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生双回路三维微通道散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器件散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生双回路三维微通道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十年微电子工业迅猛发展,集成电路芯片、相控阵天线、大功率激光器等电气/电子器件性能大幅提升,并趋于高度集成化、规模化和小型化。电子器件运行过程所产生的焦耳热却无法有效降低,由此导致的温升严重制约系统整体性能与可靠性。散热问题已成为制约微电子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0003]伴随电子系统的发展,各种高效散热技术应运而生。其中,微通道散热技术具有散热潜力大、方式简单、可靠等优点,被业界寄予厚望,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目前的散热装置主要集中在冲击射流冷却技术、常规微通道冷却技术上。
[0004]专利技术专利CN110769642A中涉及了一种由基板、射流孔板、金刚石纳米涂层组成的射流散热器,金刚石纳米涂层与基板与芯片贴合,通过液体通过射流孔板形成射流冲击金刚石纳米涂层表面进行换热。自适应调控性差,对热流密度、流量参数敏感,对系统背压要求高,变工况下性能不稳定;经济性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双回路三维微通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铜基高导热率基底、及设置于其内的自驱两相均温回路和三维仿生换热回路;所述自驱两相均温回路位于铜基高导热率基底的内底面,三维仿生换热回路嵌套于自驱两相均温回路上方;所述自驱两相均温回路为内部充有工作液体的封闭循环结构,包括蒸发段和冷凝段;所述蒸发段位于底部、靠近热源,其液体通道在等温面内往复排布,用于吸收热源的热量并将工作液体汽化;所述冷凝段位于蒸发段上方,用于释放热量并将蒸发段的汽化工作液体再次液化,能够将热源处的热量快速均匀地扩散至整个散热装置内部;所述三维仿生换热回路为内部充有工作液体的开放循环结构,以其中心轴为中点向外成辐射状,包括上子回路、下子回路、入口管道和出口管道,所述下子回路嵌套于冷凝段上,上子回路位于下子回路的正上方;每个子回路由上下两层液体通道构成,冷凝液从上层扩散,再由下层回收,子回路之间由两个主通道串联;每个子回路的上层与均入口管道相连,下层均与出口管道相连,同时入口管道和出口管道外接脉动泵,通过脉动泵驱动三维仿生换热回路内工作液体的循环进而实现散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豹,史瑞琦,陈杨,王卫东,高立波,徐鹏飞,曹可,徐太栋,陈效鹏,黄潇,谢络,杜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