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合悬臂式斗轮机使用的卸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850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配合悬臂式斗轮机使用的卸料斗,包括漏斗、曲线落煤管、缓冲床和支架;曲线落煤管皮带的上方,并且其下端正对运输系统皮带,漏斗设置在曲线落煤管的上端并与支架连接,缓冲床设置在运输系统皮带的底部,并正对曲线落煤管的下端。当采用直接通过式运输煤料时,通过卸料斗直接斗轮机的尾车,使物料能够直接进入到机组,避免物料需要进入堆煤场,然后再次运输到皮带的过程,采用直接通过式大大提高物料的转运速度,实现了悬臂式斗轮堆取料机由双堆双取单通过提升为双堆双取双通过运行方式,成功克服了悬臂式斗轮堆取料机的结构限制,优化了其功能属性,提升了作业效率,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合悬臂式斗轮机使用的卸料斗
本技术涉及煤炭运输,具体为一种配合悬臂式斗轮机使用的卸料斗。
技术介绍
悬臂式斗轮堆取料机,是一种大型的连续、高效的取料和堆料的煤场机械,它是堆取料合一的机械,既是一种挖取和堆取煤炭等松散物料的高效率机械,又是连接多个煤场及输送系统的主要设备,担负着来煤的存储和不定时向输送系统上煤的重任,来煤通过输送带和斗轮机运动至堆煤场,然后通过斗轮机和皮带运送至发电机组。大多数火电及煤矿企业均建有多个煤场及多套输送系统,以向不同的生产系统输送煤炭,悬臂式斗轮堆取料机配合输送带将两个方向的来煤运输送到煤场完成堆料任务,同时将堆煤场的煤输送给两个方向的发电机组完成取料任务,并且将其中一个方向的来煤不经过堆料直接输送给发电机组,实现单向直接通过式送煤,但是受限于悬臂式斗轮机的结构,无法实现两个方向的直接通过式运行,这导致多个煤场及输送系统无法实现互通互用,严重影响了输送系统的运行及检修灵活性,更影响了发电机组主设备的用煤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配合悬臂式斗轮机使用的卸料斗,实现输煤系统的双向的直接通过式运行,提高输送效率和输送系统运行的灵活性。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配合悬臂式斗轮机使用的卸料斗,包括漏斗、曲线落煤管、缓冲床和支架;所述支架跨立在输煤皮带的上方,曲线落煤管安装于皮带的上方,并且其下端正对运输系统皮带,漏斗设置在曲线落煤管的上端并与支架连接,缓冲床设置在运输系统皮带的底部,并正对曲线落煤管的下端。优选的,所述漏斗的入料口处设置有用于过滤物料的篦子。优选的,所述曲线落煤管的轴向为圆弧状结构。优选的,所述曲线落煤管包括弧形的第一落煤管和第二落煤管,第一落煤管的上端与漏斗的下端连接,第一落煤管的下端与第二落煤管的上端连接,第二落煤管的下端正对皮带。优选的,所述曲线落煤管的下端沿皮带的运行方向设置有导料槽,用于对下落的煤进行导流,使其准确的落入皮带中心位置。优选的,所述导料槽包括两个沿皮带轴向设置的挡板,挡板沿皮带运输方向设置,其上端与曲线落煤管的底部连接,其下端延伸至皮带。优选的,所述缓冲床包括沿皮带纵向设置的床架,以及设置在其上的缓冲带,缓冲带的截面为内凹的弧形,且位于曲线落煤管下端皮带的底部。优选的,所述漏斗上设置振打装置。优选的,所述卸料斗的顶部以及四周设置干雾抑尘装置。优选的,所述漏斗的侧壁上设置至少一个能够打开的检查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配合悬臂式斗轮机使用的卸料斗,当采用直接通过式运输煤料时,煤源的煤料经过输煤皮带运输至斗轮机,斗轮机将煤料卸至卸料斗的漏斗中,然后通过曲线落煤管落入下方皮带上,通过皮带运输至发电机组进行使用,通过卸料斗承接斗轮机堆料方式,使物料能够通过斗轮机直接进入到发电机组,避免物料需要进入堆煤场,然后再经斗轮机取料后运输到皮带的过程,采用直接通过式大大提高物料的转运速度,实现了悬臂式斗轮堆取料机由双堆双取单通过提升为双堆双取双通过运行方式,成功克服了悬臂式斗轮堆取料机的结构限制,优化了其功能属性,提升了作业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卸料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卸料斗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卸料斗与支架的装配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缓冲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护罩;2、漏斗;3、篦子;4、第一落煤管;5、第二落煤管;6、导料槽;7、缓冲床;8、缓冲条;11、爬梯;12、护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不是限定。参阅图1-4,一种配合悬臂式斗轮机使用的卸料斗,包括漏斗2、曲线落煤管、缓冲床、导料槽6和支架。