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一体化洞口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93512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一体化洞口防护装置,包括均匀固定于洞口两侧的洞口挂件、置于所述洞口挂件上的钢管以及置于所述钢管上端的木方,所述洞口挂件包括小型钢管、L型钢板和槽钢,所述L型钢板的长边焊接有槽钢并开设有螺栓孔,其短边居中位置纵向焊接有小型钢管,所述钢管的两端安装于洞口两侧的槽钢内;还包括固定于一侧小型钢管上端的立杆以及横向固定于所述立杆上的拦腰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避免由于临边洞口导致的高空坠落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性,同时本防护装置可重复利用,快速安拆,省时省工省材,而且不影响洞口边缘工人的正常施工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一体化洞口防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洞口防护
,具体为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对较大临边洞口的简易一体化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临边洞口包括:电梯间、风井、管井以及地下室集水井等,这些洞口都是高出坠落和极易踩空掉落的区域。针对这种状况,目前比较传统的做法是在洞口附近搭设防护栏杆,将施工人员阻拦在洞口之外,或者是在洞口的上直接用钢管、模板覆盖,又或者是在浇筑混凝土前预留钢筋网片。然而这类方法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防护栏杆的方法仍然较大的存在洞口垃圾杂物坠落伤人的风险,对洞口附近进行抹灰、砌筑等工艺带来极大不便;直接覆盖钢管、模板的方法及其容易松动、移动、变形,产生漏洞,该方法也是施工现场最原始也是最容易发生事故的方法;洞口提前预埋钢筋网片的方法防护效果比较好,但成本大、后期切割钢筋麻烦且具有安全隐患。高空坠落为建筑行业四大伤害的第一大伤害,其发生频率最大,危险性也最大,因此加强建筑工人的作业环境,改良传统预留洞口的安全防护装置是重中之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简易一体化洞口防护装置,能避免由于临边洞口导致的高空坠落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性,同时本防护装置可重复利用,快速安拆,省时省工省材,而且不影响洞口边缘工人的正常施工作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简易一体化洞口防护装置,包括均匀固定于洞口两侧的洞口挂件、置于所述洞口挂件上的钢管以及置于所述钢管上端的木方,所述洞口挂件包括小型钢管、L型钢板和槽钢,所述L型钢板的长边焊接有槽钢并开设有螺栓孔,其短边居中位置纵向焊接有小型钢管,所述钢管的两端安装于洞口两侧的槽钢内;还包括固定于一侧小型钢管上端的立杆以及横向固定于所述立杆上的拦腰杆。作为优选,所述拦腰杆包括有两根,均匀固定于所述立杆上。由上,本技术的简易一体化洞口防护装置至少具备如下有益效果:第一、快速组装、安拆无痕。本技术装置中使用的构件均为组装构件,不需要钻孔、预埋等传统工序,可以很快的安装和拆卸,极具市场推广价值。安装和拆卸过程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对建筑结构产生损伤,从而保护了建筑结构质量,也避免了后期处理、修补工作。第二、防护能力强,且及时性强。传统栏杆防护或植筋网片防护,实际上仍是洞口,存在垃圾、杂物坠落伤人的风险,并且洞口区域无法通行。本技术装置可类比现浇楼板混凝土受力构件,通过模板受力,传到次梁,再到主梁,最终通过洞口挂件传力到楼板,具有极好的承载能力,具有通过性,方便了楼层的施工人员作业。模板面与洞口平齐且铺满洞口,这样既美观又做到了无死角的洞口防护目的。又由于该装置具有快速组装特点,使得其能够在第一时间构筑洞口防护网,保证施工现场临边安全。第三、本防护装置适用性强,不仅适用与电梯井等一般洞口的防护,还可以针对一些结构边缘的洞口设置防护装置来确保安全,能满足不同类型洞口安全防护的设置,进一步节省了人工和材料。第四、提效降费,本技术装置安拆简单,所使用的洞口挂件、钢管、模板等材料均为工地随处可见,仅需简易组装就可以满足洞口防护的目的,防护效率高。