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电力智能运维服务商业模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9883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电力智能运维服务商业模式,通过智能云平台监测各个电力用户所属变配电室的数据,并将数据推送至智能运维中心,所述智能运维中心调配专业的运维人员完成所述各个电力用户所属变配电室的运维工作;并结合运维服务区域大小、行程时限长短和电力用户数量多少三方面考虑进行智能运维中心位置设定,将传统的独立式、分散式运维服务模式转变为智能化、集中式的运维服务模式,实现了变配电室的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并有效的解决了由于运维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而导致运维期间所产生的安全问题,降低了各个电力用户所属变配电室的运维成本,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电力服务领域内的、独有的电力智能运维服务商业模式。维服务商业模式。维服务商业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电力智能运维服务商业模式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服务商业模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电力智能运维服务商业模式。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力用户在对其自有产权的变配电室进行运维工作时,需要自行雇佣值班运维人员,由其负责变配电室的运行值班、巡视检查、环境维护及应急抢修等工作,从而确保变配电室正常运行。
[0003]以上的电力运维服务模式存在下列问题:
[0004]1、运维服务模式比较分散,每个电力用户独立进行自身的运维工作;
[0005]2.完全依托人工运维,传统的变配电室电力运维完全依托于人工进行运维,未结合智能化等手段改变运维服务模式,提升运维效率;
[0006]3.运维成本越来越高,随着社会发展,运维人员工资不断上涨,用户雇佣电工的成本也水涨船高,这对电力用户产生较大经济负担;
[0007]4.人员缺口逐年增大,近年来电工行业从业者老龄化现象严重,同时选择电工作为职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造成了较大的人员缺口,对电力用户变配电室日常运维产生较大困扰;
[0008]5.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电力用户缺乏专业的变配电室管理机构和人员,对自主招聘的电工难以进行专业培训,并存在后续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导致运维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0009]就以上情况分析可知,每个电力用户都需要相当数量的运维人员为其进行运维工作,而多个电力用户需要的运维人员数量更大、运维成本更高、安全隐患不稳地因素更多。
[0010]可见,随着当今社会运维人员数量的减少、电力用户运维成本增加、运维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的安全隐患等问题的日趋突显,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计算的快速发展,一种用于减少运维人员数量、降低电力用户运维成本、防止变配电室运维安全隐患的集中式电力智能运维服务商业模式是当前电力服务领域迫切需要的,也是电力服务运维服务模式发展的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11]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有效的解决当今社会运维人员数量的减少、电力用户运维成本增加、运维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的安全隐患以及运维服务模式分散等问题。
[00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电力智能运维服务商业模式,所述商业模式通过智能云平台监测各个电力用户所属变配电室的数据,并将数据推送至智能运维中心,所述智能运维中心根据数据内容调配专业的运维人员完成所述各个电力用户所属变配电室的运维工作,其中
[0013]所述智能云平台包括数据采集层、通讯传输层和系统平台层:
[0014]所述数据采集层用于采集和处理数据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所述商业模式平台层;
[0015]所述商业模式平台层基于变配电室运行数据,向所述智能运维中心提供各种业务应用;
[0016]所述通讯传输层用于实现所述数据采集层与系统平台层之间的数据通讯;
[0017]所述智能运维中心包括数据监控端和运维站点:
[0018]所述数据监控端用于接收和访问所述智能云平台的数据,实时监测变配电室的运行状况,以可视化方式展示,并作为人机友好界面,进行用户权限内的操作;
[0019]所述运维站点驻扎有专业的运维人员、运维车辆和运维物资;
[0020]所述商业模式的运维服务区域为12km2~450km2,且所述智能运维中心位于所述运维服务区域内;
[0021]具体步骤为:
[0022]S1.所述智能云平台根据由变配电室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转换、存储、抽取、分析、计算判断,最终将故障报警和/或变配电室实时数据和/或运维工单数据推送至所述智能运维中心;
[0023]S2.所述智能运维中心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内容派发巡视和/或应急抢修和/或倒闸操作工单至所述专业的运维人员;
[0024]S3.所述专业的运维人员确认接单及开展工作任务,并向所述智能运维中心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0025]S4.所述专业的运维人员根据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及时反馈结果至所述智能运维中心。
