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偿式吸附器压紧装置制备方法及其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984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吸附器压紧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补偿式吸附器压紧装置,其包括填料充装口、连接座固定块、连接座、气缸、气缸活塞杆、上拉板、支撑板、推杆和压板,所述填料充装口内部设置有内径孔,所述填料充装口左右两端上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组连接座固定块,所述连接座底端与连接座固定块顶端紧固连接,两组所述气缸分别固定安装在连接座底端左右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吸附剂、分子筛等填料的正常沉降量可实现在线自动补偿,且补偿过程不降低压紧力,可轻易实现吸附剂、分子筛等填料在工作状态下不出现“跳动”、“沸腾”等现象,可避免其粉化现象,极大延长了吸附剂、分子筛等填料的寿命,提高使用稳定性。高使用稳定性。高使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补偿式吸附器压紧装置制备方法及其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吸附器压紧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补偿式吸附器压紧装置制备方法及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变压吸附(PSA)、真空变压吸附(VPSA)行业,吸附器、吸附塔、纯化器的压紧装置是行业痛点和难点,普遍存在对吸附剂、分子筛等填料压不紧实,造成吸附剂、分子筛等填料粉化严重,吸附器、吸附塔、纯化器工作不正常,修复困难等现象。真空变压吸附(VPSA)行业吸附器、吸附塔、纯化器的压紧装置目前主要有两类技术路线:自然压紧法和气囊压紧法。
[0003]自然压紧法(如图5所示)的弊端是压紧力小,吸附剂、分子筛等填料的粉化现象严重,需要不定期补充价格昂贵的吸附剂、分子筛等填料。粉化的吸附剂、分子筛等填料将通过真空泵进入密封水系统,对环境造成污染,以及进入产品氧气进入后续工段,对后续工段造成不利影响。
[0004]气囊压紧法(如图6和图7所示)的弊端是压紧气囊加工和安装复杂,只能一次性使用,并且随着装置生产时间的推移,当吸附剂、分子筛等填料的自然沉降程度超过了气囊的弹性补偿范围或者气囊自然老化后,气囊将迅速失去压紧作用,吸附剂、分子筛等填料与气囊之间就会产生空洞,吸附剂、分子筛等填料在交变气流的作用下与容器壁以及吸附剂、分子筛等填料之间相互碰撞,吸附剂、分子筛等填料会加速粉化,恶性循环直至装置无法正常生产。一旦出现粉化,若想补充已粉化的吸附剂、分子筛等填料,只能经历装置停车

切割吸附器、吸附塔、纯化器的封头

>剔除粘接在封头内的气囊

补充吸附剂、分子筛等填料

重新粘接新的气囊或重新焊接封头等诸多复杂且长周期的工序后,才能恢复生产,极大的损害正常生产,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每经历一次修复过程,将导致吸附剂、分子筛等填料不可避免的吸收空气中的水气,直接影响装置性能衰减约7%~10%。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通过采用气缸传动带动压板下压,对吸附剂、分子筛等填料的正常沉降量可实现在线自动补偿,且补偿过程不降低压紧力,可轻易实现吸附剂、分子筛等填料在工作状态下不出现“跳动”、“沸腾”等现象,可避免其粉化现象,极大延长了吸附剂、分子筛等填料的寿命,提高使用稳定性的补偿式吸附器压紧装置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上述补偿式吸附器压紧装置制备方法制备的补偿式吸附器压紧装置设备。
[0007]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0008]一种补偿式吸附器压紧装置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0009](1)采用螺栓紧固件与填料充装口相连接,气缸进气口通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作
用于活塞,利用气缸传动将推力通过推杆传递给压板,并用压板向填料施加压力;在压板压紧力和装置工艺气流的共同作用下,填料逐步填充满整个装填区域,直至将吸附剂/分子筛等填料牢牢压紧为止;
[0010](2)随着吸附剂/分子筛等填料的自然沉降,在气缸力的作用下,由于推杆施加在压板上的力>工艺气流施加在压板上的力,压板根据沉降量下移而压紧作用面的填料;当沉降量超过了补偿式吸附器压紧装置设置的补偿量以后,拆除连接座上的螺栓,将补偿式吸附器压紧装置整体取下,正常补充沉降量的填料后将补偿式吸附器压紧装置复原;
[0011]其中,预设补偿量为:
[0012][0013]本专利技术方法是针对真空变压吸附(VPSA)行业吸附器/吸附塔/纯化器的压紧装置这一行业痛点和难点,解决了现有技术对吸附剂/分子筛等填料压不紧实造成吸附剂/分子筛等填料粉化严重、吸附器/吸附塔/纯化器工作不正常、修复困难等问题。对吸附剂/分子筛等填料的正常沉降量可实现在线自动补偿,且补偿过程不降低压紧力。
[0014]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的压板压紧力F相当于15

