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除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8818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生活污水除磷装置,包括曝气池、二沉池、水管、PAC加药箱、PAM加药箱;所述水管由曝气池进入二沉池,所述水管的入水口位于在曝气池内,所述水管的出水口位于二沉池内,出水口的高度低于入水口,且出水口竖直朝上,沿水流方向,所述PAC加药箱、所述PAM加药箱依次通过管道与位于二沉池内的水管连通,所述PAC加药箱、所述PAM加药箱高度高于二沉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化学、结构的改进,能很好的去除水中的总磷,使出水总磷从1.5mg/L左右降低到0.2mg/L左右,污泥颗粒沉淀更快,而加药使颗粒絮状更大,比重更重,效果比单一方式更有效,达到了环保对污水排放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活污水除磷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磷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生活污水除磷装置。
技术介绍
通过研究试验发现,由于生活污水进水COD(化学需氧量)浓度长期偏低,细菌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导致细菌自身活性很低,使生活污水中总磷不能有效的去除,造成出水总磷长期超标。生活污水进水COD只有80-100mg/L左右,总磷进水浓度一般有5mg/L左右,而细菌理论上完好的营养配比碳:磷要求是100:1,相当于5mg/L的总磷需要COD500mg/L,而实际我们的进水只有80-100mg/L左右,碳源严重不足,这对细菌的稳定生长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特别是磷的去除率太低了,只有70%左右,这样成品池出水的总磷还是有1.5mg/L左右,而环保排放要求只有0.5mg/L,由于长期的碳源不足,影响到细菌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造成生活污水出水总磷一直超标。生活污水中磷主要来源于人类的排泄物(大便和小便)及食物残渣、含磷洗洁剂。从总磷来源上可以看出想从总磷来源上降低总磷有点不切实际,为此只能通过提高生物除磷效率来达到除磷目的。而想提高除磷效率,需增加生化池细菌活性,补充碳源(面粉和葡萄糖),这在无形中大大增加了成本,且操作繁琐,需要调配碳氮磷的比例。针对这种现状,综合班做了大量的调研以及试验。通过研究发现,污水中总磷主要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于水中,而磷酸盐又主要分为2种状态存在,一种是可溶于水中的正磷酸盐,另一种不溶于水,主要吸附在固体颗粒上;目前多采用生物除磷和/或化学除磷的方式。曝气池(aerationbasin)利用活性污泥法进行污水处理的构筑物。池内提供一定污水停留时间,满足好氧微生物所需要的氧量以及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的混合条件。曝气池主要由池体、曝气系统和进出水口三个部分组成。池体一般用钢筋混凝土筑成,平面形状有长方形、方形和圆形等。目前的曝气池出水为平流式出水,即直接从曝气池平流进二沉池,颗粒处于自然沉淀,而清水从水流方向流动,由于进水基本是连续进水,且颗粒自身比重太轻,很多时候颗粒可能还没沉降下来,后端进的水就已经流过来了,后进的水把沉淀物打散或者使沉淀物上浮,这样的平流进水方式沉淀效果不理想,且流出的沉淀物中含有大量总磷,造成出水总磷超标。如申请号:203320636716.1-一种畜禽养殖场污水除磷装置,包括生化反应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絮凝反应池和过滤池,所述絮凝反应池的一端与生化反应池连接,另一端与过滤池连接;所述絮凝反应池上设置有加药装置,所述絮凝反应池包括依次连接的石灰反应池、PAC反应池、PAM反应池。但该申请采用的是平流式,存在沉淀效果不理解的问题。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现有的除磷装置沉淀效果不理想,导致流出的水中具有含磷沉淀物,造成出水总磷超标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生活污水除磷装置,包括曝气池、二沉池、水管、PAC加药箱、PAM加药箱;所述水管由曝气池进入二沉池,所述水管的入水口位于在曝气池内,所述水管的出水口位于二沉池内,出水口的高度低于入水口,且出水口竖直朝上,沿水流方向,所述PAC加药箱、所述PAM加药箱依次通过管道与位于二沉池内的水管连通,所述PAC加药箱、所述PAM加药箱高度高于二沉池。