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枫林专利>正文

一种安全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088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插座,包括:插座本体、主控模块、指纹识别模块、第一内置常开开关和插头到位检测装置,所述插座本体上至少设有一组插座孔端子,所述插头到位检测装置设置在插座孔端子对应的电源插头的覆盖区域内,所述第一内置常开开关一端与供电电源火线连接,另一端与插座孔端子连接,所述插头到位检测装置和第一内置常开开关均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插头到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插座孔端子内是否插入电源插头,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根据插头到位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以及指纹识别模块的认证结果控制第一内置常开开关的开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指纹识别模块和内置开关控制切换插座孔端子带电状态,确保本安全插座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插座
本技术属于插座
,具体涉及一种安全插座。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带防误触电功能的安全用电插座品种较多,通常采用两种防误触电的解决方案。其第一种是采用外部物理隔离方式,用绝缘材料制成电源插头插入插座插孔或覆盖插孔,确保插座插头孔不裸露在外,减少导电异物进入插座,从而杜绝异常触电的情况发生,例如插座保护套防触电插头、电源开关保护盖等。这种保护措施存在着物理隔离装置丢失、或者使用者遗忘使用隔离装置等的失效情况发生。第二种是插座内部隔离方式,例如插座内部的防触电安全保护门,设置一定的插入阻力。随着内部材料老化,或暴力性的机械外力侵入,存在者插座保护门失效概率的上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这种方案也存在着日常使用带来一定的操作不便。因此,亟需一种安全插座,能够安全有效的防止触电,且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插座,在能够有效防止触电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插座,包括:插座本体、主控模块、指纹识别模块、第一内置常开开关和插头到位检测装置,所述插座本体上至少设有一组插座孔端子,所述插头到位检测装置设置在插座孔端子对应的电源插头的覆盖区域内,所述第一内置常开开关一端与供电火线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插座孔端子连接,所述插头到位检测装置和第一内置常开开关均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当所述插头到位检测装置检测到插座孔端子插入电源插头时,插头到位检测装置给主控模块发送电源插头插入信号,同时接收到插入信号和指纹识别模块认证通过信号的主控模块控制第一内置常开开关导通以电性连接供电电源和插座孔端子;当所述插头到位检测装置未检测到插座孔端子插入电源插头时,插头到位检测装置给主控模块发送电源插头未插入信号,接收到信号的主控模块控制第一内置常开开关断开以切断供电电源和插座孔端子的连接。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指纹识别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插座本体的面板上,用于识别用于的身份以发送指令。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安全插座还包括第二内置常开开关,所述第二内置常开开关一端与供电电源零线连接,另一端与插座孔端子连接,所述第二内置常开开关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当所述插头到位检测装置检测到插座孔端子插入电源插头时,插头到位检测装置给主控模块发送电源插头插入信号,同时接收到插入信号和指纹识别模块认证通过信号的主控模块,分别控制第一内置常开开关和第二内置常开开关导通以电性连接供电电源和插座孔端子;若未检测到电源插头插入,主控模块分别控制第一内置常开开关和第二内置常开开关断开以切断供电电源和插座孔端子的连接。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安全插座还包括蜂鸣器和指示灯,所述蜂鸣器和指示灯分别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主控模块具有计时器功能,用于记录电源插头的插入时间。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主控模块为单片机系统。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插头到位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主体和触动推杆,所述检测装置主体设置在插座本体的内部,所述触动推杆与检测装置主体可伸缩性连接。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插头到位检测装置为小型直动式行程开关,未检测到电源插头时,所述触动推杆向外伸出插座本体的面板;检测到电源插头时,所述触动推杆向内缩进插座本体的面板内。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内置常开开关为常开继电器。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安全插座的控制方法,其步骤包括:启动安全插座并进行初始化;当插头到位检测装置检测到电源插头插入,同时所述指纹认证模块认证成功,主控模块控制第一内置常开开关至合闸状态,安全插座处于对外供电状态;若插头到位检测装置未检测到电源插头插入和所述指纹认证模块未认证成功,则第一内置常开开关保持断开状态,安全插座保持对外断电状态。