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身组件和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819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身组件和无人机。其中,机身组件包括机身,定义所述机身具有呈相对设置的前端和后端;前拉动力机构,所述前拉动力机构设于所述机身的前端,所述前拉动力机构包括前拉电机和前拉旋浆,所述前拉电机连接于所述机身,所述前拉旋浆连接于所述前拉电机,并可相对于所述前拉电机转动,所述前拉旋浆的转动方向垂直于所述机身的前后方向;以及尾推动力机构,所述尾推动力机构设于所述机身的后端,所述尾推动力机构包括尾推电机和尾推旋浆,所述尾推电机连接于所述机身,所述尾推旋浆连接于所述尾推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高无人机使用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身组件和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飞行器
,特别涉及一种机身组件和应用该机身组件的无人机。
技术介绍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兼具旋翼无人机能垂直起降和固定翼无人机长巡航的特点,解决了起飞降落场地空间问题以及大范围长巡航的飞行效率问题。相关技术中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一般采用一套固定翼动力系统和一套旋翼动力系统,固定翼动力系统用于固定翼巡航状态飞行,旋翼动力系统用于垂直起降状态飞行。其中,固定翼动力系统一般分布在机头(前拉),或者机尾(尾推)。然而,无论是前拉动力还是尾推动力,在实际应用中如果碰到单发出问题动力失效的情况下,无人机只能依靠旋翼动力就地垂直迫降,将有可能因为没有迫降条件或者没有迫降场地使得迫降失败,导致降低了无人机使用安全性。另外,单发动力很难兼顾巡航时的高效率和在大角度爬升时提供充足的动力,使得很多需要在高落差环境下作业无法满足要求,导致降低了无人机使用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机身组件,应用于无人机,旨在提高无人机使用的安全性和实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机身组件包括:机身,定义所述机身具有呈相对设置的前端和后端;前拉动力机构,所述前拉动力机构设于所述机身的前端,所述前拉动力机构包括前拉电机和前拉旋浆,所述前拉电机连接于所述机身,所述前拉旋浆连接于所述前拉电机,并可相对于所述前拉电机转动,所述前拉旋浆的转动方向垂直于所述机身的前后方向;以及尾推动力机构,所述尾推动力机构设于所述机身的后端,所述尾推动力机构包括尾推电机和尾推旋浆,所述尾推电机连接于所述机身,所述尾推旋浆连接于所述尾推电机。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前拉动力机构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包括:扭簧本体;第一扭臂,所述第一扭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扭簧本体,另一端和所述前拉电机连接;以及第二扭臂,所述第二扭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扭簧本体,另一端和所述前拉旋浆连接,所述第二扭臂驱动所述前拉旋浆相对于所述前拉电机转动而靠近所述机身。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前拉动力机构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套设于所述前拉电机的外侧,并可被所述前拉电机驱动;所述前拉旋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一扭臂之远离所述扭簧本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架。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机身的前端内设有容置腔,所述机身的前端还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的通孔;所述前拉电机的部分嵌设于所述容置腔内,部分由所述通孔穿出至外界;所述安装架套设于位于所述容置腔之外的所述前拉电机的外侧。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前拉动力机构还包括呈锥形状的罩盖,所述罩盖连接于位于所述容置腔之外的所述前拉电机,所述罩盖罩设所述安装架的至少部分,所述罩盖对应所述前拉旋浆和所述安装架的连接处设有供所述前拉旋浆转动的避让孔。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前拉电机和尾推电机在所述机身的左右方向上朝向同一侧倾斜安装;在水平投影面上,所述前拉电机的中心线与所述机身的中心线形成的夹角和所述尾推电机的中心线与所述机身的中心线形成的夹角相同。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定义所述前拉电机的中心线与所述机身的中心线形成的夹角和所述尾推电机的中心线与所述机身的中心线形成的夹角均为α,2°≤α≤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无人机,包括:机身组件,所述机身组件包括机身,定义所述机身具有呈相对设置的前端和后端;前拉动力机构,所述前拉动力机构设于所述机身的前端,所述前拉动力机构包括前拉电机和前拉旋浆,所述前拉电机连接于所述机身,所述前拉旋浆连接于所述前拉电机,并可相对于所述前拉电机转动,所述前拉旋浆的转动方向垂直于所述机身的前后方向;以及尾推动力机构,所述尾推动力机构设于所述机身的后端,所述尾推动力机构包括尾推电机和尾推旋浆,所述尾推电机连接于所述机身,所述尾推旋浆连接于所述尾推电机;和机翼,所述机翼连接于所述机身组件的所述机身;以及尾翼,所述尾翼连接于所述机身组件的所述机身的后端,并和所述机身组件的所述尾推动力机构呈间隔设置。