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0059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镜头驱动机构,镜头驱动机构包括:外壳、上簧片、载体、线圈组件、磁石组件、下簧片和底座,载体设置中空部以安装光学元件,线圈组件与磁石组件相对设置,磁石组件和线圈组件中的任意一个设置于载体上,另一个被固定于限定的空间内,下簧片将载体可活动连接于底座上,上簧片将载体可活动固定于限定的空间内,其中,底座和载体中的任意一个具有至少一个插件,另一个上开设至少一个凹槽,凹槽内设置粘性软体,插件从底座和载体中的任意一个上朝底座和载体中另一个方向延伸,各插件分别位于各自所对应的凹槽内。只需要将凹槽内设置粘性软体,再将插件插入凹槽内后,即可完成载体与底座的装配。载体与底座的装配。载体与底座的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镜头驱动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光学影像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镜头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许多电子装置(例如智能型手机或数字相机)皆具有照相或录像的功能。一些具有照相或录像功能的电子装置设有一镜头驱动模块,以驱动一诸如镜头的光学组件移动,进而达到自动对焦(autofocus)和光学防手震(Optical ImageStabilization,OIS)的功能。
[0003]当用户使用配有镜头模块的电子装置时,可能会发生晃动的情形,进而使得镜头模块所拍摄的影像产生模糊。然而,人们对于影像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高,故对镜头模块(光学元件)的驱动功能亦日趋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光学元件运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镜头驱动机构,所述镜头驱动机构包括:外壳、上簧片、载体、线圈组件、磁石组件、下簧片和底座,所述上簧片、载体、下簧片安装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底座限定的空间内;
[0006]所述载体设置中空部以安装光学元件,所述线圈组件与所述磁石组件相对设置,所述磁石组件和所述线圈组件中的任意一个设置于所述载体上,另一个被固定于所述限定的空间内,所述下簧片将所述载体可活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上簧片将所述载体可活动连接于所述外壳内;
[0007]其中,所述底座设有至少一个插件,所述载体设有与所述插件配合的至少一个凹槽,或所述载体设有至少一个插件,所述底座设有与所述插件配合的凹槽,以及所述凹槽内设置粘性软体。
[0008]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镜头驱动机构包括:从上而下依次放置在外壳和底座限定空间中的上簧片、载体和下簧片。其中,载体用于固定光学元件,通过驱动载体运动,就可以驱动光学元件进行运动。而镜头驱动机构还包括:线圈组件和磁石组件,该线圈组件和磁石组件中的一个设置在载体上,另一个被固定在上述壳体与底座限定的空间内,并且线圈组件与磁石组件之间相对设置。通过控制线圈组件中线圈的电流,就可以控制线圈组件与磁石组件之间的磁作用力,通过线圈组件与磁石组件之间的相互磁作用力,即可带动载体相对底座进行运动,进而带动光学元件进行运动。
[0009]另外,由于底座和载体中的任意一个上还设置了至少一个插件,另一个开设至少一个凹槽,并且凹槽内设置粘性软体,插件位于各自所对应的凹槽内,并且插件的外周轮廓小于或等于凹槽的内周轮廓。因此当插件位于凹槽内后,粘性软体会黏住凹槽的内壁,同时黏住插件。当线圈组件和磁石组件相互作用,驱动载体相对底座进行运动时,由于插件的外周轮廓小于凹槽的内周轮廓,因此插件能够在凹槽内进行上下运动或者进行摆动,从而使
得载体的运动幅度可更大,进而提高载体运动的灵活性。另外,采用上述插件和凹槽的结构,可使得载体和底座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减少载体和底座之间因运动幅度过大脱胶的风险。而且,采用上述插件和凹槽的结构,只需要将凹槽内设置粘性软体,再将插件插入凹槽内后,即可完成载体与底座之间的装配。这种装配方式简单和易于操作,能够提高镜头驱动机构的装配效率。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插件包括多个立柱,所述多个立柱相互间隔设置。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插件的外表面至少有部分区域凹凸不平。
[0012]在一实施例中,各所述立柱均被所述粘性软体包裹,和\或所述粘性软体为阻尼胶。
[00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立柱靠近端部设置的第一段的横截面小于靠近根部设置的第二段的横截面。
[00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镜头驱动机构包括多个所述插件,多个所述插件相互间隔设置;
[0015]其中,多个所述插件绕所述底座和载体中的任意一个的中心环设。
[00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插件位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还包括:
[0017]座本体;
[0018]金属片,所述金属片内嵌于所述座本体内,以及多个所述插件设置于所述金属片上并延伸出所述座本体外。
