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造纸机或纸板机的干燥段相连系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9045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与造纸机或纸板机的干燥段相连系的装置,装置包括袋状通风机(10)。袋状通风机(10)具有布置成朝向线材(5)的入口侧(5a)的第一侧(10a)和布置成朝向线材(5)的出口侧(5b)的第二侧(10b)。袋状通风机(10)包括:排气室(11),排气室(11)在袋状通风机(10)的第二侧(10b)处具有第一排放孔(110),第一排放孔布置成提供从袋状空间(100)到排气室(11)的流动路径;以及流入室(12),流入室(12)在袋状通风机(10)的第二侧(10b)处具有供给孔(120),供给孔(120)布置成提供从流入室(12)到袋状空间(100)的流动路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与造纸机或纸板机的干燥段相连系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与造纸机或纸板机的干燥段相连系的装置。
技术介绍
本技术的干燥段设定成双线材牵引,其中干燥组中的干燥筒布置成至少两排,一排布置在另一排之上。上排筒和下排筒布置成互锁,使得上排筒和下排筒不在彼此的正上方。通过设置上线材和下线材布置双线材牵引,纸幅材借助于该上线材和下线材被压靠于干燥筒的加热表面。用于线材的转动辊布置在筒之间,以便在各排筒之间引导自由运行的纸幅材,上述转动辊也用作引导辊。在纸幅材的自由牵引端、上线材及其转动辊以及下排中的干燥筒之间的区域中形成有袋状空间。相应地,在纸幅材的自由牵引端、下线材及其转动辊以及上排中的干燥筒之间的区域中形成有下一袋状空间。造纸机的典型干燥段布置在罩内。由于湿纸卷在干燥段中被干燥,而罩在干燥段周围,罩内的条件是潮湿的。罩可以关闭或打开,但是潮湿的纸幅材和热的筒会使袋状空间在任何情况下潮湿。与袋状空间有关的一个问题是,当纸幅材干燥时,上述袋状空间具有高的湿度水平。在现有技术的装置中,吹风箱设置成与袋状空间相连系,以使袋状空间中的压力条件平衡并提供更稳定的纸幅材运行。吹风箱还产生负压,该负压在保持纸幅材稳定的同时使袋状空间通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从造纸机的干燥段的袋状空间中去除水分并能够节省热能的装置和方法。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文中根据本技术的与造纸机或纸板机的干燥段相连系的装置来实现的。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公开。本技术基于从形成为与干燥段的双线牵引相连系的袋状空间中直接去除水分、即湿空气和水蒸气的想法。本技术还基于在非对称的袋状空间中去除水分的想法,其中限定袋状空间的线材的转动辊布置在幅材附近。在附近是指,在这种连系中,转动辊和幅材仅由线材分开。通过在横向上延伸并布置成与袋状空间相连系的袋状通风机去除水分,从而对幅材的横向水分分布进行良好地控制。在本申请中,袋状空间由幅材的自由牵引端、上线材、引导该上线材的转动辊以及下排中的干燥筒限定。另一方面,干燥段中的相邻袋状空间由幅材的自由牵引端、上排中的干燥筒、下线材以及引导该下线材的转动辊限定。在本申请中,运行的或布置成使幅材路径运行的幅材是纸幅材或板幅材。在本申请中,第一筒是在形成袋状空间的幅材的运行方向上的第一个筒,利用设置成与袋状空间相连系的袋状通风机从上述袋状空间去除水分。换言之,第一筒是在幅材的运行方向上布置成与袋状通风机相连系的第一个筒。第二筒是在与第一筒的相同筒排中的下一个筒,第三筒是第一筒与第二筒之间的筒,上述第三筒布置在与第一筒和第二筒不同的筒排中。在根据本技术的与造纸机或纸板机的干燥段相连系的装置中,干燥段包括第一筒;第二筒;第三筒;转动辊;线材,上述线材布置成从第一筒通过转动辊行进到第二筒;以及幅材路径,上述幅材路径从第一筒经由转动辊到第三筒并通过第三筒到第二筒。第一筒、第二筒、第三筒和这些筒之间的幅材路径形成袋状空间。第一筒和第二筒可以是上筒或下筒,并且相应地,第三筒可以是下筒或上筒,这取决于干燥段的位置。该装置包括设置在线材的入口侧与线材的出口侧之间的袋状通风机。线材的入口侧是线材的进入转动辊的部分,线材的出口侧是线材的离开转动辊的部分。换言之,出口侧和入口侧通过转动辊分开。