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若插头到位检测装置检测到电源插头插入,主控模块控制指示灯亮起,用于提示用户输入指纹以验证指纹信息。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当指纹识别模块在指定时长内未接受到用户的身份验证或用户身份验证未通过,主控模块控制蜂鸣器发出报警声,并关闭指示灯提示,第一内置常开开关仍处于断开状态,安全插座处于无电状态。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若主控模块控制判断第一内置常开开关导通达到上限时间或判断有电源插头拔出,主控模块控制第一内置常开开关断开,安全插座处于无电状态;若主控模块控制判断第一内置常开开关导通未达到上限时间或判断无电源插头拔出,主控模块进行导通时长计时。由于本技术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本申请具备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的安全插座,包括:插座本体、主控模块、第一内置常开开关、指纹识别模块和插头到位检测装置,所述插座本体上至少设有两个插座孔端子,所述插头到位检测装置设置在插座孔端子对应的电源插头的覆盖区域内,所述第一内置常开开关一端与供电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插座孔端子连接,所述插头到位检测装置和第一内置常开开关均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当所述插头到位检测装置检测到插座孔端子插入电源插头时,同时接收到插入信号和指纹识别模块认证通过信号的主控模块,控制第一内置常开开关导通以电性连接供电电源和插座孔端子;当所述插头到位检测装置未检测到插座孔端子插入电源插头时,主控模块控制第一内置常开开关断开以切断供电电源和插座孔端子的连接;本安全插座的第一内置常开开关处于常开状态,只有插头到位检测装置检测到电源插头时,第一内置常开开关才会导通,无电源插头插入或电源插头被拔出,本安全插座立即停止供电,采用内置开关控制插座孔端子是否带电,使得本安全插座的插座孔端子自身不带电,同时确保电源插头拔出立即断电,确保本安全插座的安全性,相对于,外部物理隔离方式的,本安全插座不存在绝缘隔离插头丢失而导致的漏电风险;相对于,插座内部阻力隔离方式,不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安全保障。2、本技术的安全插座,还包括指纹识别模块,用于验证用户的身份信息,这样的设置来保证电源插头误插入状态下的安全性,尤其是能够防止儿童不慎插入电源插头而导致的不可预料的安全隐患。3、本技术的主控模块具有计时器功能,用于记录电源插头的插入时间,计时器的设置,便于智能家居电器的控制。4、本技术的安全插座,所述插头到位检测装置为小型直动式行程开关,未检测到电源插头时,所述触动推杆向外伸出插座本体的面板;检测到电源插头时,所述触动推杆向内缩进插座本体的面板内,由于插头到位检测装置设置在插座孔端子之间,因此,当电源插头插入插座孔端子时,触动推杆被电源插头压合,使得触动推杆向内缩进插座本体的面板内而导通第一内置常开开关,当电源插头被拔出是,触动推杆上的压力被释放,使得触动推杆向外伸出插座本体的面板外而断开第一内置常开开关,结构简单,经济实用。5、本技术的安全插座的控制方法,当插头到位检测装置检测到电源插头插入,同时所述指纹认证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座本体、主控模块、指纹识别模块、第一内置常开开关和插头到位检测装置,所述插座本体上至少设有一组插座孔端子,所述插头到位检测装置设置在插座孔端子对应的电源插头的覆盖区域内,所述第一内置常开开关一端与供电电源火线连接,另一端与插座孔端子连接,所述插头到位检测装置和第一内置常开开关均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插头到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插座孔端子内是否插入电源插头,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根据插头到位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以及指纹识别模块的认证结果控制第一内置常开开关的开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座本体、主控模块、指纹识别模块、第一内置常开开关和插头到位检测装置,所述插座本体上至少设有一组插座孔端子,所述插头到位检测装置设置在插座孔端子对应的电源插头的覆盖区域内,所述第一内置常开开关一端与供电电源火线连接,另一端与插座孔端子连接,所述插头到位检测装置和第一内置常开开关均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插头到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插座孔端子内是否插入电源插头,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根据插头到位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以及指纹识别模块的认证结果控制第一内置常开开关的开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插座本体的面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具有计时器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插座还包括第二内置常开开关,所述第二内置常开开关一端与供电电源零线连接,另一端与插座孔端子连接,且第二内置常开开关还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当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枫林
申请(专利权)人:何枫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