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矿山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及生态恢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0177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矿山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及生态恢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00、对金属矿山污染场地的固体废物及受污染土壤进行浸出鉴别分类;S200、对不同类别的污染介质进行相应处理;S300、对处理后的金属矿山污染场地进行生态复绿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其通过对金属矿山污染场地的固体废物及受污染土壤按照相关标准做分类鉴别,针对不同性质的污染物进行分类处理,阻断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或淋溶污染周边土壤和水体,实现了金属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以及周边人居及生态环境的安全。以及周边人居及生态环境的安全。以及周边人居及生态环境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矿山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及生态恢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矿山土壤修复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金属矿山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及生态恢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有色金属的需求量巨大,我国金属矿山开采、选矿以及冶炼活动非常活跃。金属矿山的大量开采,原生景观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矿区生态系统也严重退化;金属矿山采选冶活动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和堆存也日益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大量含重金属的废弃物经雨水冲刷和淋溶,造成周边土壤和下游水体的严重污染,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和人生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因此,对于金属矿山污染场地的风险管控生态恢复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3]目前针对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技术主要有化学淋洗和固化稳定化,但由于成本较高,给存在污染地块数量众多的矿区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技术推广和治理修复工作也较难开展。因此,针对污染源头管控选择一种经济高效的治理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金属矿山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及生态恢复方法,其通过对金属矿山污染场地的固体废物及受污染土壤按照相关标准做分类鉴别,针对不同性质的污染物进行分类处理,阻断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或淋溶污染周边土壤和水体,实现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以及周边人居及生态环境的安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金属矿山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及生态恢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00、对金属矿山污染场地的固体废物及受污染土壤进行浸出鉴别分类;
[0008]S200、对不同类别的污染介质进行相应处理;
[0009]S300、对处理后的金属矿山污染场地进行生态复绿。
[0010]进一步地,步骤S100中,所述固体废物通过危险废物鉴别、浸出试验鉴定并分类为危险废物、Ⅰ类固废及Ⅱ类固废。
[0011]进一步地,步骤S100中,所述污染土壤分为高浸出污染土壤及低浸出污染土壤。
[0012]进一步地,步骤S200具体为:Ⅰ类固废和低浸出污染土壤直接进行原址阻隔填埋;Ⅱ类固废和高浸出污染土壤经过稳定化处理后进行原址阻隔填埋;危险废物进行集中处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稳定化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4]S210、预处理:将Ⅱ类固废和高浸出污染土壤进行筛分破碎;
[0015]S220、药剂计量混合:根据Ⅱ类固废和高浸出污染土壤的体积及污染物浓度计算稳定化药剂的添加量,将稳定化药剂与筛分破碎后的Ⅱ类固废和高浸出污染土壤均匀混合;
[0016]S230、静置养护:将步骤S230中通过稳定化药剂修复后的Ⅱ类固废和高浸出污染土壤静置养护3

7天。
[0017]进一步地,所述原址阻隔填埋的标准不低于Ⅰ类固废填埋场的建设标准。
[0018]进一步地,Ⅱ类固废和高浸出污染土壤经过稳定化处理后,污染物浸出浓度达到国家或地方风险控制标准。
[0019]进一步地,原址阻隔填埋过程具体为设置阻隔层及覆盖层。
[0020]进一步地,阻隔层为压实的粘土层、土工膜或膨润土垫。
[0021]进一步地,所述覆盖层为天然土壤层,天然土壤层的厚度为350

500mm。
[002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1)根据污染介质浸出分类结果进行分类处理,阻断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或淋溶污染周边土壤和水体,实现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以及周边人居及生态环境的安全。
[0024](2)对固体废物及污染土壤进行浸出鉴别后进行分类处理,分类处理方法包括集中处置、稳定化处理及阻隔填埋,处理后进行生态复绿,具有经济可靠、易于工程化实施的优点。
[0025](3)通过设置阻隔层,在提高植被生长土层的储水能力的同时,有效减少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的产生。
[0026](4)通过设置天然土壤覆盖层,并在表层添加腐殖土等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有利于植被的生长及生态复绿。
[0027](5)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对其他污染场地的风险管控及生态恢复方法均适用,具有实用性广、适用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金属矿山采选冶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及生态恢复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词,例如“上”“下”“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词是用来说明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创造。
[0030]如图1所示,一种金属矿山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及生态恢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31]S100、对金属矿山污染场地的固体废物及受污染土壤进行浸出鉴别分类;
[0032]S200、对不同类别的污染介质进行相应处理;
[0033]S300、对处理后的金属矿山污染场地进行生态复绿。
[0034]进一步地,步骤S100中,所述固体废物通过危险废物鉴别、浸出试验鉴定并分类为危险废物、Ⅰ类固废及Ⅱ类固废。
[0035]进一步地,步骤S100中,所述污染土壤分为高浸出污染土壤及低浸出污染土壤。
[0036]具体的,污染土壤按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HJ557

2010)》标
准实验检测,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污染物浓度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1996)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或者pH在6~9范围之外的污染土壤鉴定为高浸出污染土壤,任何一种污染物的浓度均未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1996)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且pH在6~9范围内的污染土壤鉴定为低浸出污染土壤。
[0037]进一步地,步骤S200具体为:Ⅰ类固废和低浸出污染土壤直接进行原址阻隔填埋;Ⅱ类固废和高浸出污染土壤经过稳定化处理后进行原址阻隔填埋;危险废物进行集中处置。
[0038]进一步地,所述稳定化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9]S210、预处理:将Ⅱ类固废和高浸出污染土壤进行筛分破碎;
[0040]S220、药剂计量混合:根据Ⅱ类固废和高浸出污染土壤的体积及污染物浓度计算稳定化药剂的添加量,将稳定化药剂与筛分破碎后的Ⅱ类固废和高浸出污染土壤均匀混合;
[0041]S230、静置养护:将步骤S230中通过稳定化药剂修复后的Ⅱ类固废和高浸出污染土壤静置养护3

7天。
[0042]进一步地,所述原址阻隔填埋的标准不低于Ⅰ类固废填埋场的建设标准。
[0043]具体的,Ⅰ类固废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矿山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及生态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0、对金属矿山污染场地的固体废物及受污染土壤进行浸出鉴别分类;S200、对不同类别的污染介质进行相应处理;S300、对处理后的金属矿山污染场地进行生态复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矿山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及生态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0中,所述固体废物通过危险废物鉴别、浸出试验鉴定并分类为危险废物、Ⅰ类固废及Ⅱ类固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矿山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及生态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0中,所述污染土壤分为高浸出污染土壤及低浸出污染土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矿山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及生态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0具体为:Ⅰ类固废和低浸出污染土壤直接进行原址阻隔填埋;Ⅱ类固废和高浸出污染土壤经过稳定化处理后进行原址阻隔填埋;危险废物进行集中处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矿山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及生态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化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210、预处理:将Ⅱ类固废和高浸出污染土壤进行筛分破碎;S220、药剂计量混合: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跃畅曹占强葛亚军戴小东彭淑婧宗宇坤杨槟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