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毫米波雷达智能车定位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8084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41
一种毫米波雷达智能车定位辅助装置,包括控制面板、电子控制芯片、定时器、喷淋装置、进水口、有储液箱、抽水泵、喷水杆、喷水嘴、雨刷装置、电机、蜗杆、蜗轮、连接杆、转轴、雨刮器总成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所述智能车内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后用导线连接安装有电子控制芯片,电子控制芯片上安装有定时器,喷水杆上安装有喷水嘴,喷水嘴上安装有一个雨刷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每个毫米波雷达传感器下均安装有对应的雨刮器和喷水嘴,可进行有针对性的喷淋和擦洗,清洗更到位;通过先用喷水嘴进行喷淋,之后采用雨刮器进行擦洗的步骤,达到深度清洁的功效;只有雨刮器总成和喷水嘴安装在车体外,体积小,不影响汽车的外观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毫米波雷达智能车定位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毫米波雷达智能车定位辅助装置,属于车载毫米波雷达的安装标定

技术介绍
随着车联网、智能交通系统等基础设施、道路及网络环境的建设,智能汽车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智能汽车是在普通汽车的基础上增加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通过车载传感系统和信息终端实现车与人、车、路、云等的智能信息交换,具备智能的环境感知能力,能够自动地分析汽车行驶的安全及危险状态,按照人的意志到达目的地,最终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其中毫米波雷达及视觉传感器的发展是智能汽车发展的重要推力。但是智能汽车上的雷达传感器由于长时间的暴露,容易脏污、蒙灰,最终导致定位失败,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毫米波雷达智能车定位辅助装置。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智能车上的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由于长时间暴露在外,容易蒙灰和脏污,影响数据采集,最终导致汽车定位失败的缺陷。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毫米波雷达智能车定位辅助装置,包括控制面板、电子控制芯片、定时器、喷淋装置、进水口、有储液箱、抽水泵、喷水杆、喷水嘴、雨刷装置、电机、蜗杆、蜗轮、连接杆、转轴、雨刮器总成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所述智能车内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后用导线连接安装有电子控制芯片,电子控制芯片上安装有定时器,定时器导线连接喷淋装置,喷淋装置上安装有进水口,进水口通过进水管道连接安装有储液箱,储液箱上安装有抽水泵,抽水泵出水管连接安装有喷水杆,喷水杆上安装有喷水嘴,喷水嘴上安装有一个雨刷装置,雨刷装置上安装有电机,电机输出端连接安装有蜗杆,蜗杆上安装有蜗轮,蜗轮连接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上安装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雨刮器总成,雨刮器总成上安装有毫米波雷达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智能车前后各安装有四个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每个毫米波雷达传感器下均安装有一个雨刮器总成,每个雨刮器总成下均安装有一个喷水嘴,雨刮器总成、喷水嘴均安装在智能车车体外。进一步的,所述每个电机联动安装,电机与电子控制芯片导线连接,连接杆末端为“X”结构,连接杆停止运动后,转轴由于左右受力平衡,恢复初始状态,带动雨刮器总成回到初始位置。本技术的优点是:每个毫米波雷达传感器下均安装有对应的雨刮器和喷水嘴,可进行有针对性的喷淋和擦洗,精准度高,清洗更到位;通过先用喷水嘴进行喷淋,之后采用雨刮器进行擦洗的步骤,达到深度清洁的功效;只有雨刮器总成和喷水嘴安装在车体外,体积小,不影响汽车的外观和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毫米波雷达智能车定位辅助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毫米波雷达智能车定位辅助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种毫米波雷达智能车定位辅助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一种毫米波雷达智能车定位辅助装置的喷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是一种毫米波雷达智能车定位辅助装置的