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内嵌锁的可旋转自行车车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8156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有内嵌锁的可旋转自行车车座,包括:车座,内嵌锁,上、下连接杆等;所述车座的基座内部设有球形槽,可与上连接杆顶部的球形键相互配合,实现二者的连接;所述上、下连接杆可通过二者中间的异形连接孔进行连接,通过改变上、下连接杆的相对位置来实现锁车与骑行两种状态;所述车座后端部焊接有内嵌锁,可通过调节内嵌锁的开闭来实现锁车与开锁的过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既解决了自行车和自行车座防盗的问题,又避免了额外携带锁具的问题,有效提升了自行车的防盗功能,使自行车安全性有所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有内嵌锁的可旋转自行车车座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设有内嵌锁的可旋转自行车车座。
技术介绍
随着“健康出行”理念的宣传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行车出行,自行车出有既环保又可以锻炼身体;但是自行车容易被盗取,为了防止自有车被盗就需要带上锁头增加了出行的负担;在自行车上锁无法盗取后,还会经常发生自行车座垫被盗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设有内嵌锁的可旋转自行车车座,具体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设有内嵌锁的可旋转自行车车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座(10),内嵌锁(12),上连接杆(5),下连接杆(7);所述车座(10)可与所述上连接杆(5)进行连接;所述上连接杆(5)与下连接杆(7)间设有异形连接孔;所述车座(10)端部焊接有内嵌锁(12),可通过调节内嵌锁(12)的开闭来实现锁车与开锁的过程。进一步的,所述车座的基座(9)内设有球形槽,所述上连接杆(5)的上端部镶有球形键,所述球形槽与所述球形键可相互配合,从而实现车座(10)与上连接杆(5)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杆(5)、下连接杆(7)均采用Q235材料。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杆(5)与下连接杆(7)的连接处还包括异形栓(6)与调节螺母(8),通过所述异形栓(6)与调节螺母(8)的配合实现所述上连接杆(5)与下连接杆(7)的连接、固定;所述异形栓(6)与调节螺母(8)均采用45钢材料。进一步的,所述异形连接孔的竖直方向及水平方向分别设有相同形状的槽,可通过选择异形栓(6)穿过上述不同方向的槽,来改变上连接杆(5)与下连接杆(7)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车座(10)与车轮的相对位置,以实现锁车和骑行两种状态。进一步的,所述内嵌锁(12)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与车座后端的固定连接;所述内嵌锁(12)由锁梁(1),锁芯(2),拨动扳手(11),复位弹簧(4),钥匙(3)等构成。进一步的,所述内嵌锁(12)内设有滑道,在需要锁车时,通过推动所述拨动扳手(11)沿滑道滑行来实现所述锁梁(1)的转动,进而完成内嵌锁(12)的闭合;在需要开锁时,将钥匙(3)通过钥匙孔插入所述锁芯(2)中,转动钥匙(3)使所述锁梁(1)在复位弹簧(4)的作用下自动复位,进而打开所述内嵌锁(12)。进一步的,所述内嵌锁(12)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具体的,当需要进行锁车时,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实现:通过转动所述调节螺母(8),解除所述调节螺母(8)与异形栓(6)的螺纹配合,进而将调节螺母(8)从异形栓(6)上卸下,再将异形栓(6)从所述上连接杆(5)与下连接杆(7)间的异形连接孔中取出,转动上连接杆(5),从而使上连接杆(5)竖直方向上的槽与下连接杆(7)水平方向上的槽对齐;再将取下来的异形栓(5)插入所述已对齐的异形连接孔中,使上连接杆(5)处于水平位置,从而使锁梁(1)完全绕过自行车车轮;然后将调节螺母(8)装回异形栓(6)上,转动调节螺母(8),使调节螺母(8)与异形栓(6)通过螺纹配合,将其锁死,固定当前的车座状态,最后推动所述拨动扳手(11),使所述内嵌锁(12)处于闭合状态,完成锁车过程。