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度视觉检测读码称重体积信息获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041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度视觉检测读码称重体积信息获取设备,包括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上垂直设有框架结构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设有融合平台、读码系统和体积测量系统;所述操作平台上通过传送带分别设有拉包段和称重段;且拉包段与称重段相接,所述称重段上设有称重系统,所述称重系统、读码系统和体积测量系统均与融合平台电信连接;所述融合平台连接电气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独特而简单的结构设计,模块化设计方案、高灵活的软件应用对于客户实际需求的产品设计具有很高的吻合性,有效解决产品的边缘效应,同时增强了工艺的稳定性,缩短了产品的换型时间,对提高生产效率、扩大适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度视觉检测读码称重体积信息获取设备
本技术属于视觉算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度视觉检测读码称重体积信息获取设备。
技术介绍
在以数字相机成像和动态称重为原理,利用工业相机折射在感光传感器上(CCD或者CMOS)产生模拟的电流信号,电流信号经过模数转换器转换至数字信号。输送机物料载荷信号与速度信号输入称重控制控制器测量接口。两者信号在融合软件上进行融合转化成新的数字信号以数据形式对接客户管理系统,生成相应的图片保存,此功能对于称重、读码、体积信息实现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所有的称重设备、读码设备、体积测量信息设备不能有效将功能共同融合应用,功能的单一、分化,增加采购成本、人工成本,无法直观同时体现单个货物的条形码、重量以及体积数据信息。现有技术的缺点:1、设备与客户WCS系统对接接口单一,适应范围小。2、功能单一,不集聚,需要购买多个设备完成,用工成本和采购设备成本上升,效率低。3、多个设备组合完成,系统反应时效长,单个货物的条形码、重量、体积数据信息分散,不能直观反应货物的整体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度解析货物的条形码信息、重量、体积数据信息并将该信息融合后对接客户WCS系统,设备在收到WCS系统传输的数据指令,对货物作出判定,将其暂停、报警、输送、精确到达对应收货位置等相关行为,并生成相应的图片(图片同时带有解析的条码数据、重量数据、体积数据以及日期信息)、文档供客户复核使用的深度视觉检测读码称重体积信息获取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深度视觉检测读码称重体积信息获取设备,包括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上垂直设有框架结构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设有融合平台、读码系统和体积测量系统;所述操作平台上通过传送带分别设有拉包段和称重段;且拉包段与称重段相接,所述称重段上设有称重系统,所述称重系统、读码系统和体积测量系统均与融合平台电信连接;所述融合平台连接电气控制系统。优选地,所述操作平台的一侧设有补录停包段,所述补录停包段设置在称重段的一侧。优选地,所述融合平台与客户系统电信连接。优选地,所述融合平台上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测得的数据信息。优选地,所述支架上设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与电气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本技术采用独特而简单的结构设计,且可根据实际客户的需要,个性化设计,调节货物的条形码识别、重量读取以及体积测量的范围和数据精准反应,并通过融合平台将获取的信息实时上传客户系统。模块化设计方案、高灵活的软件应用对于客户实际需求的产品设计具有很高的吻合性,有效解决产品的边缘效应,同时增强了工艺的稳定性,缩短了产品的换型时间,对提高生产效率、扩大适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深度视觉检测读码称重体积信息获取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深度视觉检测读码称重体积信息获取设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操作平台;2、支架;3、拉包段;4、称重段;5、融合平台;6、补录停包段;7、电气控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深度视觉检测读码称重体积信息获取设备,包括操作平台1、支架2、拉包段3、称重段4、融合平台5、补录停包段6、读码系统、体积测量系统、电气控制系统7;所述操作平台1上垂直设有框架结构的支架2,所述支架2上安装设有融合平台5、读码系统和体积测量系统;所述操作平台上通过传送带分别设有拉包段3、称重段4、补录停包段6;拉包段3、称重段4、补录停包段6按左中右顺序相邻排列,且拉包段3与称重段4相接,补录停包段6与称重段4相接;所述读码系统、体积测量系统、融合平台5固定在拉包段3和称重段4之间的支架上,且融合平台5位于称重段4的上方。