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外墙防水连接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9232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外墙防水连接构造,包括预制外墙和混凝土梁,混凝土梁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防水反坎;预制外墙的顶部预埋有用以伸入上层混凝土梁内的吊筋;预制外墙的底部设置有与防水反坎配合连接的防水企口;所述的防水反坎与预制外墙的内侧面之间通过沿长度方向均布的多组底部连接组件连接在一起;防水反坎侧面与防水企口侧面之间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该遇水膨胀止水条在安装槽口处断开;预制外墙底部和混凝土梁之间的连接缝的内外两缝口内均设置有水泥砂浆;上述的混凝土梁上表面、遇水膨胀止水条、预制墙体下表面和连接缝内外侧的水泥砂浆围成的填充腔内填充有自安装槽口灌入的灌浆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连接快捷且稳固,防水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外墙防水连接构造
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制外墙连接构造,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预制外墙防水连接构造。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新型建筑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先由工厂对部品部件进行预制,如预制柱、预制梁、叠合板、预制门窗等,之后将预制好的部品部件运输至工地,在工地进行装配。相比于现浇结构,装配式建筑具有生产效率高、建造速度快、工地现浇量少、节能环保等优点。装配式建筑外墙作为预制构件种类之一,其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工业化程度,但由于预制构件的施工工艺问题,导致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结构连接问题及建筑防水问题等。针对上述问题,国内很多专业技术人员提出相关节点构造。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1614835.6,公开了一种外墙板防水连接节点构造,包括预制上墙板、预制下墙板和预制楼梯板,所述预制楼板安设在预制下墙板的顶部,所述预制上墙板设置在预制楼板的上部,所述预制上墙板与预制楼板的连接界面设有第一企口,预制楼板和预制下墙板的连接界面设有第二企口,预制上墙板与预制楼板的拼接处做成企口构造,形成构造防水,并结合建筑防水(材料防水)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但按照现阶段施工工艺来说,由于企口处均是通过砂浆封堵,后期会存在开裂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预制外墙防水连接构造,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预制外墙装配快捷且稳固,以及通过防水反坎和防水企口的自身结构防水和施工过程中采用水泥砂浆、遇水膨胀止水条、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等措施,形成多重防水措施,降低预制外墙底部漏水的可能性。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预制外墙防水连接构造,包括预制外墙和混凝土梁,所述的混凝土梁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防水反坎;所述的预制外墙的顶部预埋有用以伸入上层混凝土梁内的吊筋;所述的预制外墙的底部设置有与防水反坎配合连接的防水企口;所述的防水反坎与预制外墙的内侧面之间通过沿防水反坎长度方向均布的多组底部连接组件连接在一起;所述的防水反坎的侧面与防水企口的侧面之间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该遇水膨胀止水条在底部连接组件处断开;所述的预制外墙底部和混凝土梁之间的连接缝的内外两缝口内均设置有水泥砂浆;上述的混凝土梁上表面、遇水膨胀止水条、预制外墙下表面和连接缝内外侧的水泥砂浆围成的填充腔内有自底部连接组件处灌入的灌浆料填充。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底部连接组件包括预设在防水反坎上的预埋钢板,所述的预埋钢板的上表面上焊接有连接螺栓;所述的预制外墙的内侧面上对应预埋钢板的位置处内凹形成安装槽口,安装槽口内预设有预埋角钢;上述的连接螺栓穿过预埋角钢的横向直角边以及垫板后与螺母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预埋钢板的下表面焊接有用以插入防水反坎上表面的第一预埋钢筋;所述的预埋角钢的竖向直角边侧面上焊接有用以插入安装槽口底壁的第二预埋钢筋。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预埋角钢的横向直角边与预埋钢板之间设置有石墨粉。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预埋角钢的横向直角边上开设有沿混凝土梁长度方向设置的腰形孔。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预制外墙底部和混凝土梁连接处的外侧面涂覆有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3.