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密封的润滑油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8102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密封的润滑油运输装置,涉及润滑油技术领域,运输推车顶面且位于阻挡护栏顶面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容载筒位于运输推车顶部且位于阻挡护栏内侧,且容载筒外侧对应磁杆的位置呈环绕紧密粘接有吸附块,容载筒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内环,内环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拧柱,且连接管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外环,内环中的遮盖布即可遮盖于连接管内部的空间,让连接管内部被第一步密封,遮盖布也会向上翻起套入到连接管顶部,让连接管被第二步密封,相对于现有的技术可良好的进行密封连接,并且通过两层遮盖布密封连接管,将连接管内部彻底与外界空间进行阻断,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密封的润滑油运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润滑油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密封的润滑油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或半固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润滑油、润滑脂统而言之,为润滑剂之一种。而所谓润滑剂,简单地说,就是介於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具有减少两个物体因接触而产生摩擦的功能者,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润滑油运输装置在储存润滑油时,内部的密封效果不佳,运输装置内部与外界空气不能够进行完全的隔断,容易导致运输装置入尘,污染润滑油,或是出现润滑油挥发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运输装置内部与外界空气不能够进行完全的隔断,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便于密封的润滑油运输装置。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于密封的润滑油运输装置,所述便于密封的润滑油运输装置包括:运输推车,所述运输推车顶部固定安装有阻挡护栏,且阻挡护栏中部四侧呈环绕嵌接有磁杆,所述运输推车顶面且位于阻挡护栏顶面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容载筒,所述容载筒位于运输推车顶部且位于阻挡护栏内侧,且容载筒外侧对应磁杆的位置呈环绕紧密粘接有吸附块,所述容载筒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内环,所述内环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拧柱,且连接管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外环,所述外环顶面边缘开有连接槽,且内环和外环内壁均嵌接有橡胶环,所述橡胶环内侧均熔接有遮盖布。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磁杆内部呈空心状,且磁杆内部安装有电磁铁,所述控制器通过电缆与电磁铁电性连接。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吸附块外侧与磁杆相接触。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内环中的所述遮盖布遮盖于连接管内部,且外环中的所述遮盖布面积大于内环中的所述遮盖布。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外环中的所述遮盖布向上翻起套接于容载筒上方,且外环中的所述遮盖布位于内环上方。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连接槽中通过螺纹连接有盖子,且盖子套接于外环中的所述遮盖布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容载筒储存润滑油,初始状态下连接管被开启,可将需要进行运输的润滑油从连接管输入至容载筒内部,在容载筒容载润滑油时,可先把内环拧入到连接管内部,且通过拧柱能够旋转内环,遮盖布由PVC塑料薄膜制成,内环与连接管连接后,内环中的遮盖布即可遮盖于连接管内部的空间,让连接管内部被第一步密封,内环与连接管连接好后,将外环与连接管进行连接,首先外环由上往下套入至连接管顶部,同时因为外环中的所述遮盖布面积大于内环中的所述遮盖布,所以遮盖布也会向上翻起套入到连接管顶部,让连接管被第二步密封,最后将盖子拧入到连接槽中,盖子的底部与连接槽进行连接,盖子即可套接于外环中的所述遮盖布外侧,对连接管进行第三部的密封;因为内环与外环均通过螺纹与连接管进行连接,螺纹的连接具有连接紧密性,可良好的进行密封连接,并且通过两层遮盖布密封连接管,将连接管内部彻底与外界空间进行阻断,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容载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连接管结构拆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管结构配装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A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标记:运输推车1、阻挡护栏101、磁杆2、控制器3、容载筒4、吸附块401、连接管5、内环6、拧柱601、外环7、连接槽701、橡胶环8、遮盖布801、盖子