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880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罐,解决了目前污水中杂质过滤效果差,易导致水源处理效率较差的问题,其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端两侧均连接有支脚,罐体内部依次开设有过滤仓、絮凝仓、缓存仓、沉淀仓和消毒出水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罐体内部依次设置的过滤仓、絮凝仓、缓存仓、沉淀仓和消毒出水仓,水源首先经过过滤仓内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的过滤将较大体积杂质过滤,然后在絮凝仓内与絮凝剂结合,再到沉淀仓内依次穿过滤板、滤料层和活性炭层,使得水源中的污垢被滤料层阻隔向下沉淀,活性炭层将水源中有害物质吸附,最后经过消毒出水仓内紫外消毒灯的消毒杀菌,从而使得水源处理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罐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罐。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加快,城镇人口日益增多,城市污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每年污水排放已达到数万亿立方米,而且污染强度不断增大、污染物种类日趋复杂,需要利用污水处理罐进行处理,污水处理罐为GOWO罐。在对污水处理时,由于污水中含有较多的杂质,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在进行处理时对这些杂质过滤处理效果较差,易导致后续水源处理效率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罐,有效的解决了目前污水中杂质过滤效果差,易导致水源处理效率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端两侧均连接有支脚,罐体内部依次开设有过滤仓、絮凝仓、缓存仓、沉淀仓和消毒出水仓,过滤仓、絮凝仓、缓存仓、沉淀仓和消毒出水仓之间分别通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分隔,过滤仓一侧连接有进水管道,过滤仓上端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下部周向连接有第一滤网,第一滤网上方相对于第一转轴外部套设有第二滤网,第二滤网一端与第一隔板连接,第二滤网另一侧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过滤仓上壁连接,第一隔板上部开设有溢流孔,絮凝仓上端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下部交错连接有搅拌杆,罐体上端一侧连接有液泵,液泵输入端通过吸液管道与絮凝仓连通,液泵输出端通过出液管道与缓存仓连通,缓存仓与沉淀仓底部通过连通管道连通,沉淀仓内部下侧连接有滤板,滤板上端连接有滤料层,滤料层上端连接有活性炭层,沉淀仓底部一侧连接有排污管道,消毒出水仓内部相对于第四隔板一端连接有紫外消毒灯,消毒出水仓一端连接有出水管道。优选的,所述支脚与罐体连接端均呈弧形结构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滤网数量为四组,四组第一滤网交叉对称分布于第一转轴外侧,第二滤网上端中部开设有通孔,第一转轴位于通孔内。优选的,所述第四隔板高度低于第三隔板高度,且第四隔板上端与罐体内壁之间具有间隙。优选的,所述罐体底部相对于过滤仓下端连接有排杂管道,罐体上端相对于过滤仓、絮凝仓和沉淀仓上端均连接有人孔。优选的,所述沉淀仓底部连接有锥形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罐体内部依次设置的过滤仓、絮凝仓、缓存仓、沉淀仓和消毒出水仓,水源首先经过过滤仓内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的过滤将较大体积杂质过滤,然后在絮凝仓内与絮凝剂结合,再到沉淀仓内依次穿过滤板、滤料层和活性炭层,使得水源中的污垢被滤料层阻隔向下沉淀,活性炭层将水源中有害物质吸附,最后经过消毒出水仓内紫外消毒灯的消毒杀菌,从而使得水源处理效果好;(2)、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转轴转动,使得第一滤网将污水中含有的较大体积的杂质转动粘附,第二滤网进行阻隔,有效的避免后续水源处理受到较大体积杂质影响,提高了处理效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滤网的分布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体;2、支脚;3、过滤仓;4、絮凝仓;5、缓存仓;6、沉淀仓;7、消毒出水仓;8、第一隔板;9、第二隔板;10、第三隔板;11、第四隔板;12、进水管道;13、第一电机;14、第一转轴;15、第一滤网;16、第二滤网;17、连接板;18、溢流孔;19、第二电机;20、第二转轴;21、搅拌杆;22、液泵;23、吸液管道;24、出液管道;25、连通管道;26、滤板;27、滤料层;28、活性炭层;29、排污管道;30、紫外消毒灯;31、出水管道;32、排杂管道;33、人孔;34、锥形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由图1、图2和图3给出,本技术包括罐体1,罐体1端两侧均连接有支脚2,罐体1内部依次开设有过滤仓3、絮凝仓4、缓存仓5、沉淀仓6和消毒出水仓7,过滤仓3、絮凝仓4、缓存仓5、沉淀仓6和消毒出水仓7之间分别通过第一隔板8、第二隔板9、第三隔板10和第四隔板11分隔,过滤仓3一侧连接有进水管道12,用于将污水导入罐体1内,过滤仓3上端连接有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14,第一转轴14下部周向连接有第一滤网15,通过第一电机13驱动第一转轴14