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预制外墙防水连接构造,其混凝土梁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防水反坎,预制外墙的底部设置有与防水反坎配合连接的防水企口,使得混凝土梁的上表面与预制外墙的底部之间形成高低缝,此为结构防水,能够有效阻止雨水渗入;(2)本技术的一种预制外墙防水连接构造,其防水反坎的侧面与防水企口的侧面之间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此为构造防水,能够进一步阻止雨水渗入;(3)本技术的一种预制外墙防水连接构造,其预制外墙顶部的吊筋伸入上层混凝土梁内,预制外墙的底部设置有与防水反坎配合连接的防水企口,防水反坎与预制外墙的内侧面之间通过沿长度方向均布的多组底部连接组件连接在一起,预制外墙安装稳固且快捷;(4)本技术的一种预制外墙防水连接构造,其预制外墙底部和混凝土梁之间的连接缝的内外两缝口内均设置有水泥砂浆,混凝土梁上表面、遇水膨胀止水条、预制外墙下表面和连接缝内外侧的水泥砂浆围成的填充腔内填充有自安装槽口灌入的灌浆料,形成“多重防水措施”,进一步地提高了接缝位置的防水性能,降低预制外墙底部漏水的可能性,保证了防水效果;(5)本技术的一种预制外墙防水连接构造,其预埋角钢的横向直角边与预埋钢板之间设置有石墨粉,以此释放预制外墙与混凝土梁之间的水平约束,仅作为竖向荷载施加在混凝土梁上,降低对混凝土梁刚度的影响,从而保证结构安全;(6)本技术的一种预制外墙防水连接构造,其预制外墙底部和混凝土梁连接处的外侧面涂覆有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利用聚合物防水涂料和后续建筑外立面防水做法等形成接缝外侧的多重防水措施,大大提高了水平接缝的防水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预制外墙防水连接构造中底部连接组件处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预制外墙防水连接构造的侧视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预制外墙;1-2、安装槽口;1-3、吊筋;2、混凝土梁;2-1、防水反坎;3、遇水膨胀止水条;4、水泥砂浆;5、预埋钢板;5-1、连接螺栓;5-2、第一预埋钢筋;6、预埋角钢;6-2、第二预埋钢筋;7、螺母;8、石墨粉;9、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10、灌浆料。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实施例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预制外墙防水连接构造,包括预制外墙1和混凝土梁2,混凝土梁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防水反坎2-1;预制外墙1的顶部预埋有用以伸入上层混凝土梁内的吊筋1-3;预制外墙1的底部设置有与防水反坎2-1配合连接的防水企口,使得混凝土梁的上表面与预制外墙的底部之间形成高低缝,此为结构防水,能够有效阻止雨水渗入;防水反坎2-1与预制外墙1的内侧面之间通过沿防水反坎2-1长度方向均布的多组底部连接组件连接在一起,预制外墙安装稳固且快捷;防水反坎2-1的侧面与防水企口的侧面之间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3,此为构造防水,能够进一步阻止雨水渗入;该遇水膨胀止水条3在底部连接组件处断开,具体地遇水膨胀止水条3在安装槽口1-2位置处断开;接续,预制外墙1底部和混凝土梁2之间的连接缝的内外两缝口内均设置有水泥砂浆4,水泥砂浆4通过“坐浆法”设于连接缝的内外两缝口处;上述的混凝土梁2上表面、遇水膨胀止水条3、预制外墙1下表面和连接缝内外侧的水泥砂浆4围成的填充腔内有自底部连接组件处灌入的灌浆料填充;通过“坐浆法”能够在混凝土梁和预制外墙的连接缝内部架高形成由混凝土梁2上表面、遇水膨胀止水条3、预制外墙1下表面和连接缝内外侧的水泥砂浆4围成的填充腔,又由于遇水膨胀止水条3在安装槽口1-2位置处断开,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外墙防水连接构造,包括预制外墙(1)和混凝土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梁(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防水反坎(2-1);所述的预制外墙(1)的顶部预埋有用以伸入上层混凝土梁内的吊筋(1-3);所述的预制外墙(1)的底部设置有与防水反坎(2-1)配合连接的防水企口;所述的防水反坎(2-1)与预制外墙(1)的内侧面之间通过沿防水反坎(2-1)长度方向均布的多组底部连接组件连接在一起;所述的防水反坎(2-1)的侧面与防水企口的侧面之间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3),该遇水膨胀止水条(3)在底部连接组件处断开;所述的预制外墙(1)底部和混凝土梁(2)之间的连接缝的内外两缝口内均设置有水泥砂浆(4);上述的混凝土梁(2)上表面、遇水膨胀止水条(3)、预制外墙(1)下表面和连接缝内外侧的水泥砂浆(4)围成的填充腔内有自底部连接组件处灌入的灌浆料(10)填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外墙防水连接构造,包括预制外墙(1)和混凝土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梁(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防水反坎(2-1);所述的预制外墙(1)的顶部预埋有用以伸入上层混凝土梁内的吊筋(1-3);所述的预制外墙(1)的底部设置有与防水反坎(2-1)配合连接的防水企口;所述的防水反坎(2-1)与预制外墙(1)的内侧面之间通过沿防水反坎(2-1)长度方向均布的多组底部连接组件连接在一起;所述的防水反坎(2-1)的侧面与防水企口的侧面之间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3),该遇水膨胀止水条(3)在底部连接组件处断开;所述的预制外墙(1)底部和混凝土梁(2)之间的连接缝的内外两缝口内均设置有水泥砂浆(4);上述的混凝土梁(2)上表面、遇水膨胀止水条(3)、预制外墙(1)下表面和连接缝内外侧的水泥砂浆(4)围成的填充腔内有自底部连接组件处灌入的灌浆料(10)填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外墙防水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连接组件包括预设在防水反坎(2-1)上的预埋钢板(5),所述的预埋钢板(5)的上表面上焊接有连接螺栓(5-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超姚一辰刘克吕燕姣丁九成黄友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筑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