上述支架跨立在输煤皮带的上方,曲线落煤管设置在支架上,其下端正对输煤皮带,漏斗2设置在曲线落煤管的上端,并与支架连接,导料槽6设置在曲线落煤管下方与落煤管出口端连接,导料槽下方与皮带严密接触;缓冲床设置在输煤皮带的底部,并正对曲线落煤管的下端。上述支架包括四根呈矩形整列排布的立柱,并均分设置在皮带的两侧,立柱的上端设置中空的平台,在平台的四周设置护栏11,其一侧设置有爬梯12,以便于操作人员检修维护卸料斗以及观察其运行状态。漏斗2为矩形的中空结构,并且上端水平截面的尺寸大于下端水平截面的尺寸,其上端为入料口,下端为出料口,出料口与曲线落煤管的上端连接,在漏斗2的入料口设置有护罩1,护罩中设置有篦子3,以确保大块杂物进入不了卸料斗,保证卸料斗运行安全,漏斗的两侧设置有检查门,以便维修检查。所述篦子为刚性网状结构。上述曲线落煤管的轴向为弯曲的圆弧状结构,在煤料经过曲线落煤管下落时,降低煤料的下落速度,以避免落料对受料皮带及落煤管壁造成直接冲击,同时也能有效降低煤粉尘飞扬,采用曲线落煤管满足了系统运行性能指标,达到除尘、防堵和降速及减少冲击的诸多功能。曲线落煤管包括弧形的第一落煤管4和第二落煤管5,第一落煤管4的上端与漏斗的下端连接,第一落煤管4的下端与第二落煤管5的上端连接,第二落煤管5的下端正对皮带中心,使煤料落在皮带上。第二落煤管5下端设置有导料槽6,用于对下落的煤进行导流,使其准确的落入皮带上,可使漏斗落下的物料集中到输煤皮带中部并约束物料不往外撒。导料槽6包括两个沿皮带轴向设置的挡板,挡板沿皮带运输方向设置在第二落煤管5下端的两侧,挡板竖向设置,其上端与第二落煤管5的底部连接,其下端延伸至皮带的一侧。缓冲床7包括沿皮带轴向设置的固定架,以及设置在其上的多个连续的棍子组,多个棍子组平行设置,棍子组的轴向沿皮带的径向设置,棍子组安装于落料口正下方皮带的底部,每个棍子组有三个棍子连接组成,中间的棍子水平设置,其两侧的棍子倾斜向上设置,使棍子组的轴向并形成碗口状,也就是上大下小的结构。当煤料经过曲线落煤管落入皮带时,皮带承重下压,将重力转移至缓冲床,用以减少物料冲击,确保胶带安全。在另一实施例中,固定架的顶部设置缓冲带,缓冲带的横向截面为内凹的弧形,缓冲带由多个缓冲条8间隔设置形成。进一步,为了避免漏斗或曲线落煤管中煤料堵塞,在漏斗上设置振打装置,通过振动力使煤料下落避免堵塞。在卸料斗的顶部以及四周设置干雾抑尘装置,以减少煤料下落造成的扬尘,满足环保要求。使用时,当采用直接通过式运输煤料时,煤源的煤料经过运输皮带运输至斗轮机,斗轮机将煤料输送至卸料斗的漏斗中,然后在落入皮带上,通过皮带运输至机组进行使用,通过卸料斗承接斗轮机的堆料,使物料能够通过斗轮机直接进入到发电机组,避免物料需要进入堆煤场,然后再次取料后运输到皮带的过程,采用直接通过式大大提高物料的转运速度,实现了悬臂式斗轮堆取料机由双堆双取单通过提升为双堆双取双通过运行方式,成功克服了悬臂式斗轮堆取料机的结构限制,优化了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合悬臂式斗轮机使用的卸料斗,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斗(2)、曲线落煤管、缓冲床和支架;/n所述支架跨立在输煤皮带的上方,曲线落煤管安装于皮带的上方,并且其下端正对运输系统皮带,漏斗(2)设置在曲线落煤管的上端并与支架连接,缓冲床设置在运输系统皮带的底部,并正对曲线落煤管的下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合悬臂式斗轮机使用的卸料斗,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斗(2)、曲线落煤管、缓冲床和支架;
所述支架跨立在输煤皮带的上方,曲线落煤管安装于皮带的上方,并且其下端正对运输系统皮带,漏斗(2)设置在曲线落煤管的上端并与支架连接,缓冲床设置在运输系统皮带的底部,并正对曲线落煤管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合悬臂式斗轮机使用的卸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2)的入料口处设置有用于过滤物料的篦子(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合悬臂式斗轮机使用的卸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落煤管的轴向为圆弧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配合悬臂式斗轮机使用的卸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落煤管包括弧形的第一落煤管(4)和第二落煤管(5),第一落煤管(4)的上端与漏斗的下端连接,第一落煤管(4)的下端与第二落煤管(5)的上端连接,第二落煤管(5)的下端正对皮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合悬臂式斗轮机使用的卸料斗,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维博方杰侯小青高明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日照电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