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降糖功能的代茶饮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8239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44
一种具有降糖功能的代茶饮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为了解决桦褐孔菌携带和服用不便的问题,并提高桦褐孔菌的提取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桦褐孔菌为君药,配伍菊花和枸杞子,通过对提取工艺的优化,确定出最佳提取方案,并采用冻干技术得到冻干粉,保证有效成分最小程度的损失,制备出有效成分含量高、服用携带方便的新剂型。本发明专利技术获得的代茶饮具有口感好,加工、携带、服用方便,产率和精度极高的特点,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含量,预防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降糖功能的代茶饮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降糖功能的代茶饮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桦褐孔菌为大型珍贵药用真菌,属于多孔菌科褐卧孔菌,又名白桦茸,主要生长在俄罗斯远东、北美北部、芬兰、日本北海道以及我国黑龙江和吉林等地区。药效作用研究表明,桦褐孔菌具有抗癌、防治糖尿病、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增强免疫力、防治艾滋病、调节血脂等多种药理活性,其中,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有突出疗效,在临床上得到充分证明,其含有的蛋白糖和水溶性多糖有明显的降血糖的作用,而且含有的桦树茸精粉能起到有效治疗糖尿病的作用。但服用方法多为将桦褐孔菌碎成小块煮水服用,有许多缺点,比如每次服用煮水浪费时间,将桦褐孔菌敲碎浪费体力,携带也不方便。
[0003]现代应用研究中,对桦褐孔菌的配伍及剂型的研究较少,梁新合等2019在吉林中医药发表《正交实验法优化桦树茸与玉米须降糖成分提取工艺》,本文章只对桦褐孔菌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没有研究后期成型工艺,而且以降糖活性为考察指标,不具有代表性;还有许多其他文章也只研究其简单的对桦褐孔菌提取及药效学,没有将桦褐孔菌配伍使用,同时没有确定最佳的桦褐孔菌制备工艺及新剂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桦褐孔菌携带和服用不便的问题,并提高桦褐孔菌的提取效率,提供了一种具有降糖功能的代茶饮,其特征在于,所述茶代饮由下述原料制备而成:桦褐孔菌、菊花和枸杞子。
[0005]进一步地限定,所述代茶饮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桦褐孔菌10

15份,菊花5

10份,枸杞子6

12份。
[0006]优选地,所述代茶饮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桦褐孔菌12份,菊花8份,枸杞子10份。
[000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代茶饮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08]步骤一、按照重量份称取桦褐孔菌、菊花和枸杞子并混合,按照20g:100mL~40g:100mL的料液比加水浸泡40~100min,纱布过滤,淋干;
[0009]步骤二、向步骤一获得的淋干后的原料中加8倍质量的水,100℃下加热回流120min,对得到的提取液进行过滤,收集上清液,残渣备用;
[0010]步骤三、将步骤二获得的残渣按照步骤二的方法重复提取1次;
[0011]步骤四、合并步骤二与步骤三得到的上清液,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中,隔板温度设定为

50℃,真空冷冻4h,刮出冻干粉,分别称重,再经研细,包装即得代茶饮。
[0012]进一步地限定,步骤一所述料液比为30g:100mL。
[0013]进一步地限定,步骤一所述浸泡时间为50mim。
[0014]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以桦褐孔菌为君药,配伍枸杞子和菊花,相辅相成,后两者较好的辅助桦褐孔菌降低血糖,能够预防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对上述三种药物进行提取,以紫萁酮、绿原酸、木犀草苷及总多糖为测定指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高端精密仪器测定,采用单因素考察及星点设计
‑‑
中心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出最佳提取方案,并采用冻干技术得到冻干粉,保证有效成分最小程度的损失,制备出有效成分含量高、服用携带方便的新剂型。
[0016]本专利技术获得的代茶饮口感好,饭后冲服即可,具有加工、携带、服用方便,产率和精度极高的特点,成品中紫萁酮含量为0.0984mg/袋,绿原酸含量为1.8985mg/袋,木犀草苷含量为0.6932mg/袋,总多糖含量为112.5824mg/袋,说明本产品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减少其他降糖药物的用量,减少副作用的产生。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8]实施例1
[0019](1)通过对药材吸水量的单因素考察,确定其浸泡时间
[0020]按照桦褐孔菌12g,菊花8g,枸杞子10g的剂量称取药材6份,分别置于250ml烧杯中,每份加入100ml的水,浸没药材,密封,用纱布过滤,淋干,并测定滤出水的体积,计算吸水率。结果表明,在浸泡的前40分钟内,吸水率呈稳定的增长趋势,40分钟到120分钟内吸水率的增长速度变慢,且100分钟至120分钟时吸水率不再增加,说明在40分钟至100分钟内吸水率达到饱和,考虑时间上的节约,选取浸泡50分钟为最终结果。
[0021](2)利用星点设计
‑‑
中心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
[0022]取经过浸泡并淋干的药材,按照星点试验设计安排实验,加入相应实验的水量,并按表1和表2设计提取不同次数及时间,100℃加热回流提取,得到20次实验的提取液,按照下述紫萁酮、绿原酸、木犀草苷及总多糖四个指标的测定方法对得到的20次试验提取液进行测定。以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及加水量为自变量,按照预试验的结果而定。根据星点设计,设置五个水平,分别用代码

α,

1,0,1,α来表示,将得到的20次试验提取液的测定结果代入软件Design

Expert 8.0中,可求得提取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即当提取次数在1.5次<X1<2次,提取时间在114min<X2<120min,加水量在7.5倍<X3<8.0倍,根据二次项回归方程,计算出优化条件:X1=1.8,X2=120.00min,X3=7.66倍,可预测出紫萁酮含量为0.1026mg/g,绿原酸含量为2.3561mg/g,木犀草苷含量为0.8349mg/g,总多糖含量为140.5254mg/g。考虑到实验操作的科学性,最优工艺定为提取次数为两次,每次加热回流提取时间为120min,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质量。根据中心响应面法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中试制备3批,得到的溶液按照上述测定方法进行紫萁酮、绿原酸、木犀草苷及总多糖的测定,3批结果RSD值均小于3%,结果表明重复性准确性良好,最佳提取工艺具有可行性和重复性。
[0023]表1.提取工艺优化星点试验因素水平
[0024][0025]表2.提取工艺星点试验设计
[0026][0027][0028]紫萁酮的测定方法为:
[0029]①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每次实验得到的溶液20ml,用水饱和正丁醇萃取3次,每次的水饱和正丁醇加入量为20ml,收集合并3次正丁醇液体,水浴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过0.45μm微孔滤膜,4℃冰箱保存,待用。
[0030]②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紫萁酮对照品0.5002mg,加入1ml的色谱甲醇制成浓度为500μg/ml的贮备液,过0.45μm微孔滤膜,4℃冰箱保存,待用,制备标准曲线,得到线性方程。
[0031]③
液相色谱条件:高效液相色谱仪(Thermo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降糖功能的代茶饮,其特征在于,所述茶代饮由下述原料制备而成:桦褐孔菌、菊花和枸杞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代茶饮,其特征在于,所述代茶饮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桦褐孔菌10

15份,菊花5

10份,枸杞子6

12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代茶饮,其特征在于,所述代茶饮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桦褐孔菌12份,菊花8份,枸杞子10份。4.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代茶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按照重量份称取桦褐孔菌、菊花和枸杞子并混合,按照20g: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霏雪刘旭袁茵宋小雪周忠光韩玉生李宝龙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