25倍左右的自然压紧法的压紧力;
[0015][0016]D:气缸内径
[0017]P:压缩空气压强
[0018]通过不同气缸内径的选择、和/或调节通入气缸的压缩空气,用于调节补偿式吸附器压紧装置的压紧力。
[0019]作为优选,添加设置位置检测传感器并将监测值以4~20mA电信号接入压紧装置的PLC控制系统,提供记录、报警等功能,通过对支撑板位置的监测,用于及时发现填料的非正常沉降,并且在不破坏设备的条件下,方便快速的补充填料以及恢复生产。
[0020]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002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补偿式吸附器压紧装置设备,包括填料充装口、连接座固定块、连接座、气缸、气缸活塞杆、上拉板、支撑板、推杆和压板,所述填料充装口内部设置有内径孔,所述填料充装口左右两端上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组连接座固定块,所述连接座底端与连接座固定块顶端紧固连接,两组所述气缸分别固定安装在连接座底端左右两侧,所述气缸活塞杆滑动安装在气缸输出端,所述上拉板底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两组气缸活塞杆顶端紧固连接,所述支撑板底端与上拉板顶端紧固连接,两组所述推杆顶端均与上拉板底端紧固连接,所述压板顶端与两组推杆底端紧固连接,并且所述压板滑动设置在填料充装口内径孔中。
[002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补偿式吸附器压紧装置设备,还包括快换螺栓和快换螺母,所述快换螺栓穿过连接座与连接座固定块,所述快换螺母螺装在快换螺栓上,并且所述快换螺母顶端与连接座固定块底端贴紧,所述快换螺栓螺帽与连接座顶端贴紧。
[002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补偿式吸附器压紧装置设备,还包括活塞杆螺杆和活塞杆螺母,所述气缸活塞杆顶端紧固安装有活塞杆螺杆,并且所述活塞杆螺杆穿过上拉板,所述活塞杆螺母螺装在活塞杆螺杆上,并且所述活塞杆螺母底端与上拉板顶端贴紧。
[002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补偿式吸附器压紧装置设备,还包括推杆螺杆和推杆螺帽,所述推杆螺杆固定安装在推杆顶端,所述推杆螺杆插装在上拉板中,所述推杆螺帽螺装在推杆螺杆上,并且所述推杆螺帽底端与上拉板顶端贴紧。
[002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补偿式吸附器压紧装置,还包括第一弹簧垫片,所述第一弹簧垫片套装在活塞杆螺杆上,并且所述第一弹簧垫片设置在活塞杆螺母与上拉板之间。
[002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补偿式吸附器压紧装置设备,还包括第二弹簧垫片,所述第二弹簧垫片套装在推杆螺杆上,并且所述第二弹簧垫片设置在推杆螺帽与上拉板之间。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8]1、本专利技术方法是针对真空变压吸附(VPSA)行业吸附器/吸附塔/纯化器的压紧装置这一行业痛点和难点,解决了现有技术对吸附剂/分子筛等填料压不紧实造成吸附剂/分子筛等填料粉化严重、吸附器/吸附塔/纯化器工作不正常、修复困难等问题。对吸附剂/分子筛等填料的正常沉降量可实现在线自动补偿,且补偿过程不降低压紧力。
[0029]2、本专利技术装置是气缸进气口通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作用于活塞,之后活塞带动气缸活塞杆运动,然后利用气缸传动将足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偿式吸附器压紧装置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采用螺栓紧固件与填料充装口相连接,气缸进气口通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作用于活塞,利用气缸传动将推力通过推杆传递给压板,并用压板向填料施加压力;在压板压紧力和装置工艺气流的共同作用下,填料逐步填充满整个装填区域,直至将吸附剂/分子筛等填料牢牢压紧为止;(2)随着吸附剂/分子筛等填料的自然沉降,在气缸力的作用下,由于推杆施加在压板上的力>工艺气流施加在压板上的力,压板根据沉降量下移而压紧作用面的填料;当沉降量超过了补偿式吸附器压紧装置设置的补偿量以后,拆除连接座上的螺栓,将补偿式吸附器压紧装置整体取下,正常补充沉降量的填料后将补偿式吸附器压紧装置复原;其中,预设补偿量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偿式吸附器压紧装置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压板压紧力F相当于15

25倍左右的自然压紧法的压紧力;D:气缸内径P:压缩空气压强通过不同气缸内径的选择、和/或调节通入气缸的压缩空气,用于调节补偿式吸附器压紧装置的压紧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补偿式吸附器压紧装置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添加设置位置检测传感器并将监测值以4~20mA电信号接入压紧装置的PLC控制系统,提供记录、报警等功能,通过对支撑板位置的监测,用于及时发现填料的非正常沉降,并且在不破坏设备的条件下,方便快速的补充填料以及恢复生产。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补偿式吸附器压紧装置制备方法制备的一种补偿式吸附器压紧装置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填料充装口(1)、连接座固定块(2)、连接座(3)、气缸(4)、气缸活塞杆(5)、上拉板(6)、支撑板(7)、推杆(8)和压板(9),所述填料充装口(1)内部设置有内径孔,所述填料充装口(1)左右两端上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组连接座固定块(2),所述连接座(3)底端与连接座固定块(2)顶端紧固连接,两组所述气缸(4)分别固定安装在连接座(3)底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伟张华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同创伟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