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基细胞全自动制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047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21
液基细胞全自动制片机,涉及试验仪器领域,解决了现有制片机价格和耗材昂贵、且手工制片存在效率低、制片质量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设置在机座上的移液器吸头盒、标本收集瓶盒、载玻片盒;安装在机座上表面左右两侧的两个Y轴运动机构;支撑框架,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Y轴运动机构上;安装在支撑框架上的X轴运动机构;安装在X轴运动机构上的Z轴运动机构;安装在机座内部的试管架旋转驱动机构;固定在试管架旋转驱动机构上端且位于机座中心通孔中的试管架,试管架的外圈和内圈分别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卡槽;安装在试管架外圈卡槽中的离心管;安装在试管架内圈卡槽中的测试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易于操作,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成本低,制片质量和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基细胞全自动制片机
本技术涉及试验仪器
,具体涉及一种液基细胞全自动制片机。
技术介绍
先进的制片技术的发展不但提高了可读细胞数量,还将以前PAP法涂片中存在的有碍观察阅片诊断的红细胞、粘液及细胞碎片等杂质去除,使细胞呈薄层均匀分布、背景清晰、细胞核清楚可见,从而使被检测的细胞涂片更易被阅片者读阅诊断,有效降低其视力疲劳、提高阅片效果和提高细胞学病变诊断率。目前,现有的全自动制片机价格和耗材昂贵,因此,众多医院还是采用传统的手工制片。但是这种手工制片方法有许多的弊端和不足,由于操作工人的手法不一,操作流程的不规范,容易导致较高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并且手工制片效率低下,制片质量差,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诊断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全自动制片机价格和耗材昂贵、且手工制片存在效率低、制片质量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基细胞全自动制片机。本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液基细胞全自动制片机,包括:内部中空的机座、固定在机座上的外罩、安装在外罩前端滑槽中的门,所述机座上表面中心设有通孔,还包括:均设置在机座上表面的移液器吸头盒、标本收集瓶盒、载玻片盒,所述移液器吸头盒中放置移液器吸头,所述标本收集瓶盒中放置标本收集瓶,所述载玻片盒中放置载玻片;分别安装在机座上表面左右两侧的第一Y轴运动机构和第二Y轴运动机构;支撑框架,其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Y轴运动机构和第二Y轴运动机构上;安装在支撑框架上的X轴运动机构;安装在X轴运动机构上的Z轴运动机构;安装在机座内部的试管架旋转驱动机构;固定在试管架旋转驱动机构上端的试管架,所述试管架位于机座中心通孔中,所述试管架的外圈和内圈分别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卡槽;安装在试管架外圈卡槽中的离心管;安装在试管架内圈卡槽中的测试管。进一步的,还包括:均设置在机座前表面的开关、USB接口和视频监视器;均设置在机座内部的废液箱、摄像机和控制系统;所述X轴运动机构、Z轴运动机构、第一Y轴运动机构、第二Y轴运动机构、开关、USB接口、视频监视器、摄像机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框架上的横向导轨,所述X轴运动机构下端安装在横向导轨上。进一步的,所述X轴运动机构包括:X轴移动卡座,所述X轴移动卡座上端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支撑框架伸入X轴移动卡座上端两侧的两个安装孔中;所述X轴移动卡座下端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横向导轨伸入X轴移动卡座下端两侧的安装孔中;分别设置在X轴移动卡座前端开口两侧内壁上的Z轴同步齿形带;分别设置在X轴移动卡座前端开口两侧外壁上的燕尾槽;固定在X轴移动卡座内部且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的X轴移动伺服电机;与X轴移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平键固定相连的X轴移动驱动齿轮;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X轴同步齿形带,所述X轴同步齿形带与X轴移动驱动齿轮相互啮合;启动X轴移动伺服电机驱动X轴移动驱动齿轮转动,通过X轴移动驱动齿轮与X轴同步齿形带之间的啮合作用驱动整个X轴移动卡座在支撑框架上沿X轴移动。