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疆涛专利>正文

一种病毒检验用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8886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病毒检验用试剂盒,涉及试剂盒溶液提取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用于旋紧在试剂盒开口上的封头,所述封头呈半开口状内螺纹管且在封头半开口处的底部固定连通设置有滴管,所述滴管上开设有作用口且在作用口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气囊,所述滴管的内壁且位于气囊位置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呈圆环板体结构且两个固定环朝向滴管滴口的一面均固定安装有橡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在滴管上设置气囊并通过在滴管的内部设置橡胶阀,可实现在对试剂盒内的试剂进行取用时通过反复挤压设置在滴管上的气囊进行实现,设备不需要将滴管反复伸入试剂盒内进行操作,有效降低了试剂溶液污染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毒检验用试剂盒
本技术涉及试剂盒溶液提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病毒检验用试剂盒。
技术介绍
试剂盒是用于盛放检测化学成分、药物残留、病毒种类等化学试剂的盒子,一般在医院、制药企业中使用。现有的试剂盒在对内部的溶液进行提取时,经常会使用到滴管对不同的溶液进行提取,当滴管在对不同的试剂溶液进行提取时,若不能对不同的滴管进行分类则很容易导致试剂样本的污染,反复将滴管伸入试剂盒中与外界相接触同样也会增大试剂样本污染的可能,不利于后期检测工作的再使用,很容易导致对试剂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病毒检验用试剂盒。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病毒检验用试剂盒,包括用于旋紧在试剂盒开口上的封头,所述封头呈半开口状内螺纹管且在封头半开口处的底部固定连通设置有滴管,所述滴管上开设有作用口且在作用口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气囊,所述滴管的内壁且位于气囊位置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呈圆环板体结构且两个固定环朝向滴管滴口的一面均固定安装有橡胶阀,两个所述橡胶阀均呈倒立的圆锥结构指向滴口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气囊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将气囊正常弹起复位的弹簧。进一步地,所述封头的内壁且位于半开口的位置垫设有用于与试剂盒开口紧密配合的橡胶垫。进一步地,所述封头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引导块,所述引导块的中部开设有用于与滴管相连通的连通口,所述连通口内配合插设有用于插设在对应试剂盒内部的吸管。进一步地,所述引导块的整体呈空心圆柱状,所述引导块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平行于引导块轴线方向的防滑纹。进一步地,还包括螺纹连接在试剂盒的开口处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中部开设有通口且在该位置的通口上垫设有环形橡胶圈,所述吸管穿过环形橡胶圈的内部并插设在试剂盒的底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利用在滴管上设置气囊并通过在滴管的内部设置橡胶阀,可实现在对试剂盒内的试剂进行取用时通过反复挤压设置在滴管上的气囊进行实现,设备不需要将滴管反复伸入试剂盒内进行操作,有效降低了试剂溶液污染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结构A-A方向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图3中B处结构放大图;附图标记:1、封头;2、滴管;3、气囊;4、固定环;5、橡胶阀;6、弹簧;7、橡胶垫;8、引导块;9、吸管;10、密封盖。