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塞杆转运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838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塞杆转运架,包括支撑架、矩形支撑板及活塞杆锁紧块,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第四支撑柱,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的底端、第三支撑柱与第四支撑柱的底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横梁,第二支撑柱与第三支撑柱的底端、第四支撑柱与第一支撑柱的底端分别安装有第二横梁,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第四支撑柱外侧沿中心轴的轴心方向自上而下等距开设有若干弧形槽,弧形槽安装有活动支撑块,多层支撑,不会产生挤压、碰撞与摩擦,减少活塞杆的损耗,当转动架空置的时候,可以拆卸放置在仓库内,这样占用的空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塞杆转运架
本技术涉及液压组件加工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活塞杆转运架。
技术介绍
活塞杆在加工的时候,需要多个加工步骤(初铣、精铣、钻孔等),每一个加工步骤通过不同加工器械进行加工,这样活塞杆在进行加工的时候需要进行转运,现在的活塞在一个步骤加工完毕后,将活塞杆放置到设置有挡柱的转动架上,然后通过桁车将整个转动架搬运到下一个加工器械的旁边,在进行转运的时候,转动架容易发生倾斜,由于转动架只是对活塞杆两侧进行阻挡,没有对转动架的两端进行阻挡且活塞杆的外周比较光滑,这样在转动架倾斜的时候,容易产生活塞杆从转动架上掉落下来,这样构成工作人员的安全隐患,同时掉落下来的工件在表面会产生损伤,这样会导致工件报废;上述的转动架,在进行活塞杆放置的时候,活塞杆为多层式放置,在转运的过程中容易挤压、碰撞与摩擦,这样导致活塞杆磨损,当转动架内放置活塞杆的时候需要将活塞杆之间相互隔开,这样可以减少活塞杆之间的损耗,同时转动架体积较大,在空置的时候,占用的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活塞杆转运架,防止活塞杆在转运的过程中从转动架内掉落下来,同时也防止活塞杆之间由于挤压、碰撞与摩擦产生的损耗,同时便于拆卸,空置的时候占用的空间较小。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方案:一种活塞杆转运架,包括支撑架、矩形支撑板及活塞杆锁紧块,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第四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的底端、第三支撑柱与第四支撑柱的底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支撑柱与第三支撑柱的底端、第四支撑柱与第一支撑柱的底端分别安装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第四支撑柱向上开设轴心孔,所述轴心孔中安装有中心轴,所述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第四支撑柱外侧沿中心轴的轴心方向自上而下等距开设有若干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安装有套设在中心轴上的若干活动支撑块,所述矩形支撑板的短边上各开设一对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与所述活动支撑块扣合固定,所述矩形支撑板长边上开设有矩形滑槽,所述矩形滑槽内安装有活塞杆锁紧块。所述活动支撑块由固定轴承、与固定轴承通过焊接固定的L型凸块组成,所述活动支撑块可沿中心轴向外侧旋转90度。所述活塞杆锁紧块为Y形,其采用弹性硅胶材料铸造而成。所述矩形滑槽底部等距开设开有若干固定孔,所述活塞杆锁紧块底部可沿矩形滑槽滑动且通过插入固定孔与矩形支撑板固定。所述矩形支撑板的短边还设置有两个吊耳,所述吊耳位于所述矩形通孔之间。所述第一横梁底部焊接有用于插入叉车叉脚的叉车叉脚预留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设置的Y形活塞杆锁紧块受到活塞杆压力时,通过弹性形变,上部开口向两边张开,活塞杆卡入后开口恢复形变对活塞杆进行固定,有效阻止活塞杆从转动架上滑出;2、设置的多层支撑板对活塞杆进行支撑,这样每层活塞杆之间相互隔开,不会产生碰撞,减少活塞杆的损耗;3、设置的活动支撑块通过旋转调节,方便支撑板的多层叠放,也方便吊车对每层载有活塞杆的支撑板的起吊。4、设置的可以拆卸,当转动架空置的时候,可以拆卸放置在仓库内,这样占用的空间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支撑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支撑板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活塞杆锁紧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活动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活塞杆的示意图。其中,1-支撑架;11-第一支撑柱;12-第二支撑柱;13-第三支撑柱;14-第四支撑柱;2-矩形支撑板;21-矩形通孔;22-矩形滑槽;23-两个吊耳;221-固定孔;3-活塞杆锁紧块;31-叉脚预留槽;4-第一横梁;5-第二横梁;6-中心轴;7-活动支撑块;71-固定轴承;72-L型凸块;100-轴心孔;101-弧形槽。