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钢结构楼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9280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00
本申请涉及一种钢结构楼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震钢结构楼梯,其包括主梁和台阶,台阶平行于地面,左右两端垂直固定于主梁,台阶部分包括踏板、支撑件和弹簧,支撑件垂直固定于两个相互平行的主梁间,支撑件与地面平行,竖直弹簧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件上表面,另一端垂直固定于水平踏板,踏板与支撑件通过弹簧连接。本申请具有对人体脚部起到减震缓冲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钢结构楼梯
本申请涉及一种钢结构楼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震钢结构楼梯。
技术介绍
钢结构楼梯是房屋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不同的建筑和使用场景,楼梯具有不同的结构形式。目前钢结构楼梯主要包括主梁和踏板,主梁上端固定于建筑物,下端固定于地面,踏板与地面平行且两端垂直固定于主梁,每层踏板等间距上升固定排列,人们通过逐层踩踏踏板,借助踏板上升进入高层。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踏板固定于踏板主梁,脚踩踏板时,脚与踏板刚性接触,具有对人体脚部存在减震缓冲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脚与踏板刚性接触,具有对人体脚部存在减震缓冲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减震钢结构楼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震钢结构楼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减震钢结构楼梯,包括主梁和台阶,台阶平行于地面,左右两端垂直固定于主梁,台阶部分包括踏板、支撑件和弹簧,支撑件垂直固定于两个相互平行的主梁间,支撑件与地面平行,竖直弹簧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件上表面,另一端垂直固定于水平踏板,踏板与支撑件通过弹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脚给踏板施加向下的外力,踏板向下产生位移,当取消向下的外力,踏板在弹簧向上支撑力的作用下,恢复到初始位置,脚与踏板之间为非刚性接触,踏板向下移动对脚起到缓冲的作用,达到减震的效果。优选的,踏板包括横板和竖板,横板平行于地面,横板靠近楼梯外侧的一端与竖板上端垂直且一体连接;支撑件包括底板和侧板,底板平行于地面,底板靠近楼梯外侧一端与侧板下端垂直固定连接,侧板紧贴竖板内侧;并且侧板和竖板之间通过滑动组件连接,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滑道和第一滑块,第一滑道开设于侧板外侧且与地面垂直,第一滑块固定连接于竖板内侧,第一滑块和第一滑道竖直滑动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滑块能沿第一滑道竖直移动,限制了第一滑块的运动方向,防止了踏板与支撑件移动发生错位,提高了踏板的安全性。优选的,滑动组件还包括第二滑道和第二滑块,第二滑道开设于侧板外侧,第二滑道与地面垂直且位于第一滑道正下方,第二滑块固定连接于横板靠近上一层侧板一端,第二滑块和第二滑道竖直滑动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滑块能沿第二滑道竖直移动,限制了第二滑块的位移方向,防止了踏板与支撑件移动发生错位,提高了踏板的安全性。优选的,底板靠近侧板一端向外延伸形成凸板,下一层阶梯的横板能够搭接在当前阶梯层的凸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一层踏板受到向下的外力向下运动时,凸板能限制踏板的运动位移并保持踏板与地面平行,提高踏板的稳定性。优选的,侧板中部向外侧凸出形成凸台,凸台平行于地面,凸台顶部的侧板与竖板紧贴,竖板位于凸台上方并能够与凸台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踏板施加向下外力时,踏板向下产生位移,竖板向下运动靠近凸台,竖板随后与凸台接触,凸台对踏板产生向上的支撑力,阻碍踏板继续向下移动,避免踏板在竖直方向上产生较大的位移。优选的,底板远离侧板处固定连接有竖直支撑柱,支撑柱的另一端与上一台阶的凸板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柱等间距竖直排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横板施加向下外力时,横板向下移动产生位移与凸板抵接,支撑柱能够提升凸板的结构强度,并且也能够提升相邻台阶之间支撑件的连接强度。优选的,支撑柱与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柱,加强筋柱与地面平行,加强筋柱等间距水平排列且与侧板垂直,并且加强筋柱的上表面与凸板平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横板施加向下外力时,横板向下移动产生位移,之后横板与凸板和加强筋柱接触后限位停止运动,此时加强筋柱能够对横板起到支撑的作用,提升横板的承载能力。优选的,横板上表面一体连接有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脚踩踏横板时,凸起能增大脚与横板之间的摩擦力,达到防滑效果,提高安全系数。优选的,侧板顶端包裹粘接有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各部件接触时,减少部件磨损程度并能降低钢结构碰撞时产生的噪音。