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及烟气净化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9703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及烟气净化方法,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包含隔板组件,隔板组件包括多个隔板单元。烟气经过喷淋层,夹带脱硫后产生的硫酸铵盐和未参与反应的氨以及烟气携带的颗粒物经过本装置,与装置内的液体充分接触,经过洗涤后的净烟气通过除雾器后排入大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可以用于处理氨法脱硫装置运行过程中烟气夹带的硫酸铵盐、未反应的氨,提高了氨法脱硫装置硫酸铵的经济性,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及烟气净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烟气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及烟气净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大国,煤炭在为国民经济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开发利用过程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工业上应用较多的烟气脱硫工艺主要有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和氨法脱硫工艺,其中由于氨法脱硫的技术特点,可充分利用我国广泛的氨源来生产肥料,既治理了二氧化硫的污染,又满足长期大量的化肥需求,在国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氨法烟气脱硫工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常出现硫酸铵盐、未反应的氨随出口烟气逃逸的现象,烟气夹带硫酸铵盐和氨不仅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而且也影响了脱硫装置的经济效益,极大地阻碍了氨法脱硫技术的推广使用。目前,解决氨法脱硫逃逸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提高亚硫酸铵氧化率、控制脱硫液pH值等措施来降低脱硫尾气夹带,这些途径只能尽量拦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氨法脱硫工艺中,硫酸铵盐和未反应的氨随烟气排放到大气中,造成雾霾天气。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烟气净化处理装置,依托于现有氨法脱硫塔,在喷淋区域的上方烟气经过喷淋层,夹带脱硫后产生的硫酸铵盐和未参与反应的氨以及烟气携带的颗粒物经过本装置,与装置内的液体充分接触,经过洗涤后的净烟气通过除雾器后排入大气。
[000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的烟气净化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以及烟气净化方法可以用于处理氨法脱硫装置运行过程中烟气夹带的硫酸铵盐、未反应的氨,提高了氨法脱硫装置硫酸铵的经济性,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包括隔板组件,所述隔板组件包括多个隔板单元;所述隔板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端部、向上凸起的第一弯折区段、中间段、向下凹陷的第二弯折区段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所述向上凸起的第一弯折区段和所述中间段围合成第一半开放空间;所述中间段、所述向下凹陷的第二弯折区段和所述第二端部围合成第二半开放空间;所述隔板单元两两交叠,即一个所述隔板单元的第一端部设置在其相邻的所述隔板单元的第二半开放空间中,且当所述第二半开放空间盛满液体后,该第一端部浸没在该液体中,其第二端部设置在另一个相邻的所述隔板单元的第一半开放空间中。
[0007]进一步的,所述隔板单元两两交叠为在横向上两两交叠。进一步的,隔板单元在纵向上两两连接。所述横向和所述纵向为吸收塔内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在水平面的两个互相垂直方向,其中一个为横向,则另一个为纵向。
[0008]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还包括连接板,连接板分别与所述隔板组件和吸收塔壁连接。所述连接板和所述隔板组件将所述吸收塔隔断成上部空间和下部空
间;所述下部空间排出的烟气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半开放空间和所述第二半开放空间进入所述上部空间。
[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组件,隔板组件与支撑组件连接。烟气净化处理装置通过支撑组件固定在吸收塔内。
[0010]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支撑组件为支撑梁,每个隔板单元第一弯折区段与一根支撑梁在纵向上连接,每个隔板单元第二弯折区段与另一根支撑梁在纵向上连接。
[0011]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中还包括补液管,补液管设置在所述上部空间,用于向所述第二半开放空间加液,过量的液体溢流进入吸收塔底部。所述补液管上设置有喷嘴。
[0012]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中还包括冲洗管,所述冲洗管设置在第二半开空间上方,用于对烟气净化处理装置进行冲洗。所述冲洗管上设置有喷嘴。
[0013]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的隔板单元呈Z字形或S字形。
[0014]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的隔板单元中间段具有平滑区。
[0015]进一步的,吸收塔内具有喷淋层和除雾器,本专利技术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位于喷淋层上方、除雾器下方。
[0016]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补液管补充的液体用来洗涤烟气携带的硫酸铵、颗粒物及氨逃逸。
[0017]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也可用于钙法脱硫烟气夹带的硫酸盐及颗粒物。
[0018]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补液管补充的液体还可以是其他种类的吸收剂,吸收不同污染物。
[0019]优选的,本专利技术的隔板单元为FPR材质。
[0020]优选的,本专利技术的冲洗管定时自动冲洗本专利技术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防止洗涤的杂物堆积堵塞装置。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烟气净化方法,其采用如前述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烟气经过喷淋层,与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内的液体充分接触,经过洗涤后的净烟气通过除雾器后排入大气。
[0022]进一步的,还包含以下步骤:步骤2:补液管持续为烟气净化处理装置补充液体;步骤3:过量的液体溢流进入吸收塔底部;步骤4:冲洗管定时自动冲洗本烟气净化处理装置,防止洗涤的杂物堆积堵塞烟气净化处理装置。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实施例1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在吸收塔内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实施例1烟气净化处理装置的平面布置图。
[0025]图3为实施例1烟气净化处理装置中隔板单元与支撑梁连接布置图。
[0026]图4为实施例3烟气净化处理装置的隔板单元。
[0027]其中,附图标记如下:补液管1、喷嘴2、冲洗管3、液体4、支撑梁5、隔板单元6、吸收塔壁7、喷淋层8、除雾器9、连接板10、第一端部11、第一弯折区段12、中间段13、第二弯折区段14、第二端部15、平滑区16。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和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不仅限于以下实施的案例。
[0029]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30]本专利技术中横向和纵向是指吸收塔内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在水平面的两个相互垂直方向,如图2和图3中X轴方向为横向,Y轴方向为纵向。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横向和纵向也可以反过来。
[0031]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是提供一种烟气净化处理装置,目的是处理氨法脱硫装置运行过程中烟气夹带的硫酸铵盐、未反应的氨。
[0032]参照图1、图2和图3,实施例1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包括隔板组件,隔板组件包括多个隔板单元6;隔板单元6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端部11、向上凸起的第一弯折区段12、中间段13、向下凹陷的第二弯折区段14和第二端部15;第一端部11、向上凸起的第一弯折区段12和中间段13围合成第一半开放空间;中间段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板组件,所述隔板组件包括多个隔板单元;所述隔板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端部、向上凸起的第一弯折区段、中间段、向下凹陷的第二弯折区段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所述向上凸起的第一弯折区段和所述中间段围合成第一半开放空间;所述中间段、所述向下凹陷的第二弯折区段和所述第二端部围合成第二半开放空间;所述隔板单元两两交叠,即一个所述隔板单元的第一端部设置在其相邻的所述隔板单元的第二半开放空间中,且当所述第二半开放空间盛满液体后,该第一端部浸没在该液体中,其第二端部设置在另一个相邻的所述隔板单元的第一半开放空间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分别与所述隔板组件和吸收塔壁连接;所述连接板和所述隔板组件将所述吸收塔隔断成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所述下部空间排出的烟气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半开放空间和所述第二半开放空间进入所述上部空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隔板组件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单元呈Z字形或S字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长庆龙成苗娜曾赐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