再换言之,入口侧是第一筒与转动辊之间的一侧,出口侧是转动辊与第二筒之间的线材运行的一侧。再换言之,线材的入口侧是线材在线材的运行方向上进入转动辊的部分。袋状通风机还布置在转动辊附近。换言之,袋状通风机布置在由线材的入口侧、转动辊和线材的出口侧限定的空间中。袋状通风机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上述第一侧布置成朝向线材的入口侧,上述第二侧布置成朝向线材的出口侧。换言之,袋状通风机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并且当袋状通风机布置成与干燥段相连系时,袋状通风机的第一侧朝向线材的入口侧,并且袋状通风机的第二侧朝向线材的出口侧。袋状通风机包括排气室,上述排气室在袋状通风机的第二侧处具有第一排放孔,上述第一排放孔布置成提供从袋状空间到排气室的流动路径,用于从袋状空间排出空气。排放孔布置在袋状通风机中,使得上述流动路径形成为将湿空气从袋状空间通过线材的出口侧引导到第一排放孔并进入排气室。第一排放孔在袋状通风机的第二侧处包括一个或多个开口,一个或多个上述开口从袋状通风机的外表面延伸穿过袋状通风机的结构并进入排气室。袋状通风机还包括流入室,上述流入室在袋状通风机的第二侧处具有供给孔,上述供给孔布置成提供从流入室到袋状空间的流动路径,用于将空气供给到袋状空间。供给孔设置在袋状通风机中,使得上述流动路径形成为将干燥空气从流入室通过供给孔并通过线材的出口侧引导到袋状空间。上述供给孔在袋状通风机的第二侧处包括一个或多个开口,一个或多个上述开口从袋状通风机的外表面延伸穿过袋状通风机的结构并进入流入室。替代地,或者另外,上述供给孔包括一个或多个供给喷嘴,一个或多个上述供给喷嘴布置在袋状通风机的第二侧处,并且与上述流入室处于流动连通。第一排放孔和供给孔在袋状通风机的朝向线材的出口侧的第二侧处设置到袋状通风机,使得来自袋状空间的空气能够通过线材移动到排放孔,并且相应地使得来自供给孔的空气能够通过线材移动到袋状空间。根据本技术,袋状通风机还包括布置在袋状通风机的第一侧处的第二排放孔,上述第二排放孔布置成提供从在线材的入口侧处的线材与袋状通风机的第一侧之间形成的入口空间到排气室的流动路径。换言之,入口空间是入口侧处的线材与袋状通风机的第一侧之间的空间。第二排放孔包括一个或多个开口,一个或多个上述开口从袋状通风机的第一侧延伸通过袋状通风机的结构并通向排气室。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排气室和流入室形成在袋状通风机中,使得当袋状通风机布置在线材的入口侧与线材的出口侧之间时,流入室与转动辊相邻。换言之,当袋状通风机布置在其作业位置时,排气室设置成比袋状通风机中的流入室更远离转动辊。根据本技术,袋状通风机还包括布置在袋状通风机的第二侧处、在第一排放孔的相对两侧上的第一密封元件和第二密封元件,使得第一密封元件设置成朝向第二筒处的线材、即当线材位于第二筒时朝向线材,并且第二密封元件设置成在供给孔与第二筒之间的自由空间处朝向线材、即当线材处于自由空间时朝向线材,以使在线材的出口侧处的线材与袋状通风机的第二侧之间以及在第一密封元件与第二密封元件之间形成有出口空间。第一排放孔可以包括设置在袋状通风机的第二侧的多个开口,从而第一密封元件和第二密封元件可以设置在第一排放孔的相对两侧上,使得多个开口设置在第一密封元件与第二密封元件之间。根据本技术,袋状通风机还包括布置在袋状通风机的第一侧处、在第二排放孔的相对两侧上的第三密封元件和第四密封元件,使得第三密封元件设置成朝向第一筒处的线材、即当线材位于第一筒时朝向线材,并且第四密封元件设置成在第一筒与转动辊之间的自由空间处朝向线材、即当线材处于自由空间时朝向线材,以使在线材的入口侧处的线材与袋状通风机的第一侧之间以及第三密封元件与第四密封元件之间形成有入口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与造纸机或纸板机的干燥段相连系的装置,所述干燥段包括第一筒(1);第二筒(2);第三筒(3);转动辊(4);线材(5),所述线材布置成从所述第一筒(1)通过所述转动辊(4)行进到所述第二筒(2);以及幅材路径(w),所述幅材路径从所述第一筒(1)经由所述转动辊(4)到所述第三筒(3)并通过所述第三筒(3)到所述第二筒(2);所述第一筒(1)、所述第二筒(2)、所述第三筒(3)、这些筒(1、2、3)之间的所述幅材路径(w)、所述转动辊(4)以及所述转动辊(4)与所述第二筒(2)之间的所述线材(5)形成袋状空间(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布置在所述线材(5)的入口侧(5a)与所述线材(5