缆生产专用保护套结构单一,无法做到很好的保护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下采煤机用电缆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线(1),所述传输线(1)的外侧安装有套壳(2)与卡壳(3),且套壳(2)安装在卡壳(3)的一侧,所述套壳(2)与卡壳(3)的顶端均安装有卡筒(8),所述套壳(2)与卡壳(3)的一侧靠顶端均安装有连接板(7),所述套壳(2)与卡壳(3)的内壁均安装有橡胶层(6),所述套壳(2)与卡壳(3)的底端均安装有套筒(5),所述套壳(2)与卡壳(3)的一侧靠底端均安装有固定板(4),所述套壳(2)与卡壳(3)的底端均安装有圆弧板(11),所述套壳(2)的内壁另一侧安装有卡块(9),所述卡壳(3)的内壁另一侧开设有卡槽(10);/n所述圆弧板(11)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采煤机用电缆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线(1),所述传输线(1)的外侧安装有套壳(2)与卡壳(3),且套壳(2)安装在卡壳(3)的一侧,所述套壳(2)与卡壳(3)的顶端均安装有卡筒(8),所述套壳(2)与卡壳(3)的一侧靠顶端均安装有连接板(7),所述套壳(2)与卡壳(3)的内壁均安装有橡胶层(6),所述套壳(2)与卡壳(3)的底端均安装有套筒(5),所述套壳(2)与卡壳(3)的一侧靠底端均安装有固定板(4),所述套壳(2)与卡壳(3)的底端均安装有圆弧板(11),所述套壳(2)的内壁另一侧安装有卡块(9),所述卡壳(3)的内壁另一侧开设有卡槽(10);
所述圆弧板(11)的内壁安装有塑料壳(16),所述圆弧板(11)的内壁安装有有支架(15),圆弧板(11)的内部安装有两组限位圆环(13),且两组限位圆环(13)呈对称设置,支架(15)安装在两组限位圆环(13)之间,两组所述限位圆环(13)的外侧均安装有两组斜支杆(12),所述限位圆环(13)的内壁安装有绝缘层(14)。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洪昌徐家升周杨倪兴洋李秀星王健健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昌吉市菏泽腾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