构件可重复周转使用,特别是洞口挂件、钢管等钢材构件,在做好防锈工作的情况下几乎可以无限次使用,木方、模板等耗材则可以采用施工废旧材料,实现废物利用,如此,该装置节省了人工和材料损耗,降低了洞口防护的投入费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洞口挂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左视图。附图说明:1、钢管,2、木方,3、洞口挂件,31、小型钢管,32、L型钢板,33、螺栓孔,34、槽钢,4、电梯井洞口边缘构件,5、拦腰杆,6、立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一种简易一体化洞口防护装置,如图1-图5所示,包括钢管1、木方2、洞口挂件3、拦腰杆5、立杆6,钢管1、木方2和拦腰杆5尺寸根据洞口大小来确定,洞口挂件3由小型钢管31、L型钢板32和槽钢34组成,L型钢板32的长边与槽钢34通过焊接连接,并在L型钢板32的长边开设螺栓孔33,L型钢板32的短边焊接小型钢管31,其中L型钢板32的长边尺寸为13公分,短边尺寸为10公分,L型钢板32厚1公分,小型钢管31长度为20公分,外径3公分,槽钢34长7公分,高5公分,宽7公分;立杆6长度为1.2米。L型钢板32、小型钢管31与槽钢34形成防护扣件3,立杆6、拦腰杆5与小型钢管31连接形成临边防护。本技术根据洞口大小来确定洞口挂件3、钢管1的数量。洞口挂件3分别挂在洞口较长一边的两条边,确保放在两长边的洞口挂件3均对立放置,通过切割钢管,保证钢管1的长度比洞口短边小5公分,然后将钢管1的两边分别置于洞口挂件3内。本技术将1公分厚的钢板切割成长23公分,宽7公分的钢片,然后将钢片做成90°的L型,其中,长边为13公分,短边为10公分,形成L型钢板32。另将槽钢34进行切割,使其尺寸为长7公分,高5公分,宽7公分。槽钢34与L型钢板32长边下口边缘通过焊接连接。本技术所述的洞口挂件3固定在洞口边缘板上,确定好洞口挂件3位置后用螺栓通过预留的螺栓孔33将其固定在洞口边缘,钢管1两端安装在槽钢34内,木方2置于钢管1上方,这样可确保整个防护装置刚好被洞口包围,确保了防护装置的稳定性。以下将选取电梯井作为实施例做详细说明,电梯井尺寸为2.1m×2.05m,然后根据电梯井尺寸选取五根钢管,切割长度为2m,可选取废旧木方4根,切割长度为2m,其中钢管外径4.8公分,木方宽8公分,厚4公分;并另外选取1根长1.2m、外径3公分的钢管,切割成6根长约20公分的小型钢管。并依照上述尺寸制作6个洞口挂件,然后将小型钢管焊接到洞口挂件长边。将6个洞口挂件3分别置于电梯井洞口边缘构件4长边两侧,一边3个,洞口挂件3在角部附近、中部均匀对称布置,因洞口挂件3呈90°形状,放置在洞口边缘后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发生移动或掉落,保险起见,在安装时可用类似砖块的重物暂时压载固定洞口挂件3,确定好位置后用螺栓固定在结构边缘上。然后将钢管1分别放在洞口挂件3内,钢管1长度与洞口净宽相匹配,确保钢管顺利安装至槽钢34内,起到固定洞口挂件3的作用,形成初步支撑体系,再将4根木方2沿洞口长边方向均匀布置,洞口边缘与就近木方2距离不超过100mm为宜,最后利用现场已有的模板对洞口进行拼接,将模板铺设在木方2上,确保洞口全部被铺满,这样整个模板、木方2、钢管1、洞口挂件3在洞口的约束下就不会发生横向移动,然后将小型钢管31焊接在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一体化洞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匀固定于洞口两侧的洞口挂件(3)、置于所述洞口挂件(3)上的钢管(1)以及置于所述钢管(1)上端的木方(2),所述洞口挂件(3)包括小型钢管(31)、L型钢板(32)和槽钢(34),所述L型钢板(32)的长边焊接有槽钢(34)并开设有螺栓孔(33),其短边居中位置纵向焊接有小型钢管(31),所述钢管(1)的两端安装于洞口两侧的槽钢(34)内;还包括固定于一侧小型钢管(31)上端的立杆(6)以及横向固定于所述立杆(6)上的拦腰杆(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一体化洞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匀固定于洞口两侧的洞口挂件(3)、置于所述洞口挂件(3)上的钢管(1)以及置于所述钢管(1)上端的木方(2),所述洞口挂件(3)包括小型钢管(31)、L型钢板(32)和槽钢(34),所述L型钢板(32)的长边焊接有槽钢(34)并开设有螺栓孔(33),其短边居中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海段伟雷京龙孔宪勇李归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