)的出口侧(5b)之间的袋状通风机(10),所述袋状通风机(10)具有第一侧(10a)和第二侧(10b),所述第一侧布置成朝向所述线材(5)的所述入口侧(5a),所述第二侧布置成朝向所述线材(5)的所述出口侧(5b),所述袋状通风机(10)包括:/n-排气室(11),所述排气室在所述袋状通风机(10)的所述第二侧(10b)处具有第一排放孔(110),所述第一排放孔(110)布置成提供从所述袋状空间(100)到所述排气室(11)的流动路径,用于从所述袋状空间(100)排出空气;以及/n-流入室(12),所述流入室在所述袋状通风机(10)的所述第二侧(10b)处具有供给孔(120),所述供给孔(120)布置成提供从所述流入室(12)到所述袋状空间(100)的流动路径,用于将空气供给入所述袋状空间(100)。/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804 FI 202057821.一种与造纸机或纸板机的干燥段相连系的装置,所述干燥段包括第一筒(1);第二筒(2);第三筒(3);转动辊(4);线材(5),所述线材布置成从所述第一筒(1)通过所述转动辊(4)行进到所述第二筒(2);以及幅材路径(w),所述幅材路径从所述第一筒(1)经由所述转动辊(4)到所述第三筒(3)并通过所述第三筒(3)到所述第二筒(2);所述第一筒(1)、所述第二筒(2)、所述第三筒(3)、这些筒(1、2、3)之间的所述幅材路径(w)、所述转动辊(4)以及所述转动辊(4)与所述第二筒(2)之间的所述线材(5)形成袋状空间(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布置在所述线材(5)的入口侧(5a)与所述线材(5)的出口侧(5b)之间的袋状通风机(10),所述袋状通风机(10)具有第一侧(10a)和第二侧(10b),所述第一侧布置成朝向所述线材(5)的所述入口侧(5a),所述第二侧布置成朝向所述线材(5)的所述出口侧(5b),所述袋状通风机(10)包括:
-排气室(11),所述排气室在所述袋状通风机(10)的所述第二侧(10b)处具有第一排放孔(110),所述第一排放孔(110)布置成提供从所述袋状空间(100)到所述排气室(11)的流动路径,用于从所述袋状空间(100)排出空气;以及
-流入室(12),所述流入室在所述袋状通风机(10)的所述第二侧(10b)处具有供给孔(120),所述供给孔(120)布置成提供从所述流入室(12)到所述袋状空间(100)的流动路径,用于将空气供给入所述袋状空间(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造纸机或纸板机的干燥段相连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袋状通风机(10)包括布置在所述袋状通风机(10)的所述第一侧(10a)处的第二排放孔(111),所述第二排放孔(111)布置成提供从在所述线材(5)的所述入口侧(5a)处的所述线材(5)与所述袋状通风机(10)的所述第一侧(10a)之间形成的入口空间(50a)到所述排气室(11)的流动路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造纸机或纸板机的干燥段相连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室(11)和所述流入室(12)形成在所述袋状通风机(10)中,使得当所述袋状通风机(10)布置在所述线材(5)的所述入口侧(5a)与所述线材(5)的所述出口侧(5b)之间时,所述流入室(12)与所述转动辊(4)相邻。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与造纸机或纸板机的干燥段相连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袋状通风机(10)还包括布置在所述袋状通风机(10)的所述第二侧(10b)处、在所述第一排放孔(110)的相对两侧上的第一密封元件(13)和第二密封元件(14),使得所述第一密封元件(13)设置成朝向所述第二筒(2)处的所述线材(5),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赫马尼姆P·拉加拉M·哈拉普洛
申请(专利权)人:迪蔼姆芬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芬兰;FI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