[0026]进一步的,根据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所述S4包括以下步骤:
[0027]S401.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所述专业的运维人员汇报完成结果至所述智能运维中心,所述智能运维中心更新和保存相关工作数据;
[0028]S402a.所述专业的运维人员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认为难以完成工作任务或由于各种原因未完成工作任务,所述专业的运维人员及时向所述智能运维中心汇报情况,并提出相关请求;
[0029]S402b.所述智能运维中心根据所述专业的运维人员提出的请求内容派发新工单;
[0030]S402c.新的专业的运维人员确认接单及开展工作任务;
[0031]S402d.所述专业的运维人员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将结果反馈至所述智能运维中心,所述智能运维中心更新和保存相关工作数据。
[0032]进一步的,所述商业模式的运维服务区域为78km2~314km2。
[0033]进一步的,行程时限在30分钟以内,所述行程时限是指所述专业的运维人员由所述运维站点出发到达所述各个电力用户所属变配电室的时间。
[0034]进一步的,所述商业模式进行服务的电力用户数量为80~160位。
[0035]进一步的,所述可视化方式为动态图表方式。
[0036]进一步的,所述用户操作端设有二级权限,分别是管理员和普通用户。
[0037]进一步的,所述电力用户为高压电力用户,电压为1KV以上。
[0038]进一步的,所述通讯传输层包括交换机和/或路由器。
[0039]进一步的,所述智能运维中心按照其所服务的各个电力用户的重要性,划分为三级,分别是一星级用户、二星级用户、三星级用户,所述智能运维中心根据电力用户的等级高低采取优先服务措施,星级越高服务优先度越高。
[0040]本专利技术基于互联网的发展,依托智能化手段将传统的分散式电力运维服务模式转变为智能化、集中式的运维服务模式,实现电力用户所属变配电室的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并有效的解决了由于运维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而导致运维期间所产生的安全问题,间接的降低了各个电力用户变配电室的运维成本,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电力服务领域内的、独有的电力智能运维服务商业模式。
附图说明
[004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2]现在根据以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
[0043]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电力用户运维服务模式图;
[0044]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中智能运维服务商业模式的流程图;
[0045]图3是图2智能运维服务商业模式进一步描述的流程图;
[0046]图4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电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电力智能运维服务商业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商业模式通过智能云平台监测各个电力用户所属变配电室的数据,并将数据推送至智能运维中心,所述智能运维中心根据数据内容调配专业的运维人员完成所述各个电力用户所属变配电室的运维工作,其中所述智能云平台包括数据采集层、通讯传输层和系统平台层:所述数据采集层用于采集和处理数据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所述商业模式平台层;所述商业模式平台层基于变配电室运行数据,向所述智能运维中心提供各种业务应用;所述通讯传输层用于实现所述数据采集层与系统平台层之间的数据通讯;所述智能运维中心包括数据监控端和运维站点:所述数据监控端用于接收和访问所述智能云平台的数据,实时监测变配电室的运行状况,以可视化方式展示,并作为人机友好界面,进行用户权限内的操作;所述运维站点驻扎有专业的运维人员、运维车辆和运维物资;所述商业模式的运维服务区域为12km2~450km2,且所述智能运维中心位于所述运维服务区域内;具体步骤为:S1.所述智能云平台根据由变配电室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转换、存储、抽取、分析、计算判断,最终将故障报警和/或配电室实时数据和/或运维工单推送至所述智能运维中心;S2.所述智能运维中心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内容派发巡视和/或应急抢修和/或倒闸操作工单至所述专业的运维人员;S3.所述专业的运维人员确认接单及开展工作任务,并向所述智能运维中心汇报工作进展情况;S4.所述专业的运维人员根据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及时反馈结果至所述智能运维中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电力智能运维服务商业模式,其特征在于,根据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所述S4包括以下步骤:S401.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所述专业的运维人员汇报完成结果至所述智能运维中心,所述智能运维中心更新和保存相关工作数据;S402a.所述专业的运维人员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认为难以完成工作任务或由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光任昊睿苏道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九州恒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