本技术中,污水通过曝气池内的水管进入,下行至二沉池,在PAC加药箱内放入PAC(聚合氯化铝),PAM加药箱内加入PAM(聚丙烯酰胺),在二沉池的水管内通过PAC加药箱投加聚合氯化铝,PAC中不仅含有大量的铝离子,自身还具有絮凝的作用,其与正磷酸盐的反应公式如下:Al3++PO43-→AlPO4↓,形成的沉淀物通过排泥排放到煤泥池达到除磷的作用,而且由于PAC自身具有很好的絮凝作用,更能进一步絮凝水中的颗粒,使水中的颗粒变大,比重变重,不仅去除了可溶性磷酸盐,也去除了不溶性的磷酸盐,达到除磷作用,再在PAC后端投加聚丙烯酰胺,PAM是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主要能使固体颗粒变大,加速沉淀;出水高度低于进水高度,在二沉池中,当颗粒发生自由沉淀时,由出水口上升的小颗粒与下沉的大颗粒之间发生碰撞,使粒径变大,比重增大,沉淀加快,另一方面,沉速等于水流上升速度的颗粒将在池中形成一层悬浮层,对上升的小颗粒形成拦截与过滤作用。本技术通过化学、结构的改进,能很好的去除水中的总磷,使出水总磷从1.5mg/L左右降低到0.2mg/L左右,污泥颗粒沉淀更快,而加药使颗粒絮状更大,比重更重,效果比单一方式更有效,达到了环保对污水排放要求(0.5mg/L)。优选的,所述曝气池与所述二沉池相邻而设,所述曝气池与所述二沉池之间通过水泥墙隔开,所述水管由曝气池穿过水泥墙进入二沉池。优选的,所述水管包括位于曝气池内的第一管段和位于二沉池内的第二管段,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连通,所述第一管段为L型管,所述第二管段包括依次连接的水平管和U型管。L型管主要起到引导污水下行的目的,水平管段时,污水水平流动,速度较为平缓,此时加入PAC与PAM,可以实现化学药剂与污水的充分结合,末端的管路走向改为U形,出口处朝上,这样避免水流冲击把沉淀的污泥冲起,二沉池进的水都是自下而上流动,清水上流,颗粒下沉,沉淀效果明显改善;且出水方向与与颗粒沉淀方向相反,进一步提高上升的小颗粒与下沉的大颗粒之间发生碰撞的次数和频率,使粒径变大,比重增大,沉淀加快,另一方面,沉速等于水流上升速度的颗粒将在池中形成一层悬浮层,对上升的小颗粒形成拦截与过滤作用,沉淀效果优于平流式进水。优选的,所述L型管的入水口位于曝气池的顶端。优选的,所述U型管的出水口的高度低于水平管的高度。能够保证出水口的污水具有一定的出水速度,能够具有与下沉的大颗粒向碰撞的动能。优选的,所述PAC加药箱、所述PAM加药箱通过管道与水平管连通。优选的,还包括压风管,所述压风管与水平管连通,并位于靠近PAM加药箱的管道的侧部。压风能够让PAC和PAM与生活污水出水更好的混合在一起,加速反应时间,以保证出水沉淀及时,有效降低总磷和悬浮物。优选的,还包括挑高层,挑高层位于二沉池的上方,所述PAC加药箱、所述PAM加药箱布置在挑高层上。优选的,所述PAC加药箱、所述PAM加药箱与水管连通的管道上设置阀门。优选的,所述水管的直径为200-300mm。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中,污水通过曝气池内的水管进入,下行至二沉池,在PAC加药箱内放入PAC(聚合氯化铝),PAM加药箱内加入PAM(聚丙烯酰胺),在二沉池的水管内通过PAC加药箱投加聚合氯化铝,PAC中不仅含有大量的铝离子,自身还具有絮凝的作用,其与正磷酸盐的反应公式如下:Al3++PO43-→AlPO4↓,形成的沉淀物通过排泥排放到煤泥池达到除磷的作用,而且由于PAC自身具有很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生活污水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曝气池、二沉池、水管、PAC加药箱、PAM加药箱;所述水管由曝气池进入二沉池,所述水管的入水口位于在曝气池内,所述水管的出水口位于二沉池内,出水口的高度低于入水口,且出水口竖直朝上,沿水流方向,所述PAC加药箱、所述PAM加药箱依次通过管道与位于二沉池内的水管连通,所述PAC加药箱、所述PAM加药箱高度高于二沉池。/n

【技术特征摘要】
1.生活污水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曝气池、二沉池、水管、PAC加药箱、PAM加药箱;所述水管由曝气池进入二沉池,所述水管的入水口位于在曝气池内,所述水管的出水口位于二沉池内,出水口的高度低于入水口,且出水口竖直朝上,沿水流方向,所述PAC加药箱、所述PAM加药箱依次通过管道与位于二沉池内的水管连通,所述PAC加药箱、所述PAM加药箱高度高于二沉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池与所述二沉池相邻而设,所述曝气池与所述二沉池之间通过水泥墙隔开,所述水管由曝气池穿过水泥墙进入二沉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包括位于曝气池内的第一管段和位于二沉池内的第二管段,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连通,所述第一管段为L型管,所述第二管段包括依次连接的水平管和U型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活污水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震宇贺杰邬浩军赵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