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金属污染场地化学修复剂强化传输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工程地质及重金属污染治理
,特别涉及一种重金属污染场地化学修复剂强化传输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污染场地的原位化学修复技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原位化学修复是指在污染场地中注入化学修复剂,化学修复剂与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使污染物得以降解或者固定的方法。与其他的场地修复技术相比,原为化学修复技术具有处理所需时间短,应用范围广等优势。
[0003]污染场地原位化学修复效果的关键在于实现修复剂的有效传输,其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确保修复药剂输送到位;二是确保修复药剂与土壤的有效均匀混合。目前,污染场地化学修复剂的强化传输方法主要包括压密灌浆注入、化学改性、高压旋喷注入等。各种化学修复剂强化传输方法各有利弊,为此,寻求一种优良的在重金属污染场地中化学修复剂强化传输方法逐渐成为重金属污染场地原位化学修复的热点问题。总体而言,现有的污染场地重金属强化传输方法或多或少存在以下弊端:
[0004](1)采用压密灌浆注入化学修复剂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金属污染场地化学修复剂强化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开展现场调查,探明污染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和污染特征,确认重金属污染场地范围以及重金属污染物种类,根据调查情况在重金属污染场地设置化学修复剂注入与监测井群网络;步骤二、在重金属污染场地喷洒自来水,使重金属污染场地预饱和;步骤三、配置预定浓度的盐溶液,将盐溶液通过化学修复剂注入与监测井群网络注入到重金属污染场地中,使重金属污染场地盐化;步骤四、配置预定浓度的化学修复剂溶液,将化学修复剂通过化学修复剂注入与监测井群网络注入到重金属污染场地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污染场地化学修复剂强化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学修复剂注入与监测井群网络由多个注入井和多个监测井组成,注入井和监测井采用梅花型排列方式,每排注入井间隔2m设置,每四个邻近注入井构成一个井群单元,监测井设置在井群单元中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金属污染场地化学修复剂强化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入井采用注浆花管,注浆花管的长度大于5m,注浆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勇,彭乐,邹艳红,郭林,陈科平,薛生国,张可能,胡广,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