称重段4上设有称重系统,所述称重系统、读码系统和体积测量系统均与融合平台5电信连接;所述融合平台连接电气控制系统7;电气控制系统7内置在拉包段3、称重段4以及补录停包段6里面,并通过挡板围于电气控制系统7顶端的四周以及上方呈半覆盖的结构。融合平台5与客户系统电信连接。进一步,所述融合平台5上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测得的数据信息。进一步,所述支架2上设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与电气控制系统7电性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S1:将货物放置在拉包段3上,拉包段3采用传送带的结构将货物输送到与拉包段3对接的称重段4,当称重段4在接收到货物时,拉包段3将停止将货物送到称重段4,等待称重段4送信号指令在传输;S2:称重段4在接收到拉包段3的信号指令将货物的载荷信号与速度信号输入称重系统中的称重控制器测量接口;同时称重段4上方的读码系统获取货物条码信息、体积测量系统获取体积信息之后,三条电流信号传输到融合平台5中转化成一条新的电流信号给到电气控制系统7;当电气控制系统7在接收到融合平台5的电流信号中发现有缺少的信息会在补录停包段6做出停顿反应等待员工进行信息补录或取下货物,并通过蜂鸣器发出警报。本技术采用独特而简单的结构设计:读码、称重、体积测量功能融合一体,展现在融合平台,供客户查看,适用于多行业,不同的客户系统接口,也可灵活对接客户其他设备。当获取条码信息之后给到下位机系统信息,将货物传输到第2段线体(即称重段),将载荷信号、速度信号给到称重接口转化为数据信息和由体积相机将光线传感出的数据信息联合条形码信息在融合平台进行新融合转化成同时带有条形码、重量和体积数据的电流信号,传输给客户系统。当融合成新的电流信号时,缺少了条形码、重量和体积数据中的其中一条信号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货物将在第三条流水线上暂停,等待员工处理。进一步,本技术还可根据实际客户的需要,个性化设计,调节货物的条形码识别、重量读取以及体积测量的范围和数据精准反应,并通过融合平台将获取的信息实时上传客户系统。模块化设计方案、高灵活的软件应用对于客户实际需求的产品设计具有很高的吻合性,有效解决产品的边缘效应,同时增强了工艺的稳定性,缩短了产品的换型时间,对提高生产效率、扩大适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本专利技术优点:1)、多功能融合一体,适用范围广,灵活性更好,现有技术专利技术无法很好的将解析条码的电流信号、重量数据信号以及光线传感所获的体积电流信号融合一体绑定,呈现在融合软件中并对接客户管理系统,该款设备支持多种数据传输方式,支持多类行业上实施,适用范围广。2)、多种功能融合在同一台设备,降低人工成本、采购成本,更能有效直观体现货物所有信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度视觉检测读码称重体积信息获取设备,包括操作平台(1),所述操作平台(1)上垂直设有框架结构的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上安装设有融合平台(5)、读码系统和体积测量系统;所述操作平台上通过传送带分别设有拉包段(3)和称重段(4);且拉包段(3)与称重段(4)相接,所述称重段(4)上设有称重系统,所述称重系统、读码系统和体积测量系统均与融合平台(5)电信连接;所述融合平台连接电气控制系统(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度视觉检测读码称重体积信息获取设备,包括操作平台(1),所述操作平台(1)上垂直设有框架结构的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上安装设有融合平台(5)、读码系统和体积测量系统;所述操作平台上通过传送带分别设有拉包段(3)和称重段(4);且拉包段(3)与称重段(4)相接,所述称重段(4)上设有称重系统,所述称重系统、读码系统和体积测量系统均与融合平台(5)电信连接;所述融合平台连接电气控制系统(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度视觉检测读码称重体积信息获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1)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赛那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