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加热式白茶烘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0279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业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加热式白茶烘干机,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滚筒装置、鼓风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滚筒装置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的内腔中对称设置有两组滚轮,所述内筒转动设置于两组滚轮上,所述内筒为网状结构,所述内筒与滚轮的接触位置设置有滑轨,所述内筒的内壁设置有延伸到开口的螺旋状凸缘,所述外筒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加热式白茶烘干机,通过内筒里的螺旋状凸缘对茶叶进行翻动,将茶叶底层和中层的茶叶进行翻转,保证茶叶在烘干时受热的均匀,大大提高了茶叶的烘干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加热式白茶烘干机
本技术涉及茶业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电加热式白茶烘干机。
技术介绍
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白茶的制作工艺是最自然的,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开始使用烘干机对白茶进行烘干。在茶叶的生产工序中,烘干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现有的茶叶烘干机常常,往往难以保证茶叶加热得均匀,使得同一批次烘干后的茶叶含水量有较大差异,影响到后续的加工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热均匀的电加热式白茶烘干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加热式白茶烘干机,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滚筒装置、鼓风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滚筒装置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固定设置于机架顶部,所述外筒的内腔中对称设置有两组滚轮,所述内筒转动设置于两组滚轮上,所述内筒一端开口,所述开口上可拆卸连接有端盖,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外筒,所述内筒为网状结构,所述内筒与滚轮的接触位置设置有滑轨,所述内筒的内壁设置有延伸到开口的螺旋状凸缘,所述外筒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鼓风装置包括固定于外筒底部的鼓风机、连通于所述鼓风机的排气口且用于加热风源的加热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器,所述电机的机轴通过减速器驱动内筒的转轴进行转动。其中,所述鼓风机的输入端设置有筛网和空气过滤器。其中,所述外筒顶部的出风口处设置有筛网和过滤网。其中,所述内筒的材料为设有若干孔径小于茶叶粒径的编织网或者均布有小孔的钢板。其中,所述机架下方还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带有刹车装置的万向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电加热式白茶烘干机,通过内筒里的螺旋状凸缘对茶叶进行翻动,将茶叶底层和中层的茶叶进行翻转,保证茶叶在烘干时受热的均匀,大大提高了茶叶的烘干质量。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电加热式白茶烘干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电加热式白茶烘干机的侧视图;标号说明:1、机架;2、外筒;21、出风口;22、滚轮;3、内筒;31、端盖;32、转轴;33、滑轨;34、螺旋状凸缘;4、鼓风机;5、加热器;6、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电加热式白茶烘干机,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于机架1上的滚筒装置、鼓风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滚筒装置包括外筒2和内筒3,所述外筒2固定设置于机架1顶部,所述外筒2的内腔中对称设置有两组滚轮22,所述内筒3转动设置于两组滚轮22上,所述内筒3一端开口,所述开口上可拆卸连接有端盖31,另一端通过转轴32转动连接于外筒2,所述内筒3为网状结构,所述内筒3与滚轮22的接触位置设置有滑轨33,所述内筒3的内壁设置有延伸到开口的螺旋状凸缘34,所述外筒2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21;所述鼓风装置包括固定于外筒2底部的鼓风机4、连通于所述鼓风机4排气口且用于加热风源的加热器5;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6和减速器,所述电机6的机轴通过减速器驱动内筒3的转轴32进行转动。工作原理:使用时,打开端盖31,将带烘干茶叶由开口倒入内筒3中,装上端盖31,驱动内筒3转动,茶叶在螺旋状凸缘34的翻动下进入内筒3深处;启动电机6和鼓风机4,电机6驱动内筒3在外筒2内进行旋转,内筒3内壁的螺旋状凸缘34在旋转中不断翻动茶叶,使得茶叶受热均匀;鼓风机4将干燥热空气吹入外筒2内对茶叶进行烘干,然后由外筒2顶部的出风口21排出;电机6可控制内筒3正转和反转结合,使得内筒3中的茶叶不至于由于螺旋状凸缘34的旋转而堆积在内筒3一侧,影响烘干效果;烘干完成后,驱动内筒3转动,向开口延伸的螺旋状凸缘34将烘干完成的茶叶送出开口。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电加热式白茶烘干机,通过内筒里的螺旋状凸缘对茶叶进行翻动,将茶叶底层和中层的茶叶进行翻转,保证茶叶在烘干时受热的均匀,大大提高了茶叶的烘干质量。进一步的,所述鼓风机4的输入端设置有筛网和空气过滤器。进一步的,所述外筒2顶部的出风口21处设置有筛网和过滤网。进一步的,所述内筒3的材料为设有若干孔径小于茶叶粒径的编织网或者均布有小孔的钢板。进一步的,所述机架1下方还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带有刹车装置的万向轮。由上述描述可知,在机架下方固定连接有滚轮,便于对整个烘干机的搬移。请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种电加热式白茶烘干机,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于机架1上的滚筒装置、鼓风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滚筒装置包括外筒2和内筒3,所述外筒2固定设置于机架1顶部,所述外筒2的内腔中对称设置有两组滚轮22,所述内筒3转动设置于两组滚轮22上,所述内筒3一端开口,所述开口上可拆卸连接有端盖31,另一端通过转轴32转动连接于外筒2,所述内筒3为网状结构,所述内筒3与滚轮22的接触位置设置有滑轨33,所述内筒3的内壁设置有延伸到开口的螺旋状凸缘34,所述外筒2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21;所述鼓风装置包括固定于外筒2底部的鼓风机4、连通于所述鼓风机4排气口且用于加热风源的加热器5;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6和减速器,所述电机6的机轴通过减速器驱动内筒3的转轴32进行转动;所述鼓风机4的输入端设置有筛网和空气过滤器;所述外筒2顶部的出风口21处设置有筛网和过滤网;所述内筒3的材料为设有若干孔径小于茶叶粒径的编织网或者均布有小孔的钢板;所述机架1下方还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带有刹车装置的万向轮。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电加热式白茶烘干机,通过内筒里的螺旋状凸缘对茶叶进行翻动,将茶叶底层和中层的茶叶进行翻转,保证茶叶在烘干时受热的均匀,大大提高了茶叶的烘干质量;在机架下方固定连接有滚轮,便于对整个烘干机的搬移。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加热式白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滚筒装置、鼓风装置和驱动装置;/n所述滚筒装置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固定设置于机架顶部,所述外筒的内腔中对称设置有两组滚轮,所述内筒转动设置于两组滚轮上,所述内筒一端开口,所述开口上可拆卸连接有端盖,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外筒,所述内筒为网状结构,所述内筒与滚轮的接触位置设置有滑轨,所述内筒的内壁设置有延伸到开口的螺旋状凸缘,所述外筒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n所述鼓风装置包括固定于外筒底部的鼓风机、连通于所述鼓风机的排气口且用于加热风源的加热器;/n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器,所述电机的机轴通过减速器驱动内筒的转轴进行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加热式白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滚筒装置、鼓风装置和驱动装置;
所述滚筒装置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固定设置于机架顶部,所述外筒的内腔中对称设置有两组滚轮,所述内筒转动设置于两组滚轮上,所述内筒一端开口,所述开口上可拆卸连接有端盖,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外筒,所述内筒为网状结构,所述内筒与滚轮的接触位置设置有滑轨,所述内筒的内壁设置有延伸到开口的螺旋状凸缘,所述外筒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
所述鼓风装置包括固定于外筒底部的鼓风机、连通于所述鼓风机的排气口且用于加热风源的加热器;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振传邵克平朱志伟林祖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