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机箱盖板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0390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脑机箱盖板固定装置,其包括一电脑机架和一盖板,所述电脑机架具有一后壁,所述盖板后端形成一扣合片,所述电脑机箱盖板固定装置还包括一可滑动装设于所述电脑机架后壁上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有一第一受压部,推动所述盖板可使所述扣合片抵压所述第一受压部并与其扣合,所述定位件向下运动可使其与所述扣合片脱离扣合。(*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脑机箱盖板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脑机箱盖板固定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单手操作且无需借助其他工具即可方便地拆装机箱盖板的电脑机箱盖板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脑的普及,许多用户希望能以方便快速的方法拆装电脑机箱盖板以便快速查出电脑硬件故障和维修电脑内部元件。传统电脑机箱盖板的固定方式是直接用若干螺丝将盖板锁固在电脑机架上,这种方式需要借助螺丝起子等辅助工具,造成电脑机箱盖板在装配和拆卸过程非常繁琐并浪费大量人力及工时。如中国台湾专利申请第089222643号揭示的一种电脑机箱盖板卡扣结构,其包括一主机架、一盖板及两对称的盖板,其中该主机架由底板、前板、后板及上盖彼此首尾衔接构成,同时上述组件的侧缘分别相对垂直弯折一折边,各相邻折边分别形成两对称设置的一第一侧框及一第二侧框,底板折边上设有若干长方形扣孔,上盖折边对应底板折边扣孔设有若干个前小后大的扣孔,该承载板装设在该第一侧框内侧,该盖板的两侧缘都向内弯折有一折边,折边上设有若干扣钩,可与主机架的扣孔卡扣,用来分别装设该盖板与该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该种电脑机箱盖板的固定方式需用螺丝来固定盖板,其结构复杂,拆装也比较麻烦。如中国台湾专利申请第088222604号揭示的一种电脑盖板拆装结构,该装置是装设在电脑基座后端,便于拆装电脑盖板,该基座的后壁向内弯折一块支撑板并在该支撑板上开设一个孔洞,而该盖板则向内弯折一个卡固片,该卡固片上设有卡固口及第二抵靠部,该电脑盖板拆装结构包括:一个拉杆,该拉杆上设有卡固部及第一抵靠部;一可定位在该支撑板与该拉杆之间的弹性装置;其中该盖板卡固片的卡固口可卡扣该拉杆的卡固部,扳动该拉杆,可解除该卡固口与卡固部的扣合,并使该拉杆的第一抵靠部推动该盖板的第二抵靠部。该装置虽然不需要螺丝起子等辅助工具拆装盖板,但首先-->需要扳动拉杆,然后才能拆卸盖板。这种方式增加了拆装动作过程,也不便于拆装盖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单手操作且无需借助其他工具即可方便地拆装电脑机箱盖板的电脑机箱盖板固定装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脑机箱盖板固定装置,其包括一电脑机架和一盖板,所述电脑机架具有一后壁,所述盖板后端形成一扣合片,所述电脑机箱盖板固定装置还包括一可滑动装设于所述电脑机架后壁上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有一第一受压部,推动所述盖板可使所述扣合片抵压所述第一受压部并与其扣合,所述定位件向下运动可使其与所述扣合片脱离扣合。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电脑机箱盖板固定装置可单手向前推动盖板即可安装固定盖板,单手按压该按压件使该定位件向下运动并使定位件的顶端位于该盖板的扣合片下方,或者单手按压该固定在定位件上的凸块使该定位件的顶端位于该盖板的扣合片下方,然后向后拉动盖板即可方便拆卸盖板。整个拆装过程简单、方便且省时省力,特别适合不能同时使用双手的残疾用户。【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脑机箱盖板固定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中标号为II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电脑机箱盖板固定装置的盖板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电脑机箱盖板固定装置的定位件的立体图。图5是图2在安装盖板前的立体组装图。图6是本技术电脑机箱盖板固定装置的立体组装图。图7是本技术电脑机箱盖板固定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在图1中标号为II处的放大图。图8是本技术电脑机箱盖板固定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定位件的立体图。图9是图7在安装盖板前的立体组装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电脑机箱盖板固定装置包括一盖板10、一定位件20、一按压件30、一弹簧40和一电脑机架50。该电脑机架50包括两侧壁52和一后壁54。每一侧壁52上缘向内垂直于该侧壁52弯折成一折片522,在该折片522上开设若干第一卡合部,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卡合部为穿槽524。在该电脑机架50的后壁54上开设有一开口543,在该开口543两侧均向内凸设一“L”形限位片545,在该限位片545的下方凸设有一抵挡片547,在该抵挡片547中间开设一圆孔549。