转动,使得第一滤网15将污水中含有的较大体积的杂质转动粘附,第一滤网15上方相对于第一转轴14外部套设有第二滤网16,进一步阻隔杂质进入絮凝仓4,第二滤网16一端与第一隔板8连接,第二滤网16另一侧连接有连接板17,连接板17过滤仓3上壁连接,第一隔板8上部开设有溢流孔18,絮凝仓4上端连接有第二电机19,第二电机19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轴20,第二转轴20下部交错连接有搅拌杆21,通过第二电机19驱动第二转轴20带动搅拌杆21将絮凝仓4内的水源搅拌,便于加快絮凝剂和污水结合,罐体1上端一侧连接有液泵22,液泵22输入端通过吸液管道23与絮凝仓4连通,液泵22输出端通过出液管道24与缓存仓5连通,缓存仓5与沉淀仓6底部通过连通管道25连通,沉淀仓6内部下侧连接有滤板26,滤板26上端连接有滤料层27,滤料层27上端连接有活性炭层28,沉淀仓6底部一侧连接有排污管道29,消毒出水仓7内部相对于第四隔板11一端连接有紫外消毒灯30,便于对水源进行消毒,消毒出水仓7一端连接有出水管道31。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支脚2与罐体1连接端均呈弧形结构设置。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第一滤网15数量为四组,四组第一滤网15交叉对称分布于第一转轴14外侧,第二滤网16上端中部开设有通孔,第一转轴14位于通孔内,通过四组第一滤网15能够加快对杂质的过滤。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第四隔板11高度低于第三隔板10高度,且第四隔板11上端与罐体1内壁之间具有间隙,便于沉淀仓6内处理后的水源溢流至消毒出水仓7内。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罐体1底部相对于过滤仓3下端连接有排杂管道32,罐体1上端相对于过滤仓3、絮凝仓4和沉淀仓6上端均连接有人孔33,排杂管道32能够将过滤的较大体积杂质清理,人孔33方便对罐体1进行检修。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沉淀仓6底部连接有锥形斗34,便于污垢集中沉淀。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污水从进水管道12导入罐体1内的过滤仓3内,同时,通过第一电机13驱动第一转轴14转动,使得第一滤网15将污水中含有的较大体积的杂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罐,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端两侧均连接有支脚(2),罐体(1)内部依次开设有过滤仓(3)、絮凝仓(4)、缓存仓(5)、沉淀仓(6)和消毒出水仓(7),过滤仓(3)、絮凝仓(4)、缓存仓(5)、沉淀仓(6)和消毒出水仓(7)之间分别通过第一隔板(8)、第二隔板(9)、第三隔板(10)和第四隔板(11)分隔,过滤仓(3)一侧连接有进水管道(12),过滤仓(3)上端连接有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14),第一转轴(14)下部周向连接有第一滤网(15),第一滤网(15)上方相对于第一转轴(14)外部套设有第二滤网(16),第二滤网(16)一端与第一隔板(8)连接,第二滤网(16)另一侧连接有连接板(17),连接板(17)过滤仓(3)上壁连接,第一隔板(8)上部开设有溢流孔(18),絮凝仓(4)上端连接有第二电机(19),第二电机(19)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轴(20),第二转轴(20)下部交错连接有搅拌杆(21),罐体(1)上端一侧连接有液泵(22),液泵(22)输入端通过吸液管道(23)与絮凝仓(4)连通,液泵(22)输出端通过出液管道(24)与缓存仓(5)连通,缓存仓(5)与沉淀仓(6)底部通过连通管道(25)连通,沉淀仓(6)内部下侧连接有滤板(26),滤板(26)上端连接有滤料层(27),滤料层(27)上端连接有活性炭层(28),沉淀仓(6)底部一侧连接有排污管道(29),消毒出水仓(7)内部相对于第四隔板(11)一端连接有紫外消毒灯(30),消毒出水仓(7)一端连接有出水管道(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罐,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端两侧均连接有支脚(2),罐体(1)内部依次开设有过滤仓(3)、絮凝仓(4)、缓存仓(5)、沉淀仓(6)和消毒出水仓(7),过滤仓(3)、絮凝仓(4)、缓存仓(5)、沉淀仓(6)和消毒出水仓(7)之间分别通过第一隔板(8)、第二隔板(9)、第三隔板(10)和第四隔板(11)分隔,过滤仓(3)一侧连接有进水管道(12),过滤仓(3)上端连接有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14),第一转轴(14)下部周向连接有第一滤网(15),第一滤网(15)上方相对于第一转轴(14)外部套设有第二滤网(16),第二滤网(16)一端与第一隔板(8)连接,第二滤网(16)另一侧连接有连接板(17),连接板(17)过滤仓(3)上壁连接,第一隔板(8)上部开设有溢流孔(18),絮凝仓(4)上端连接有第二电机(19),第二电机(19)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轴(20),第二转轴(20)下部交错连接有搅拌杆(21),罐体(1)上端一侧连接有液泵(22),液泵(22)输入端通过吸液管道(23)与絮凝仓(4)连通,液泵(22)输出端通过出液管道(24)与缓存仓(5)连通,缓存仓(5)与沉淀仓(6)底部通过连通管道(25)连通,沉淀仓(6)内部下侧连接有滤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穗勇杨涛马上程春明卢湖生吴烨秋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嘉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