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交通系统的交通导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0700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慧交通系统的交通导流装置,包括道路两边相对设置有支撑柱,每个所述支撑柱内部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每个所述支撑柱在第一凹槽两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杆,且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限制杆,所述滑杆底端外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柱,且液压柱底端外部与第一凹槽底端内壁固定连接。相比较现有装置而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仅能用红绿灯本体对道路导流,同时还可以利用限制杆对道路进行限高限行,能更灵活的满足对道路上的各种管制的需求,通过先将横梁转动至与道路平行的路旁再向下转动横梁,避免横梁在垂直于道路的正上方处直接向下转动,容易导致横梁与过往的车辆相撞,橡胶套可使限制杆与车辆之间的刚性接触转换成柔性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交通系统的交通导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交通导流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智慧交通系统的交通导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自动化设备越来越普及,人们越来喜欢追求能够给我们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便捷的装置,交通信号灯是指挥交通运行的信号灯,一般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063976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智慧交通用导流装置,包括支撑杆、底座和横杆,支撑杆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横杆上安装有三色灯、摄像头和照明灯,支撑杆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横杆通过固定块与支撑杆转动连接,横杆与支撑杆之间还通过电动伸缩杆连接,支撑杆上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外部设有罩壳。本装置通过固定块与支撑杆转动连接且在横杆与支撑杆之间设置电动伸缩杆,实现对横杆的升降功能,便于对本导流装置进行维修,还通过设置万向轮,便于对本装置转移,设置太阳能电板和蓄电池,既节约了电能,又避免长距离布设供电线路,设置了避雷装置,还通过在横杆内部安装驱动电机一和驱动电机二,实现了摄像头的旋转和升降功能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慧交通系统的交通导流装置,包括道路两边相对设置有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柱(1)内部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每个所述支撑柱(1)在第一凹槽两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杆(2),且滑杆(2)之间固定连接有限制杆(9),所述滑杆(2)底端外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柱(8),且液压柱(8)底端外部与第一凹槽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在第一凹槽底端内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立柱(3),所述立柱(3)上方处贯穿滑杆(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横梁(5),且横梁(5)一端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机(4),所述第一电动推杆机(4)一端通过转轴与立柱(3)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横梁(5)外部套设有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交通系统的交通导流装置,包括道路两边相对设置有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柱(1)内部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每个所述支撑柱(1)在第一凹槽两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杆(2),且滑杆(2)之间固定连接有限制杆(9),所述滑杆(2)底端外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柱(8),且液压柱(8)底端外部与第一凹槽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在第一凹槽底端内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立柱(3),所述立柱(3)上方处贯穿滑杆(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横梁(5),且横梁(5)一端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机(4),所述第一电动推杆机(4)一端通过转轴与立柱(3)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横梁(5)外部套设有固定支架(16),所述固定支架(16)两侧均设有红绿灯本体(6),所述横梁(5)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支杆(15),所述支杆(15)底部设有摄像头(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纽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