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式尾推进横列自转双旋翼飞行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式垂直起降(VTOL)高效、高速飞行器。
技术介绍
现有飞固定机翼飞行器能够高速前飞,但却依赖跑道起飞。具有失速度,不能垂直起降(VTOL)、悬停。直升机具有垂直起降能力,可空中悬停,不依赖于机场,但却不能高速、高效前飞。研发具有垂直起降能力,可空中悬停,又可高速、高效前飞的飞行器一直是航空界努力的方向。具有代表性机型有:复合式的西科斯基公司的X2、S-97、SB-1,欧洲直升机公司的X3。倾转类的有贝尔公司的V-22、V-280,希勒公司的X-18等。停转式的有:NASA的M85,莫达斯公司的盘翼机,波音公司的CR/W。多旋翼复合式有以色列研发的“黒豹”。以现有研究及已量产机型来看,技术实现路径均采取了折衷。追求高速的同时,牺牲了飞行效率。以单纯复合式机型看,推进螺旋桨在垂直起降过程中一方面增加飞行器废重,也不会对飞行器产生升力以及相应控制机制。旋翼、机翼、螺旋桨还会产生气动干扰,影响飞行效率和品质。以已量产的V-22倾转旋翼机为例,由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式尾推进横列自转双旋翼飞行器,其特征是飞行器机体(1)上部横列布置两副主升力旋翼组(5),机体(1)中部布置有固定机翼(2),机尾布置有前飞动力系统(4),固定机翼(2)上布置有副翼(8),机体(1)上布置有平行尾翼(3)、垂直尾翼(6)、起落架(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尾推进横列自转双旋翼飞行器,其特征是飞行器机体(1)上部横列布置两副主升力旋翼组(5),机体(1)中部布置有固定机翼(2),机尾布置有前飞动力系统(4),固定机翼(2)上布置有副翼(8),机体(1)上布置有平行尾翼(3)、垂直尾翼(6)、起落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飞行器,其特征是固定机翼(2)两端横列布置的两副主升力旋翼组(5),承担飞行器垂直起降、悬停主升力;横列布置的两副主升力旋翼组(5)旋转方向相反,相互克服反向扭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飞行器,其特征是机体(1)上部横列布置的两副主升力旋翼组(5)总距、周期距可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飞行器,其特征是固定机翼(2)两端横列布置的两副主升力旋翼组,在垂直起降、悬停、直升机模式飞行时主升力旋翼组(5)由自有动力驱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飞行器,其特征是机尾布置有前飞动力系统(4),产生前飞动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飞行器,其特征是横列布置的两副主升力旋翼组(5)随着前飞动力系统施加前飞动力,飞行速度增加,旋翼驱转动力来自于主升力旋翼组(5)自有驱动系统驱动力与前飞来流作用于旋翼的驱动力;在保持升力前提下,固定机翼(2)升力增加,来流驱动力增加,自有驱动力减小,飞行器处于直升机、自转旋翼飞行器、固定机翼飞行器复合飞行模式;最终来流驱动力完全接替主升...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