进一步的,当需要进行开锁时,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实现:将钥匙(3)插入所述锁芯(2)中,扭动钥匙(3),使所述锁梁(1)在复位弹簧(4)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从而使内嵌锁(12)打开;通过调节所述调节螺母(8),解除调节螺母(8)与异形栓(6)的螺纹配合,将调节螺母(8)从异形栓(6)中卸下,再将异形栓(6)从异形连接孔中取出,转动上连接杆(5),从而使上连接杆(5)水平方向上的槽与下连接杆(7)水平方向上的槽对齐;再将取下来的异形栓(6)插入所述已对齐的异形连接孔中,使上连接杆(5)处于竖直位置;最后将所述调节螺母(8)安装于异形栓(6)上,转动调节螺母(8),使其锁死,以固定当前的车座(10)状态,恢复到可以进行骑行的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可通过实现上连接杆、下连接杆的转动,来调整车座的位置,进而通过车座上的内嵌锁来实现锁车过程,既解决了自行车和自行车座防盗的问题,又避免了额外携带锁具的问题,有效提升了自行车的防盗功能,同时减轻出行负担,使自行车安全性有所保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处于锁车状态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处于骑行状态的整体结构图;图3为锁车状态时所述可旋转自行车车座的轴测图;图4为骑行状态时所述可旋转自行车车座的轴测图;图5为所述可旋转自行车车座的仰视图;图6为所述异形栓与调节螺母的局部结构图;图7为所述上、下连接杆处于共线时的局部结构图;图8为所述上、下连接杆处于垂直时的局部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锁梁1、锁芯2、钥匙3、复位弹簧4、上连接杆5、异形栓6、下连接杆7、调节螺母8、基座9、车座10、拨动扳手11、内嵌锁1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设有内嵌锁的可旋转自行车车座,主体包括:车座(10),内嵌锁(12),上连接杆(5),下连接杆(7);所述车座的基座(9)内部设有球形槽,车座(10)后端安装有内嵌锁(12),内嵌锁(12)由锁梁(1),锁芯(2),拨动扳手(11),复位弹簧(4),钥匙(3)等构成;所述内嵌锁(12)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车座(10)进行连接,使用者可通过调节内嵌锁(12)的开闭来实现锁车与开锁的过程。所述上连接杆(5)的上端部镶有球形键;球形槽可与球形键相互配合,从而实现车座(10)与上连接杆(5)的连接。如图7、8所示,所述上连接杆(5)、下连接杆(7)中间设置有异形连接孔,二者可通过异形连接孔进行连接,从而改变上连接杆(5)、下连接杆(7)的相对位置,使其处于共线和垂直两种状态,来调整车座(10)的位置;具体的,上连接杆(5)与下连接杆(7)均采用Q235材料。如图3、4所示,上连接杆(5)与下连接杆(7)的连接处还包括异形栓(6)与调节螺母(8),通过异形栓(6)与调节螺母(8)的配合实现所述上连接杆(5)与下连接杆(7)的连接、固定。具体的,在异形连接孔的竖直方向及水平方向分别设有相同形状的槽,可通过选择异形栓(6)穿过上述不同方向的槽,来改变上连接杆(5)与下连接杆(7)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车座(10)与车轮的相对位置,以实现锁车和骑行两种状态;参见图6所示的局部结构图,异形栓(6)与调节螺母(8)均采用45钢材料。如图5所示,内嵌锁(12)内设有滑道,在需要锁车时,通过推动所述拨动扳手(11)沿滑道滑行来实现所述锁梁(1)的转动,进而完成内嵌锁(12)的闭合;在需要开锁时,将钥匙(3)通过钥匙孔插入所述锁芯(2)中,转动钥匙(3)使所述锁梁(1)在复位弹簧(4)的作用下自动复位,进而打开所述内嵌锁(12);具体的,所述内嵌锁(12)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有内嵌锁的可旋转自行车车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座(10),内嵌锁(12),上连接杆(5),下连接杆(7);所述车座(10)可与所述上连接杆(5)进行连接;所述上连接杆(5)与下连接杆(7)间设有带槽连接孔;所述车座(10)端部焊接有内嵌锁(12),可通过调节内嵌锁(12)的开闭来实现锁车与开锁的过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有内嵌锁的可旋转自行车车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座(10),内嵌锁(12),上连接杆(5),下连接杆(7);所述车座(10)可与所述上连接杆(5)进行连接;所述上连接杆(5)与下连接杆(7)间设有带槽连接孔;所述车座(10)端部焊接有内嵌锁(12),可通过调节内嵌锁(12)的开闭来实现锁车与开锁的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内嵌锁的可旋转自行车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座的基座(9)内设有球形槽,所述上连接杆(5)的上端部镶有球形键,所述球形槽与所述球形键可相互配合,从而实现车座(10)与上连接杆(5)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内嵌锁的可旋转自行车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杆(5)、下连接杆(7)均采用Q235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内嵌锁的可旋转自行车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杆(5)与下连接杆(7)的连接处还包括带键柱栓(6)与调节螺母(8),通过所述带键柱栓(6)与调节螺母(8)的配合可实现所述上连接杆(5)与下连接杆(7)的连接、固定;所述带键柱栓(6)与调节螺母(8)均采用45钢材料。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航刘亚飞田兆阳孙华俊宋洪正付洪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