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密封的润滑油运输装置,下面对便于密封的润滑油运输装置的各个部件进行详细描述:运输推车1,所述运输推车1顶部固定安装有阻挡护栏101,且阻挡护栏101中部四侧呈环绕嵌接有磁杆2,所述运输推车1顶面且位于阻挡护栏101顶面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3;运输推车1下方四角均安装有万向轮,且运输推车1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把手,通过把手可拉动运输推车1,而通过万向轮配合运输推车1的移动,以便运输推车1整体进行移动;容载筒4,所述容载筒4位于运输推车1顶部且位于阻挡护栏101内侧,且容载筒4外侧对应磁杆2的位置呈环绕紧密粘接有吸附块401,所述容载筒4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连接管5,且连接管5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内环6,所述内环6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拧柱601,且连接管5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外环7,所述外环7顶面边缘开有连接槽701,且内环6和外环7内壁均嵌接有橡胶环8,所述橡胶环8内侧均熔接有遮盖布801;内环6中的所述遮盖布801遮盖于连接管5内部,且外环7中的所述遮盖布801面积大于内环6中的所述遮盖布801;具体的,首先通过容载筒4储存润滑油,初始状态下连接管5被开启,可将需要进行运输的润滑油从连接管5输入至容载筒4内部,在容载筒4容载润滑油时,可先把内环6拧入到连接管5内部,且通过拧柱601能够旋转内环6,遮盖布801由PVC塑料薄膜制成,内环6与连接管5连接后,内环6中的遮盖布801即可遮盖于连接管5内部的空间,让连接管5内部被第一步密封;外环7中的所述遮盖布801向上翻起套接于容载筒4上方,且外环7中的所述遮盖布801位于内环6上方;进一步的,内环6与连接管5连接好后,将外环7与连接管5进行连接,首先外环7由上往下套入至连接管5顶部,同时因为外环7中的所述遮盖布801面积大于内环6中的所述遮盖布801,所以遮盖布801也会向上翻起套入到连接管5顶部,让连接管5被第二步密封;所述连接槽701中通过螺纹连接有盖子9,且盖子9套接于外环7中的所述遮盖布801上方;最后将盖子9拧入到连接槽701中,盖子9的底部与连接槽701进行连接,盖子9即可套接于外环7中的所述遮盖布801外侧,对连接管5进行第三部的密封;综上所述,因为内环6与外环7均通过螺纹与连接管5进行连接,螺纹的连接具有连接紧密性,可良好的进行密封连接,并且通过两层遮盖布801密封连接管5,将连接管5内部彻底与外界空间进行阻断,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所述磁杆2内部呈空心状,且磁杆2内部安装有电磁铁,所述控制器3通过电缆与电磁铁电性连接;所述吸附块401外侧与磁杆2相接触;可控制器3内部设有蓄电池,在转移润滑油之前,通过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密封的润滑油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于密封的润滑油运输装置包括:/n运输推车(1),所述运输推车(1)顶部固定安装有阻挡护栏(101),且阻挡护栏(101)中部四侧呈环绕嵌接有磁杆(2),所述运输推车(1)顶面且位于阻挡护栏(101)顶面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3);/n容载筒(4),所述容载筒(4)位于运输推车(1)顶部且位于阻挡护栏(101)内侧,且容载筒(4)外侧对应磁杆(2)的位置呈环绕紧密粘接有吸附块(401),所述容载筒(4)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连接管(5),且连接管(5)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内环(6),所述内环(6)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拧柱(601),且连接管(5)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外环(7),所述外环(7)顶面边缘开有连接槽(701),且内环(6)和外环(7)内壁均嵌接有橡胶环(8),所述橡胶环(8)内侧均熔接有遮盖布(8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密封的润滑油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于密封的润滑油运输装置包括:
运输推车(1),所述运输推车(1)顶部固定安装有阻挡护栏(101),且阻挡护栏(101)中部四侧呈环绕嵌接有磁杆(2),所述运输推车(1)顶面且位于阻挡护栏(101)顶面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3);
容载筒(4),所述容载筒(4)位于运输推车(1)顶部且位于阻挡护栏(101)内侧,且容载筒(4)外侧对应磁杆(2)的位置呈环绕紧密粘接有吸附块(401),所述容载筒(4)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连接管(5),且连接管(5)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内环(6),所述内环(6)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拧柱(601),且连接管(5)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外环(7),所述外环(7)顶面边缘开有连接槽(701),且内环(6)和外环(7)内壁均嵌接有橡胶环(8),所述橡胶环(8)内侧均熔接有遮盖布(8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密封的润滑油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克拉克润滑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