雨刷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是一种毫米波雷达智能车定位辅助装置的雨刷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控制面板2、电子控制芯片3、计时器4、喷淋装置41、进水口42、有储液箱43、抽水泵44、喷水杆45、喷水嘴5、雨刷装置51、电机52、蜗杆53、蜗轮54、连接杆55、转轴56、雨刮器总成6、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毫米波雷达智能车定位辅助装置,包括控制面板1、电子控制芯片2、定时器3、喷淋装置4、进水口41、有储液箱42、抽水泵43、喷水杆44、喷水嘴45、雨刷装置5、电机51、蜗杆52、蜗轮53、连接杆54、转轴55、雨刮器总成56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6,所述智能车内安装有控制面板1,用于输入数据信号,控制面板1后用导线连接安装有电子控制芯片2,用于处理数据,电子控制芯片2上安装有定时器3,用于定时,定时器3导线连接喷淋装置4,用于提供喷淋,喷淋装置4上安装有进水口41,用于进水,进水口41通过进水管道连接安装有储液箱42,用于储存液体,储液箱42上安装有抽水泵43,用于抽水,抽水泵43出水管连接安装有喷水杆44,用于液体流通,喷水杆44上安装有喷水嘴45,用于提供喷淋,喷水嘴45上安装有一个雨刷装置5,用于提供擦洗,雨刷装置5上安装有电机51,用于提供动力,电机51输出端连接安装有蜗杆52,用于传递动力,蜗杆52上安装有蜗轮53,用于传递动力,蜗轮53连接安装有连接杆54,用于提供连接,连接杆54上安装有转轴55,用于提供转动,转轴55上安装有雨刮器总成56,用于提供擦洗,雨刮器总成56上安装有毫米波雷达传感器6,用于提供定位。进一步的,所述智能车前后各安装有四个毫米波雷达传感器6,每个毫米波雷达传感器6下均安装有一个雨刮器总成56,每个雨刮器总成56下均安装有一个喷水嘴45,雨刮器总成56、喷水嘴45均安装在智能车车体外。进一步的,所述每个电机51联动安装,电机51与电子控制芯片2导线连接,连接杆54末端为“X”结构,连接杆54停止运动后,转轴55由于左右受力平衡,恢复初始状态,带动雨刮器总成56回到初始位置。使用方法:在控制面板1上的液晶屏内输入“清洗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指令,定时器3开始计时,抽水泵43开始工作,将储液箱42内的清洗液吸入喷水杆44内,喷水嘴45上的电磁阀打开进行喷淋,对毫米波雷达传感器6进行初步清洗;定时结束后,切断电路,抽水泵43停止工作,喷淋完成;定时器3重新启动进行定时,电机51开始转动,带动蜗杆52转动,从而带动蜗轮53转动,蜗轮53通过连接杆54带动转轴55进行上下摇摆转动,转轴55带动雨刮器总成56进行上下摇摆转动,雨刮器总成56进行上下摇摆转动时对毫米波雷达传感器6进行上下擦洗,清除污垢;定时结束后,切断电路,电机51停止工作,雨刮器总成56回到初始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毫米波雷达智能车定位辅助装置,包括控制面板(1)、电子控制芯片(2)、定时器(3)、喷淋装置(4)、进水口(41)、有储液箱(42)、抽水泵(43)、喷水杆(44)、喷水嘴(45)、雨刷装置(5)、电机(51)、蜗杆(52)、蜗轮(53)、连接杆(54)、转轴(55)、雨刮器总成(56)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6),其特征是:所述智能车内安装有控制面板(1),控制面板(1)后用导线连接安装有电子控制芯片(2),电子控制芯片(2)上安装有定时器(3),定时器(3)导线连接喷淋装置(4),喷淋装置(4)上安装有进水口(41),进水口(41)通过进水管道连接安装有储液箱(42),储液箱(42)上安装有抽水泵(43),抽水泵(43)出水管连接安装有喷水杆(44),喷水杆(44)上安装有喷水嘴(45),喷水嘴(45)上安装有一个雨刷装置(5),雨刷装置(5)上安装有电机(51),电机(51)输出端连接安装有蜗杆(52),蜗杆(52)上安装有蜗轮(53),蜗轮(53)连接安装有连接杆(54),连接杆(54)上安装有转轴(55),转轴(55)上安装有雨刮器总成(56),雨刮器总成(56)上安装有毫米波雷达传感器(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毫米波雷达智能车定位辅助装置,包括控制面板(1)、电子控制芯片(2)、定时器(3)、喷淋装置(4)、进水口(41)、有储液箱(42)、抽水泵(43)、喷水杆(44)、喷水嘴(45)、雨刷装置(5)、电机(51)、蜗杆(52)、蜗轮(53)、连接杆(54)、转轴(55)、雨刮器总成(56)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6),其特征是:所述智能车内安装有控制面板(1),控制面板(1)后用导线连接安装有电子控制芯片(2),电子控制芯片(2)上安装有定时器(3),定时器(3)导线连接喷淋装置(4),喷淋装置(4)上安装有进水口(41),进水口(41)通过进水管道连接安装有储液箱(42),储液箱(42)上安装有抽水泵(43),抽水泵(43)出水管连接安装有喷水杆(44),喷水杆(44)上安装有喷水嘴(45),喷水嘴(45)上安装有一个雨刷装置(5),雨刷装置(5)上安装有电机(51),电机(51)输出端连接安装有蜗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俊李莉莉张恒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