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双回路三维微通道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7993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仿生双回路三维微通道散热装置,属于电子器件散热领域;包括铜基高导热率基底、及设置于其内的自驱两相均温回路和三维仿生换热回路;自驱两相均温回路位于铜基高导热率基底的内底面,三维仿生换热回路嵌套于自驱两相均温回路上方;自驱两相均温回路为内部充有工作液体的封闭循环结构,包括蒸发段和冷凝段;三维仿生换热回路为内部充有工作液体的开放循环结构,以其中心轴为中点向外成辐射状,包括上子回路和下子回路,下子回路嵌套于冷凝段上。所述三维仿生换热回路三维空间内多层分布,每层为遵循Murray定律的仿生脉络结构,其结构在物质输运及能量传递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具备低流阻、良好容杂质能力的特点,同时增加换热表面积。增加换热表面积。增加换热表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生双回路三维微通道散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器件散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生双回路三维微通道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十年微电子工业迅猛发展,集成电路芯片、相控阵天线、大功率激光器等电气/电子器件性能大幅提升,并趋于高度集成化、规模化和小型化。电子器件运行过程所产生的焦耳热却无法有效降低,由此导致的温升严重制约系统整体性能与可靠性。散热问题已成为制约微电子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0003]伴随电子系统的发展,各种高效散热技术应运而生。其中,微通道散热技术具有散热潜力大、方式简单、可靠等优点,被业界寄予厚望,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目前的散热装置主要集中在冲击射流冷却技术、常规微通道冷却技术上。
[0004]专利技术专利CN110769642A中涉及了一种由基板、射流孔板、金刚石纳米涂层组成的射流散热器,金刚石纳米涂层与基板与芯片贴合,通过液体通过射流孔板形成射流冲击金刚石纳米涂层表面进行换热。自适应调控性差,对热流密度、流量参数敏感,对系统背压要求高,变工况下性能不稳定;经济性差。
[0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双回路三维微通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铜基高导热率基底、及设置于其内的自驱两相均温回路和三维仿生换热回路;所述自驱两相均温回路位于铜基高导热率基底的内底面,三维仿生换热回路嵌套于自驱两相均温回路上方;所述自驱两相均温回路为内部充有工作液体的封闭循环结构,包括蒸发段和冷凝段;所述蒸发段位于底部、靠近热源,其液体通道在等温面内往复排布,用于吸收热源的热量并将工作液体汽化;所述冷凝段位于蒸发段上方,用于释放热量并将蒸发段的汽化工作液体再次液化,能够将热源处的热量快速均匀地扩散至整个散热装置内部;所述三维仿生换热回路为内部充有工作液体的开放循环结构,以其中心轴为中点向外成辐射状,包括上子回路、下子回路、入口管道和出口管道,所述下子回路嵌套于冷凝段上,上子回路位于下子回路的正上方;每个子回路由上下两层液体通道构成,冷凝液从上层扩散,再由下层回收,子回路之间由两个主通道串联;每个子回路的上层与均入口管道相连,下层均与出口管道相连,同时入口管道和出口管道外接脉动泵,通过脉动泵驱动三维仿生换热回路内工作液体的循环进而实现散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豹史瑞琦陈杨王卫东高立波徐鹏飞曹可徐太栋陈效鹏黄潇谢络杜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