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无人机还包括起降动力机构,所述起降动力机构包括:起降电机,所述起降电机连接于所述机翼;和起降旋浆,所述起降旋浆连接于所述起降电机。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机翼设有空速传感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机身组件应用于无人机时,由于机身组件的机身前端设有前拉动力机构,后端设有尾推动力机构。通过前拉动力机构中的前拉电机在驱动前拉旋浆旋转时,可以给无人提供前拉动力;而通过尾推动力机构中的尾推电机在驱动尾推旋浆时,可以给无人提供尾推动力。如此在前拉动力机构和尾推动力机构两者的其中之一发生损坏时,无人机通过两者的其中之另一仍可继续飞行。此时无人机无需就地垂直避免迫降,避免因为没有迫降条件或者没有迫降场地使得迫降失败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无人机使用安全性。而且,前拉动力机构和尾推动力机构的同时设置,可以在兼顾巡航的高效率和在大角度爬升时提供充足的动力,使得无人机可以在高落差环境下作业,从而提高了无人机使用的实用性。另外,本方案中的前拉动力机构的前拉旋浆还可以相对于前拉电机转动,且前拉旋浆的转动方向垂直于机身的前后方向。使得前拉动力机构在需要使用时,前拉旋浆通过相对于前拉电机转动,使得前拉旋浆远离机身而具有展开状态;在前拉动力机构无需使用时,前拉旋浆通过相对于前拉电机转动,使得前拉旋浆靠近机身而具有收纳状态。如此前拉动力机构无需使用时,通过对前拉旋浆的收纳能够降低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无人机的前拉旋桨处于收纳状态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无人机的另一视角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无人机的前拉旋桨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机身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机身组件的俯视图;图7为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号说明: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身组件,应用于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组件包括:/n机身,定义所述机身具有呈相对设置的前端和后端;/n前拉动力机构,所述前拉动力机构设于所述机身的前端,所述前拉动力机构包括前拉电机和前拉旋浆,所述前拉电机连接于所述机身,所述前拉旋浆连接于所述前拉电机,并可相对于所述前拉电机转动,所述前拉旋浆的转动方向垂直于所述机身的前后方向;以及/n尾推动力机构,所述尾推动力机构设于所述机身的后端,所述尾推动力机构包括尾推电机和尾推旋浆,所述尾推电机连接于所述机身,所述尾推旋浆连接于所述尾推电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身组件,应用于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组件包括:
机身,定义所述机身具有呈相对设置的前端和后端;
前拉动力机构,所述前拉动力机构设于所述机身的前端,所述前拉动力机构包括前拉电机和前拉旋浆,所述前拉电机连接于所述机身,所述前拉旋浆连接于所述前拉电机,并可相对于所述前拉电机转动,所述前拉旋浆的转动方向垂直于所述机身的前后方向;以及
尾推动力机构,所述尾推动力机构设于所述机身的后端,所述尾推动力机构包括尾推电机和尾推旋浆,所述尾推电机连接于所述机身,所述尾推旋浆连接于所述尾推电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拉动力机构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包括:
扭簧本体;
第一扭臂,所述第一扭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扭簧本体,另一端和所述前拉电机连接;以及
第二扭臂,所述第二扭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扭簧本体,另一端和所述前拉旋浆连接,所述第二扭臂驱动所述前拉旋浆相对于所述前拉电机转动而靠近所述机身。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拉动力机构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套设于所述前拉电机的外侧,并可被所述前拉电机驱动;
所述前拉旋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一扭臂之远离所述扭簧本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的前端内设有容置腔,所述机身的前端还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的通孔;
所述前拉电机的部分嵌设于所述容置腔内,部分由所述通孔穿出至外界;
所述安装架套设于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健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高远无人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