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的阐述。如图1-7所示,一种活塞杆转运架,包括支撑架1、矩形支撑板2及活塞杆锁紧块3,所述支撑架1包括第一支撑柱11、第二支撑柱12、第三支撑柱13、第四支撑柱14,所述第一支撑柱11与第二支撑柱12的底端、第三支撑柱13与第四支撑柱14的底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横梁4,所述第二支撑柱12与第三支撑柱13的底端、第四支撑柱14与第一支撑柱11的底端分别安装有第二横梁5,所述第一支撑柱11、第二支撑柱12、第三支撑柱13、第四支撑柱14向上开设轴心孔100,所述轴心孔100中安装有中心轴6,所述第一支撑柱11、第二支撑柱12、第三支撑柱13、第四支撑柱14外侧沿中心轴6的轴心方向自上而下等距开设有若干弧形槽101,所述弧形槽101安装有套设在中心轴6上的若干活动支撑块7,所述矩形支撑板2的短边上各开设一对矩形通孔21,所述矩形通孔21与所述活动支撑块7扣合固定,所述矩形支撑板2长边上开设有矩形滑槽22,所述矩形滑槽22内安装有活塞杆锁紧块3。优选地,所述活动支撑块7由固定轴承71、与固定轴承71通过焊接固定的L型凸块72组成,所述活动支撑块7可沿中心轴6向外侧旋转90度,当同一层面的L型凸块72位于支撑架1内侧时,矩形支撑板2可以卡入并固定,当矩形支撑板2被吊起后,可将在支撑块7向外转动90,方便下一层矩形支撑板2的吊出不受上层支撑块7阻挡,实现矩形支撑板2多层叠放和逐层起吊。优选地,所述活塞杆锁紧块3为Y形,其采用弹性硅胶材料铸造而成,具有良好的形变能力和缓冲性能,可以减小对表面活塞杆的摩擦及磕碰,同时具体有有效防止活塞杆的滑出和掉落。优选地,所述矩形滑槽22底部等距开设开有若干固定孔221,所述活塞杆锁紧块3底部可沿矩形滑槽22滑动且通过插入固定孔221与矩形支撑板2固定。优选地,所述矩形支撑板2的短边还设置有两个吊耳23,所述吊耳位于所述矩形通孔21之间,4个吊耳分布均匀,可对矩形支撑板2进行平稳起吊。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梁4底部焊接有用于插入叉车叉脚的叉脚预留槽31,方便叉车对整体支撑架的转运。使用时,将第一横梁4和第二横梁5与第一支撑柱11、第二支撑柱12、第三支撑柱13、第四支撑柱14进行安装固定,将活动支撑块7放入弧形槽101并自上而下将中心轴6插入轴心孔,此时支撑架1组装完毕,将支撑架1最底部的4个活动支撑块7的L型凸块72旋转至支撑架1内侧,然后将矩形支撑板2上的4个矩形通孔21卡到L型凸块72上,完成矩形支撑板2与支撑架1的固定,根据所需放置的活塞杆数量,取出双倍该数量的双活塞杆锁紧块3平均分配相对插入相应的固定孔221中,完成活塞杆锁紧块3的固定,然后就可以放置活塞杆了,根据活塞杆的量,可以向上增加矩形支撑板2的数量,直到架设到最上层,此时可以通过叉车将排放完成的活塞杆转运架运送到下一加工车间供生产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利用吊车吊起部分安放好活塞杆的矩形支撑板2,每吊起一层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塞杆转运架,包括支撑架(1)、矩形支撑板(2)及活塞杆锁紧块(3),所述支撑架(1)包括第一支撑柱(11)、第二支撑柱(12)、第三支撑柱(13)、第四支撑柱(14),所述第一支撑柱(11)与第二支撑柱(12)的底端、第三支撑柱(13)与第四支撑柱(14)的底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横梁(4),所述第二支撑柱(12)与第三支撑柱(13)的底端、第四支撑柱(14)与第一支撑柱(11)的底端分别安装有第二横梁(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1)、第二支撑柱(12)、第三支撑柱(13)、第四支撑柱(14)向上开设轴心孔(100),所述轴心孔(100)中安装有中心轴(6),所述第一支撑柱(11)、第二支撑柱(12)、第三支撑柱(13)、第四支撑柱(14)外侧沿中心轴(6)的轴心方向自上而下等距开设有若干弧形槽(101),所述弧形槽(101)安装有套设在中心轴(6)上的若干活动支撑块(7),所述矩形支撑板(2)的短边上各开设一对矩形通孔(21),所述矩形通孔(21)与所述活动支撑块(7)扣合固定,所述矩形支撑板(2)长边上开设有矩形滑槽(22),所述矩形滑槽(22)内安装有活塞杆锁紧块(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塞杆转运架,包括支撑架(1)、矩形支撑板(2)及活塞杆锁紧块(3),所述支撑架(1)包括第一支撑柱(11)、第二支撑柱(12)、第三支撑柱(13)、第四支撑柱(14),所述第一支撑柱(11)与第二支撑柱(12)的底端、第三支撑柱(13)与第四支撑柱(14)的底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横梁(4),所述第二支撑柱(12)与第三支撑柱(13)的底端、第四支撑柱(14)与第一支撑柱(11)的底端分别安装有第二横梁(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1)、第二支撑柱(12)、第三支撑柱(13)、第四支撑柱(14)向上开设轴心孔(100),所述轴心孔(100)中安装有中心轴(6),所述第一支撑柱(11)、第二支撑柱(12)、第三支撑柱(13)、第四支撑柱(14)外侧沿中心轴(6)的轴心方向自上而下等距开设有若干弧形槽(101),所述弧形槽(101)安装有套设在中心轴(6)上的若干活动支撑块(7),所述矩形支撑板(2)的短边上各开设一对矩形通孔(21),所述矩形通孔(21)与所述活动支撑块(7)扣合固定,所述矩形支撑板(2)长边上开设有矩形滑槽(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满梦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达满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