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病毒检验用试剂盒,通过利用在滴管2上设置气囊3并通过在滴管2的内部设置橡胶阀5,可实现在对试剂盒内的试剂进行取用时通过反复挤压设置在滴管2上的气囊3进行实现,设备不需要将滴管2反复伸入试剂盒内进行操作,有效降低了试剂溶液污染的可能性,具体的这里设置设备包括用于旋紧在试剂盒开口上的封头1,设置封头1呈半开口状内螺纹管与试剂盒内部的溶液相连通,为保证设备正常供给试剂溶液的功能,这里在封头1半开口处的底部固定连通设置有滴管2,在使用时将试剂盒倒置并使滴管2的滴嘴伸入至目标试管的内部,为保证试剂盒内部的溶液可根据实际所需求的取用量进行提取,这里在滴管2上开设有作用口并在作用口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气囊3,设置气囊3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并与滴管2的内部空间相连通,通过对气囊3进行作用时滴管2内部的压强发生变化,并经由压强的变化实现试剂溶液的取用,为实现上述结构,这里在滴管2的内壁且位于气囊3位置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环4(固定环4的安装位置及其结构可参照图3所示进行设置,应当注意的是为保证液体的正常流通,这里的固定环4不应将滴管2封闭),设置固定环4呈圆环板体结构并在两个固定环4朝向滴管2滴口的一面均固定安装有橡胶阀5,通过橡胶阀5的作用实现对液体通路的控制,具体的,设置两个橡胶阀5呈倒立的圆锥结构且其尖端指向滴管2滴口的一侧,这里在当气囊3进行加压作用时,气囊3的压缩会使上方的橡胶阀5进行关闭,下方的橡胶阀5受压过大会将液体的通路打开,当气囊3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进行恢复初始位置时,下方的橡胶阀5关闭,负压将上方的橡胶阀5打开并进行试剂溶液的引流,气囊3如此往复工作可有效将试剂盒内部的溶液试剂进行提取,在需要对提取的用量进行控制时,计算单次挤压气囊3所能获得的溶液体积并进行相对应次数的挤压即可。如图3和图4所示,由于橡胶阀5需要控制气囊3在不作用时的正常密闭功能,因此在正常状态下橡胶阀5通口被挤压堵塞,考虑气囊3在进行恢复时两个橡胶阀5的内部会产生一定的负压,为防止负压过大与气囊3的位置相平衡,导致气囊3无法正常恢复,这里在气囊3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将气囊3正常弹起复位的弹簧6,通过设置弹簧6的弹力作用用来克服负压对气囊3所产生吸引力。如图3所示,为避免试剂盒在倒置时由于密封性不足导致试剂的泄露,这里在封头1的内壁且位于半开口的位置垫设有用于与试剂盒开口紧密配合的橡胶垫7(如图3所示橡胶垫7的结构为空心垫圈),当封头1紧密旋接在试剂盒的开口上时,试剂盒的开口与橡胶垫7紧密接触,弹性挤压作用极大减小了设备的缝隙,有效保证了试剂在提取过程中良好的密封性。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一些稍大的试剂盒中将试剂盒进行倒置不便于试剂的取用,此时为保证试剂盒能以正常的放置状态对试剂溶液进行提取,这里在封头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引导块8(引导块8的结构和安装位置如图3所示),在引导块8的中部开设有用于与滴管2相连通的连通口,并在连通口内配合插设有用于插设在对应试剂盒内部的吸管9,当两个橡胶阀5内部产生负压时,负压传导至吸管9的内部并以此开始对溶液的吸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病毒检验用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旋紧在试剂盒开口上的封头(1),所述封头(1)呈半开口状内螺纹管且在封头(1)半开口处的底部固定连通设置有滴管(2),所述滴管(2)上开设有作用口且在作用口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气囊(3),所述滴管(2)的内壁且位于气囊(3)位置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环(4),所述固定环(4)呈圆环板体结构且两个固定环(4)朝向滴管(2)滴口的一面均固定安装有橡胶阀(5),两个所述橡胶阀(5)均呈倒立的圆锥结构指向滴口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毒检验用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旋紧在试剂盒开口上的封头(1),所述封头(1)呈半开口状内螺纹管且在封头(1)半开口处的底部固定连通设置有滴管(2),所述滴管(2)上开设有作用口且在作用口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气囊(3),所述滴管(2)的内壁且位于气囊(3)位置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环(4),所述固定环(4)呈圆环板体结构且两个固定环(4)朝向滴管(2)滴口的一面均固定安装有橡胶阀(5),两个所述橡胶阀(5)均呈倒立的圆锥结构指向滴口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毒检验用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3)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将气囊(3)正常弹起复位的弹簧(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毒检验用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1)的内壁且位于半开口的位置垫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疆涛王小琴邵贺平
申请(专利权)人:冯疆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