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半导体纳米孔结构的量子点中间带太阳能电池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半导体纳米孔结构的量子点中间带太阳能电池。
技术介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应用领域的研究比重不断提高。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在二十世纪70年代全球石油危机之后,逐渐崛起的太阳能应用领域的研究。石油危机迫使全世界能源领域的研究人员开始着力研究如何更高效地利用太阳能,太阳能电池可以直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在全球清洁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的当下,提供了一种实用且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对于高效的太阳电池,光电转换过程中的光吸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决定了太阳电池的性能,因此,在诸多提高太阳电池效率的方案中,提高太阳电池对光子的吸收率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太阳能电池只能吸收能量大于半导体禁带宽度的光子,吸收光谱范围窄,光电转化效率低。所以,通过在半导体材料中引入中间带形成中间带太阳电池,是提高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的一重要途径。中间带太阳电池实现了在输出电压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吸收低于半导体带隙能量的光子,增加了电池的光电流,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半导体纳米孔结构的量子点中间带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呈周期性排列的半导体纳米孔结构,所述半导体纳米孔结构为中间设有纳米孔的半导体块,所述纳米孔的直径为180nm~380nm,深度为1~1.5倍直径,所述纳米孔表面上设有若干层介质层,所述介质层由量子点和在量子点外侧的间隔层构成,或由量子点、在量子点外侧缓冲层和在缓冲层上的间隔层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半导体纳米孔结构的量子点中间带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呈周期性排列的半导体纳米孔结构,所述半导体纳米孔结构为中间设有纳米孔的半导体块,所述纳米孔的直径为180nm~380nm,深度为1~1.5倍直径,所述纳米孔表面上设有若干层介质层,所述介质层由量子点和在量子点外侧的间隔层构成,或由量子点、在量子点外侧缓冲层和在缓冲层上的间隔层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半导体纳米孔结构的量子点中间带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孔为表面呈反向抛物线面的凹孔,半导体纳米孔结构的排列周期T为1~1.5倍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半导体纳米孔结构的量子点中间带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孔为倒圆锥形,圆锥体的底面直径为180nm~380nm,半导体纳米孔结构的排列周期为1~1.5倍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半导体纳米孔结构的量子点中间带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孔为圆柱形,圆柱体底面直径为180nm~380nm,半导体纳米孔结构的排列周期为1~1.5倍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半导体纳米孔结构的量子点中间带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孔为与水平面呈预设角度倾斜的圆柱形,预设角度范围为45°~90°,圆柱体底面直径为180nm~380nm,半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同康,季莲,王玉强,王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