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组装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084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组装模具,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以第一壳体为中心旋转第二壳体,直至第一壳体的内部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与锂离子电池的两端相抵以实现电池与组装模具导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无需前处理且可重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的组装模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组装模具
本技术属于锂电池
,具体为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组装模具。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的应用是把单体电池串并联,组成大的模块来使用,整个过程称为锂离子电池的组装。目前组装电池主要通过人工在单体电池正负极点焊镍带或者电焊螺丝,形成串并联模块,再与PCB板、BMS和温度采集头等连接,形成电池模块,这种电池组装方式存在增加额外物料成本,例如镍带和螺丝等;单体电池在组装前处理,不仅增加工序,还带来高人工成本;该方式电池焊接可靠性低、一次性成型,无法重复使用,同时拆解更换电池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结构简单,无需前处理且可重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的组装模具。本技术所设计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组装模具,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以第一壳体为中心旋转第二壳体,直至第一壳体的内部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与锂离子电池的两端相抵以实现电池与组装模具导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置上导电体、下导电体,所述上导电体对应所述电池的正极端设置,所述下导电体对应所述电池的负极端设置。进一步地,所述上导电体与所述下导电体沿同一中心线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面上或所述第一壳体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面上,所述连接块上设置螺纹。r>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上对应所述连接块设置螺纹凹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弹簧、伸缩柱,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伸缩柱,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伸缩柱外,所述伸缩柱抵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上对应所述弹簧及所述伸缩柱设置限位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采用软性材料。本技术所设计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将一个电池放入组装模具中时,电池的正极端与上导电体接触,电池的负极端与下导电体接触,实现电池与组装模具的导电连接,并通过上导体与下导体限定电池位置;通过模具与模具之间的电连接完成电池的串并联,拆卸时,沿第一壳体旋转第二壳体至电池两端分别与上导体、下导体分离,即可将电池取出;本技术的锂离子电池的组装模具,在完成电池的组装时,将电池放入模具中即可,无需任何前处理,且拆装方便,模具可重复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锂离子电池固定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剖视图。图中:第一壳体100,上导电体110,下导电体120,第二壳体200,第一连接部300,连接块310,凹槽320,第二连接部400,弹簧410,伸缩柱420,限位槽430,电池5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组装模具,包括第一壳体100、第二壳体200,其中,第一壳体100采用软性材料,如软塑料等以保证本产品得以实现。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活动连接,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部300连接,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部400连接,以第一壳体100为中心旋转第二壳体200,直至第一壳体100的内部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与锂离子电池500的两端相抵以实现电池500与组装模具导电连接。具体的,第一壳体100的内部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置上导电体110、下导电体120,上导电体110对应电池500的正极端设置,下导电体120对应电池500的负极端设置,并通过上导体与下导体限定电池500位置。其中,上导电体110与下导电体120沿同一中心线设置,以便于实现电池500与组装模具的导电连接。当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旋转,直至第一壳体100的内部的上端面的上导电体110与下端面的下导电体120分别与锂离子电池500的正极端、负极端相抵时,电池500与组装模具的导电连接得以实现。具体的,第一连接部300包括连接块310,连接块310设置于第二壳体200朝向第一壳体100的面上或第一壳体100朝向第二壳体200的面上,连接块310上设置螺纹。因此,需在第一壳体100或第二壳体200上对应连接块310设置螺纹凹槽320。第二连接部400包括弹簧410、伸缩柱420,第一壳体100或第二壳体200上设置伸缩柱420,弹簧410套设于伸缩柱420外,伸缩柱420抵设于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之间。因此,需在第一壳体100或第二壳体200上对应弹簧410及伸缩柱420设置限位槽430。其中,第二连接部400也可以设置为螺纹连接块310与螺纹凹槽320连接,即与第一连接部300结构相同,通过旋转实现固定电池500的作用。本技术通过模具与模具之间的电连接完成电池500的串并联,拆卸时,沿第一壳体100旋转第二壳体200至电池500两端分别与上导体、下导体分离,即可将电池500取出。且本技术的锂离子电池500的组装模具,在完成电池500的组装时,将电池500放入模具中即可,无需任何前处理,且拆装方便,模具可重复使用。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组装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00)、第二壳体(200),所述第一壳体(100)与所述第二壳体(200)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00)与所述第二壳体(200)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部(300)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00)与所述第二壳体(200)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部(400)连接,以第一壳体(100)为中心旋转第二壳体(200),直至第一壳体(100)的内部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与锂离子电池(500)的两端相抵以实现电池(500)与组装模具导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组装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00)、第二壳体(200),所述第一壳体(100)与所述第二壳体(200)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00)与所述第二壳体(200)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部(300)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00)与所述第二壳体(200)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部(400)连接,以第一壳体(100)为中心旋转第二壳体(200),直至第一壳体(100)的内部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与锂离子电池(500)的两端相抵以实现电池(500)与组装模具导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组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0)的内部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置上导电体(110)、下导电体(120),所述上导电体(110)对应所述电池(500)的正极端设置,所述下导电体(120)对应所述电池(500)的负极端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组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电体(110)与所述下导电体(120)沿同一中心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组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00)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远兵黎剑袁大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杰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