进一步的,所述Z轴运动机构包括:Z轴移动卡座;固定在Z轴移动卡座前表面上端且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的Z轴移动伺服电机;安装在Z轴移动卡座前表面下端的安装孔中的机械手吸附器,所述机械手吸附器上端与Z轴移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相连;设置在机械手吸附器下端的吸管插口,所述吸管插口中安装吸管;分别设置在Z轴移动卡座后表面两侧的燕尾结构,所述燕尾结构与燕尾槽一一对应安装;设置在Z轴移动卡座后表面上端的Z轴移动驱动齿轮,所述Z轴移动驱动齿轮安装在X轴移动卡座下端开口中,Z轴移动驱动齿轮与Z轴同步齿形带相互啮合;启动Z轴移动伺服电机驱动Z轴移动驱动齿轮转动,通过Z轴移动驱动齿轮与Z轴同步齿形带之间的啮合作用驱动整个Z轴移动卡座和机械手吸附器在X轴移动卡座上沿Z轴移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Y轴运动机构包括:第一Y轴移动卡座、第一Y轴移动伺服电机、第一Y轴移动驱动齿轮、第一齿条和第一直线导轨;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一直线导轨均固定在机座上表面左侧,所述第一齿条位于第一直线导轨外侧;所述支撑框架左侧下端固定在第一Y轴移动卡座上;第一Y轴移动卡座下端一侧安装在第一直线导轨上,第一Y轴移动卡座下端另一侧设置成开口形式,第一Y轴移动伺服电机固定在第一Y轴移动卡座开口内部,第一Y轴移动伺服电机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第一Y轴移动驱动齿轮与第一Y轴移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平键固定相连,第一Y轴移动驱动齿轮与第一齿条之间相互啮合;启动第一Y轴移动伺服电机驱动第一Y轴移动驱动齿轮转动,通过第一Y轴移动驱动齿轮与第一齿条之间的啮合作用驱动整个第一Y轴移动卡座在第一直线导轨上沿Y轴方向移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Y轴运动机构包括:第二Y轴移动卡座、第二Y轴移动伺服电机、第二Y轴移动驱动齿轮、第二齿条和第二直线导轨;所述第二齿条和第二直线导轨均固定在机座上表面右侧,所述第二齿条位于第二直线导轨外侧;所述支撑框架右侧下端固定在第二Y轴移动卡座上;第一Y轴移动卡座下端一侧安装在第二直线导轨上,第二Y轴移动卡座下端另一侧设置成开口形式,第二Y轴移动伺服电机固定在第二Y轴移动卡座开口内部,第二Y轴移动伺服电机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第二Y轴移动驱动齿轮与第二Y轴移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相连,第二Y轴移动驱动齿轮与第二齿条之间相互啮合;启动第二Y轴移动伺服电机驱动第二Y轴移动驱动齿轮转动,通过第二Y轴移动驱动齿轮与第二齿条之间的啮合作用驱动整个第二Y轴移动卡座在第二直线导轨上沿Y轴方向移动。进一步的,所述试管架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立轴、第一球轴承、主动齿轮、被动齿轮、旋转伺服电机、第二球轴承、止推轴承、旋转伺服电机固定座和轴承座;旋转伺服电机固定座和轴承座均固定在机座内部;试管架固定在立轴上端;止推轴承、第二球轴承、主动齿轮、第一球轴承由下至上依次安装在立轴下端;立轴下端外径与止推轴承内孔过渡配合,止推轴承下端面与机座内部的轴承座接触,止推轴承主要承受轴向力,止推轴承上端面与第二球轴承内圈接触,第二球轴承内孔、第一球轴承内孔均与立轴外径过渡配合,第二球轴承和第一球轴承均与立轴一起转动,第二球轴承外径、第一球轴承外径均与机座内部的轴承座固连;主动齿轮安装在第二球轴承和第一球轴承之间,主动齿轮内径与立轴外径动配合;旋转伺服电机固定在机座内部的旋转伺服电机固定座上,旋转伺服电机与控制系统电连接;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相啮合,旋转主动齿轮内孔与旋转伺服电机轴紧配合;当旋转伺服电机旋转时,通过被动齿轮带动主动齿轮一起旋转,被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转动,带动立轴转动,同时带动立轴上的试管架一起转动。进一步的,所述载玻片盒中设有电阻丝。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机座中心通孔外圈的圆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液基细胞全自动制片机,包括:内部中空的机座、固定在机座上的外罩、安装在外罩前端滑槽中的门,所述机座上表面中心设有通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均设置在机座上表面的移液器吸头盒、标本收集瓶盒、载玻片盒,所述移液器吸头盒中放置移液器吸头,所述标本收集瓶盒中放置标本收集瓶,所述载玻片盒中放置载玻片;/n分别安装在机座上表面左右两侧的第一Y轴运动机构和第二Y轴运动机构;/n支撑框架,其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