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弹簧的设置,达到减震的效果;2.通过滑动组件的设置,防止踏板与支撑件发生错位,达到了提高踏板安全性的效果;3.通过凸板的设置,提高踏板稳定性和实现对踏板限位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减震钢结构楼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突出显示台阶结构的左视图;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突出显示滑动组件结构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主梁;2、台阶;3、踏板;31、横板;32、竖板;8、凸起;4、支撑件;41、侧板;42、底板;43、凸板;5、凸台;6、弹簧;7、滑动组件;71、第一滑道;72、第二滑道;73、第一滑块;74、第二滑块;9、橡胶垫;10、加强筋柱;11、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减震钢结构楼梯。参照图1和图2,减震钢结构楼梯包括主梁1和台阶2,所述台阶2包括踏板3、支撑件4和弹簧6,两个相互平行的主梁1一端与上层建筑物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地面固定连接,支撑件4垂直固定连接于两个平行的主梁1之间,支撑件4与地面平行,弹簧6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件4上表面,另一端垂直固定连接于踏板3上方,踏板3与地面平行,踏板3与支撑件4通过弹簧6连接。当脚给踏板3施加向下的外力,踏板3向下产生位移,当取消向下的外力,踏板3在弹簧6向上支撑力的作用下,恢复到初始位置,脚与踏板3之间为非刚性接触,踏板3向下移动对脚起到缓冲的作用,达到减震的效果。参照图2,踏板3包括横板31和竖板32,横板31平行于地面,横板31靠近楼梯外侧的一端与竖板32一端垂直且一体连接,竖板32位于横板31的下方;支撑件4包括底板42和侧板41,底板42平行于地面,底板42靠近楼梯外侧的一端与侧板41下端垂直固定连接,侧板41紧贴竖板32内侧;参照图4,侧板41和竖板32之间通过滑动组件7连接,滑动组件7包括第一滑道71和第一滑块73,第一滑道71开设于侧板41上部外侧且与地面垂直,第一滑道71最好设置为平行的两组,第一滑道71横截面为梯形,第一滑块73固定连接于竖板32内侧,第一滑块73与第一滑道71竖直滑动配合。第一滑块73能沿第一滑道71竖直移动,限制了第一滑块73的运动方向,防止了踏板3与支撑件4移动发生错位,提高了踏板3的安全性。参照图4,滑动组件7还包括第二滑道72和第二滑块74,第二滑道72开设于侧板41下部外侧,第二滑道72与地面垂直且位于第一滑道71正下方,第二滑块74固定连接于横板31靠近上一层侧板41一端,第二滑块74与第二滑道72竖直滑动配合。第二滑块74能沿第二滑道72竖直移动,限制了第二滑块74的位移方向,防止了踏板3与支撑件4移动发生错位,提高了踏板3的安全性。参照图3,底板42靠近侧板41一端向外延伸形成凸板43,下一层阶梯的横板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钢结构楼梯,包括主梁(1)和台阶(2),台阶(2)平行于地面,左右两端垂直固定于主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2)部分包括踏板(3)、支撑件(4)和弹簧(6),支撑件(4)垂直固定于两个相互平行的主梁(1)间,支撑件(4)与地面平行,竖直弹簧(6)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件(4)上表面,另一端垂直固定于水平踏板(3),踏板(3)与支撑件(4)通过弹簧(6)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钢结构楼梯,包括主梁(1)和台阶(2),台阶(2)平行于地面,左右两端垂直固定于主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2)部分包括踏板(3)、支撑件(4)和弹簧(6),支撑件(4)垂直固定于两个相互平行的主梁(1)间,支撑件(4)与地面平行,竖直弹簧(6)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件(4)上表面,另一端垂直固定于水平踏板(3),踏板(3)与支撑件(4)通过弹簧(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钢结构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3)包括横板(31)和竖板(32),横板(31)平行于地面,横板(31)靠近楼梯外侧的一端与竖板(32)上端垂直且一体连接;支撑件(4)包括底板(42)和侧板(41),底板(42)平行于地面,底板(42)靠近楼梯外侧一端与侧板(41)下端垂直固定连接,侧板(41)紧贴竖板(32)内侧;并且侧板(41)和竖板(32)之间通过滑动组件(7)连接,滑动组件(7)包括第一滑道(71)和第一滑块(73),第一滑道(71)开设于侧板(41)外侧且与地面垂直,第一滑块(73)固定连接于竖板(32)内侧,第一滑块(73)和第一滑道(71)竖直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钢结构楼梯,其特征在于:滑动组件(7)还包括第二滑道(72)和第二滑块(74),第二滑道(72)开设于侧板(41)外侧,第二滑道(72)与地面垂直且位于第一滑道(71)正下方,第二滑块(74)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春燕黄凯李红星任文东练春明樊晔胡杰飞王晓波杨俊俏潘少伟洪文聪高少琛韩珠敏黄爱珠石维温永马忠勇蔡正春冯嘉辉李鹏陈亚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精典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