该按压件30大致呈柱体,其后端设有一呈较大方形柱体的按压部32,该按压件30中间长方形柱体部分设一具有斜面的抵压部34,该按压件30较小方形柱体的前端向下设有一卡钩36。请一并参照图3,该盖板10后部设有一凹陷部12和一自盖板10的后端垂直延伸的折边14,在该折边14上开设有一缺口15,靠近该缺口15处形成一呈“L”形的扣合片16。该盖板10的两侧边缘从前至后依次凸设有若干第二卡合部,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二卡合部为卡钩18。请参照图4,该定位件20顶端设有一楔形的第一受压部22,该第一受压部22包括一导引面221和一顶面223,该定位件20中部向外侧凸伸一呈“L”形挡块24,该挡块24开设有一方形穿孔241,该定位件20的本体中间开设有一与穿孔241相对应的长方形穿孔26,靠近该穿孔26的下方设一倾斜的第二受压部27,该定位件20的底部设有一圆柱形支撑部28。请一并参照图5和图6,在安装盖板10之前,定位件20容置在限位片545和抵挡片547形成的空间内只能作上下移动,且该定位件20的支撑部28穿过抵挡片547上的圆孔549,该弹簧40套设在该支撑部28上并能使该定位件20上下弹性运动。该按压件30前端的卡钩36穿过电脑机架50后壁54的开口543和定位件20上的穿孔26与穿孔241并被挡块24抵挡,该按压件30的抵压部34与该定位件20的第二受压部27相对应。安装盖板10时,首先,将盖板10上的若干卡钩18分别对准折片522上的穿槽524,然后水平向前推动盖板10,此时,盖板10后端的折边14上的扣合片16末端沿着定位件20顶端的第一受压部22的导引面221向下抵压该第一受压部22使得该定位件20向下压缩弹簧40;继续向前推动盖板10,-->当盖板10后端的折边14上的扣合片16末端经过定位件20顶端的第一受压部22的顶面223并处在挡块24和第一受压部22之间的空间内时,该弹簧40在弹性恢复力作用下向上顶起该定位件20,此时,该定位件20的第一受压部22阻挡了该扣合片16向后运动,从而阻挡了该盖板10向后运动,这样,盖板10就固定到该电脑机架50上。拆卸盖板10时,可用大拇指水平向内侧按压该按压件30的按压部32,该按压件30的抵压部34抵压该定位件20的第二受压部27使得该定位件20向下运动并压缩弹簧40,当该定位件20的第一受压部22的顶面223处在盖板10的扣合片16末端的下方时,其余手指扣住盖板10上的凹陷部12往后拉动该盖板10使得卡钩18与穿槽524脱离卡合,此时,即可从电脑机架50上取出盖板10。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请参照图7、图8及图9,该电脑机箱盖板固定装置包括一盖板10、一定位件20′、一凸块26′、一螺丝29′、一弹簧40和一电脑机架5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盖板10、弹簧40和电脑机架50与前一实施方式相同,故元件标记未作变化,继续沿用前一实施方式的元件标记。该定位件20′顶端设有一楔形的第一受压部22′,该第一受压部22′包括一导引面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脑机箱盖板固定装置,其包括一电脑机架和一盖板,所述电脑机架具有一后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后端形成一扣合片,所述电脑机箱盖板固定装置还包括一可滑动装设于所述电脑机架后壁上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有一第一受压部,推动所述盖板可使所述扣合片抵压所述第一受压部并与其扣合,所述定位件向下运动可使所述定位件与所述扣合片脱离扣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脑机箱盖板固定装置,其包括一电脑机架和一盖板,所述电脑机架具有一后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后端形成一扣合片,所述电脑机箱盖板固定装置还包括一可滑动装设于所述电脑机架后壁上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有一第一受压部,推动所述盖板可使所述扣合片抵压所述第一受压部并与其扣合,所述定位件向下运动可使所述定位件与所述扣合片脱离扣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机箱盖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脑机箱盖板固定装置还包括一凸块,所述后壁对应所述定位件处开设有一开口,所述凸块一端穿过所述开口且通过一锁固件将其固定在所述定位件上,所述凸块顶端设有一按压块,按压所述按压块可使所述定位件向下运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脑机箱盖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件是一螺丝,所述定位件一侧设有螺孔,所述凸块下部设有一通孔,所述螺丝穿过所述通孔可与所述螺孔配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机箱盖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脑机箱盖板固定装置还包括一穿过所述后壁并设在所述定位件内的按压件,所述按压件设有一位于后端的按压部和一位于中间的抵压部,所述定位件设有一位于中部的第二受压部,所述抵压部与所述第二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允隆丁林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