[00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片还设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延伸出所述座本体外,所述输出端延伸出所述座本体的上表面外并与所述下簧片电性连接。
[00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学元件的外环面设置多个凸起,所述中空部为圆孔,所述载体界定所述中空部的侧壁上开设与各所述凸起卡接的多个槽,各卡槽绕所述圆孔的圆心环设,所述卡槽包括:第一卡槽段、与所述第一卡槽段连通的第二卡槽段,所述第一卡槽段和所述第二卡槽段沿所述中空部的圆周方向排列;
[0021]其中,所述第一卡槽段朝远离所述底座方向和所述圆孔的圆心方向开放,所述第二卡槽段朝所述圆心方向开放,所述第二卡槽段朝远离所述底座一侧封闭,所述凸起可操作地在所述第一卡槽段和第二卡槽段之间切换。
[002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组件设置于所述载体上,所述下簧片包括内圈以及与所述内圈弹性连接的外圈,所述内圈与所述线圈组件电连接,所述外圈与所述金属片电连接,且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中的任意一个与所述载体固定连接,另一个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002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载体和所述底座中的任意一个上设置感应磁石,所述镜头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载体和所述底座中的另一个上的感应器传感器,所述感应器传感器与所述金属片电连接感应器并与所述感应磁石相对设置。
附图说明
[0024]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镜头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8]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载体的仰视图;
[0029]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金属片与立柱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底座与下簧片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下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载体的俯视图;
[0034]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光学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1、外壳;2、上簧片;21、第一圈;22、第二圈;23、中间弹件;24、第一卡孔;25、第二卡孔;3、载体;31、中空部;32、凹槽;33、第二金属凸起;34、卡槽;341、第一卡槽段;342、第二卡槽段;4、垫片;51、第一磁石;52、第二磁石;6、下簧片;61、内圈;62、外圈;63、弹性部;64、第一通孔;65、第二通孔;7、底座;71、电路板;711、输入端;712、输出端;72、立柱;721、第一表面;722、第二表面;723、第一段;7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驱动机构包括:外壳、上簧片、载体、线圈组件、磁石组件、下簧片和底座,所述上簧片、载体、下簧片安装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底座限定的空间内;所述载体设置中空部以安装光学元件,所述线圈组件与所述磁石组件相对设置,所述磁石组件和所述线圈组件中的任意一个设置于所述载体上,另一个被固定于所述限定的空间内,所述下簧片将所述载体可活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上簧片将所述载体可活动连接于所述外壳内;其中,所述底座设有至少一个插件,所述载体设有与所述插件配合的至少一个凹槽,或所述载体设有至少一个插件,所述底座设有与所述插件配合的凹槽,以及所述凹槽内设置粘性软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件包括多个立柱,所述多个立柱相互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件的外表面至少有部分区域凹凸不平。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立柱均被所述粘性软体包裹,和\或所述粘性软体为阻尼胶。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靠近端部设置的第一段的横截面小于靠近根部设置的第二段的横截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驱动机构包括多个所述插件,多个所述插件相互间隔设置;其中,多个所述插件绕所述底座和载体中的任意一个的中心环设。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件位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祖生猛彭坤林聪刘富泉吕新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皓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