Y轴运动机构和第二Y轴运动机构上;/n安装在支撑框架上的X轴运动机构;/n安装在X轴运动机构上的Z轴运动机构;/n安装在机座内部的试管架旋转驱动机构;/n固定在试管架旋转驱动机构上端的试管架,所述试管架位于机座中心通孔中,所述试管架的外圈和内圈分别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卡槽;/n安装在试管架外圈卡槽中的离心管;/n安装在试管架内圈卡槽中的测试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液基细胞全自动制片机,包括:内部中空的机座、固定在机座上的外罩、安装在外罩前端滑槽中的门,所述机座上表面中心设有通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均设置在机座上表面的移液器吸头盒、标本收集瓶盒、载玻片盒,所述移液器吸头盒中放置移液器吸头,所述标本收集瓶盒中放置标本收集瓶,所述载玻片盒中放置载玻片;
分别安装在机座上表面左右两侧的第一Y轴运动机构和第二Y轴运动机构;
支撑框架,其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Y轴运动机构和第二Y轴运动机构上;
安装在支撑框架上的X轴运动机构;
安装在X轴运动机构上的Z轴运动机构;
安装在机座内部的试管架旋转驱动机构;
固定在试管架旋转驱动机构上端的试管架,所述试管架位于机座中心通孔中,所述试管架的外圈和内圈分别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卡槽;
安装在试管架外圈卡槽中的离心管;
安装在试管架内圈卡槽中的测试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基细胞全自动制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均设置在机座前表面的开关、USB接口和视频监视器;
均设置在机座内部的废液箱、摄像机和控制系统;
所述X轴运动机构、Z轴运动机构、第一Y轴运动机构、第二Y轴运动机构、开关、USB接口、视频监视器、摄像机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基细胞全自动制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框架上的横向导轨,所述X轴运动机构下端安装在横向导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基细胞全自动制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运动机构包括:
X轴移动卡座,所述X轴移动卡座上端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支撑框架伸入X轴移动卡座上端两侧的两个安装孔中;所述X轴移动卡座下端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横向导轨伸入X轴移动卡座下端两侧的安装孔中;
分别设置在X轴移动卡座前端开口两侧内壁上的Z轴同步齿形带;
分别设置在X轴移动卡座前端开口两侧外壁上的燕尾槽;
固定在X轴移动卡座内部且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的X轴移动伺服电机;
与X轴移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平键固定相连的X轴移动驱动齿轮;
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X轴同步齿形带,所述X轴同步齿形带与X轴移动驱动齿轮相互啮合;
启动X轴移动伺服电机驱动X轴移动驱动齿轮转动,通过X轴移动驱动齿轮与X轴同步齿形带之间的啮合作用驱动整个X轴移动卡座在支撑框架上沿X轴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基细胞全自动制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运动机构包括:
Z轴移动卡座;
固定在Z轴移动卡座前表面上端且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的Z轴移动伺服电机;
安装在Z轴移动卡座前表面下端的安装孔中的机械手吸附器,所述机械手吸附器上端与Z轴移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相连;
设置在机械手吸附器下端的吸管插口,所述吸管插口中安装吸管;
分别设置在Z轴移动卡座后表面两侧的燕尾结构,所述燕尾结构与燕尾槽一一对应安装;
设置在Z轴移动卡座后表面上端的Z轴移动驱动齿轮,所述Z轴移动驱动齿轮安装在X轴移动卡座下端开口中,Z轴移动驱动齿轮与Z轴同步齿形带相互啮合;
启动Z轴移动伺服电机驱动Z轴移动驱动齿轮转动,通过Z轴移动驱动齿轮与Z轴同步齿形带之间的啮合作用驱动整个Z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怡春毛艳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万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