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漆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967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态孔漆层的制备方法,在基材上涂覆温敏动态孔漆层并涂覆低表面能漆层,低表面能漆层中的聚合物可以溶胀,溶胀后的空腔中用于存储溶胀液体,溶胀液体在低表面能漆层表面形成一层液膜,可以防止海生物黏附,并且当低表面能漆层受到外力时,溶胀液体顺微孔流出,增加低表面能漆层表面润滑度,且底漆层为温敏型,随温度变化,孔道变大,从而使面漆层形变,两相配合使污物去除,这种动态孔漆层不含防污剂,对环境友好,并且具有良好的去污能力。去污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态漆层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漆料
,尤其涉及动态漆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开发海洋的过程中,海洋生物污损船舶带来极大的危害,如增加航行阻力、重量、加速腐蚀等,一般而言,通过在船舶上涂装低表面能防污涂料或自抛光防污涂料以降低海洋生物对船舶的损伤,其中低表面能防污的主要原理为固体表面张力越低,附着物的附着力越小,缺点在于,成本高。自抛光防污涂料的主要原理为水解控释防污剂,缺点在于,随着防污剂不断释放,表面粗糙度逐步增加,防污效果下降严重,并且污染环境,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文件提供动态漆层的制备方法,技术方案是:
[0004]动态漆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1)将温敏型共聚物、离子交换树脂、助剂混合溶剂复配制成底漆,将底漆涂覆在基材上,形成温敏型动态孔底漆层;
[0006]2)在底漆层上涂覆低表面能漆层,形成多微孔面漆层,固化。
[0007]本方案中引进动态孔漆层,并涂覆低表面能漆层,低表面能漆层空腔中的溶胀液体在外力作用下顺着微孔流出,增加低表面能漆层表面润滑度,阻止海洋生物黏附,并且底漆层为温敏型,一方面随温度变化,孔道变大,从而使面漆层形变,使污物去除,另一方面在于,孔道变大,溶胀液体流量增加,进一步提高去污效果,两相配合,提高去污能力。
[0008]进一步,步骤1)中,温敏型共聚物制备:将N

异丙基丙烯酰胺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混合,添加溶剂及引发剂,反应生成温敏型共聚物;
[0009]离子交换树脂制备:将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丁酯混合,加入引发剂、溶剂,添加氧化锌、有机酸进行反应;
[0010]温敏型树脂占离子交换树脂质量的18%

22%;
[0011]溶剂:温敏型共聚物和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和为0.5

0.6。
[0012]进一步,步骤1)中,N

异丙基丙烯酰胺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的质量比为10

3,引发剂占N

异丙基丙烯酰胺质量的1/40

1/30。
[0013]进一步,步骤1)中,底漆层的厚度为80

100μm。其中面漆层优选在50

70μm,总的漆层较薄,但防污效果、使用时间增加。
[0014]进一步,步骤2)中,低表面能漆层:按质量份,FEVE氟碳树脂6

7份、有机硅树脂3

4份、改性纳米二氧化硅1

1.5份、流平剂0.5

0.7份、消泡剂0.8

1.2份、乳化剂0.2

0.3份、溶胀液体2

3份、钛白粉3

4份、溶剂4

5份,附着力及去污效果好。
[0015]其中溶胀液体的粘度为5

10000cst。
[0016]其中纳米二氧化硅粒径20

50nm,型号VK

SP20,以KH550硅烷偶联剂进行改性,改性步骤如下:先将纳米二氧化硅置于烘箱进行干燥,温度130℃

140℃,时间1.5h,之后将占
比二氧化硅质量1/8的硅烷偶联剂溶于乙醇溶液中,搅拌后加入纳米二氧化硅,持续搅拌2h后,抽滤,烘箱120℃干燥1h,得到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
[0017]进一步,步骤2)中,降低温度至8℃

10℃后涂覆低表面能漆层,30

40min之后升温固化。
[0018]进一步,10min中内升温至40℃,保持1h,再次降温至8℃

10℃,保持1h,升温至常温,固化2h。
[0019]降低温度,底漆层孔道密闭,此时喷涂面漆液,优选在35min之后升温固化,底漆层微孔打开,对应的面漆层上形成若干微孔,再次降温使微孔关闭,之后常温固化。
[0020]进一步,步骤1)中,按照质量计,助剂:温敏型共聚物和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和为0.2

0.3,助剂包括环氧树脂、消泡剂、乳化剂、流平剂、分散剂,加入环氧树脂提高附着力,其中消泡剂选用磷酸三丁酯,乳化剂选用硅油,流平剂选用丙烯酸,分散剂选用硅酸盐类(LBCB

1)。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0022]一、底漆层的制备
[0023]采用已公开的技术制备温敏型共聚物及离子交换树脂。
[0024]1、温敏型共聚物制备:按重量份计,将5

10份四氢呋喃溶剂置入容器中,加热至70

90℃;之后取30

50份溶剂,将15

25份N

异丙基丙烯酰胺、1.5份

2.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5

2.5份丙烯酸甲酯混合溶剂,搅拌并添加0.026份引发剂,选用偶氮二异丁腈,之后加入四氢呋喃所在容器反应,以滴落的方式加入,持续1.5h,保持反应温度70

90℃,4h后,冷却出料制备生成温敏型共聚物。
[0025]2、离子交换树脂制备:有机酸为一元酸,选用乙酸,引发剂选用偶氮二异丁腈;首先将40

50份二甲苯溶剂加入容器,加热至80℃;之后将5

10份丙烯酸、40

50份甲基丙烯酸丁酯混合,加入0.5

2份引发剂混合搅拌;之后加入至溶剂所在容器,温度80

100℃,同样采用滴落式加入,滴落时间1.5h,继续反应3h,补加80

100份溶剂,同时加入5

10份氧化锌、30

40份有机酸,将物料温度升至120℃,反应8h,反应生成的水分分馏后冷却得到离子交换树脂。
[0026]3、将温敏型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助剂混合溶剂进行复配制备膜层,温敏型树脂占离子交换树脂质量的18%

22%。
[0027]助剂包括环氧树脂、消泡剂、乳化剂、流平剂、分散剂,其中消泡剂选用磷酸三丁酯,乳化剂选用硅油,流平剂选用丙烯酸,分散剂选用硅酸盐类(LBCB

1),其中环氧树脂:消泡剂:乳化剂:流平剂:分散剂=2:1:1:0.5:0.4。
[0028]溶剂:温敏型共聚物和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和为0.5

0.6。
[0029]溶剂选用环己酮。
[0030]实施例1
[0031]1、温敏型共聚物制备:按重量份计,将5份四氢呋喃溶剂置入容器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动态漆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温敏型共聚物、离子交换树脂、助剂混合溶剂复配制成底漆,将底漆涂覆在基材上,形成温敏型动态孔底漆层;2)在底漆层上涂覆低表面能漆层,形成面漆层,固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漆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温敏型共聚物制备:将N

异丙基丙烯酰胺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混合,添加溶剂及引发剂,反应生成温敏型共聚物;离子交换树脂制备:将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丁酯混合,加入引发剂、溶剂,添加氧化锌、有机酸进行反应;温敏型树脂占离子交换树脂质量的18%

22%;溶剂:温敏型共聚物和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和为0.5

0.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漆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N

异丙基丙烯酰胺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的质量比为10

3,引发剂占N

异丙基丙烯酰胺质量的1/40

1/3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漆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底漆层的厚度为80

100μm。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态漆层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仕芳崔家喜王磊李元洲郭香刘品罗春梅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盖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