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注墨中性笔芯注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796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循环注墨中性笔芯注墨器,包括:墨水瓶、吸管、开关;所述墨水瓶为圆柱形瓶状结构,吸管插接安装在墨水瓶上;所述开关位于吸管的上部,且开关与吸管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手柄插接安装在开关的端部;所述泵头套入安装在吸管的顶端,且泵芯、弹簧、泵芯活塞嵌入安装在泵头的内部;所述弹簧位于泵芯活塞的下方,泵芯位于弹簧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循环注墨中性笔芯注墨器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减少了对于原材料的消耗,符合可拆卸式设计和绿色回收设计原则,密封性强,防止漏液、防泄墨,方便携带和放置,方便注墨操作,实现了笔芯的可循环使用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循环注墨中性笔芯注墨器
本技术涉及中性笔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注墨中性笔芯注墨器。
技术介绍
中性笔由于其简单、新颖、多样的特点,结构稳定、中粘度的墨水和采用不同颜料的色基,使书写墨迹收敛坚牢,并可作永久保存,同时还具有墨水流泻均匀、流动顺畅稳定、墨水在笔尖上不挥发及泄漏,耐脱帽时间长等特点,被人们广泛使用。但是,它最主要的缺点就是使用寿命较短,一支中性笔油墨用尽,它的使用寿命将终止,剩下的只是一具塑料躯壳,变得毫无价值,人们只有当垃圾扔掉,这样既造成了资源浪费,也加重了环境污染。有统计显示,中国每年消耗的中性笔有50亿支以上,一般情况下,用完的中性笔芯常被随意丢弃,难以集中回收,产生的废弃笔杆、笔芯等垃圾每年可达数十万吨。丢弃的一次性笔芯正成为继塑料袋、废旧电池后的又一大污染物。为了解决一次性笔芯对环境的污染问题,目前,废弃中性笔芯主要处理方法有:1、熔融再生利用;2、分解回收利用;3、燃烧热利用方式。但是由于上述废旧中性笔芯的回收成本高于购买原材料成本,商家无利可图,回收废旧中性笔芯基本不能实现。现阶段对废旧笔芯的重新利用普遍采用制作工艺品或获取笔头提炼出铜等金属两种方式,而其他部分基本废弃。但以上方法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了实现笔芯的循环利用,可还通过注墨器向笔芯内注墨,但传统的注墨器容易漏墨,注射效率低,不环保。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循环注墨中性笔芯注墨器,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循环注墨中性笔芯注墨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循环注墨中性笔芯注墨器,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循环注墨中性笔芯注墨器,包括:墨水瓶、吸管、开关、手柄、泵头、泵芯、弹簧、泵芯活塞、按压手柄、出液管、弯管、导液管、笔芯、端盖;所述墨水瓶为圆柱形瓶状结构,吸管插接安装在墨水瓶上;所述开关位于吸管的上部,且开关与吸管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手柄插接安装在开关的端部;所述泵头套入安装在吸管的顶端,且泵芯、弹簧、泵芯活塞嵌入安装在泵头的内部;所述弹簧位于泵芯活塞的下方,泵芯位于弹簧的下方;所述按压手柄插接安装在泵头的顶端;所述出液管位于按压手柄的一侧,且出液管与按压手柄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弯管套入安装在出液管上,且导液管插接安装在弯管的底部;所述端盖扣合安装在笔芯的顶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循环注墨中性笔芯注墨器所述墨水瓶、吸管、开关、手柄、泵头、按压手柄、出液管、弯管、导液管均为HDPE注塑成型,且墨水瓶顶端的内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吸管的螺纹孔。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循环注墨中性笔芯注墨器所述吸管下部的外壁上开设有螺纹,且吸管通过所述螺纹与墨水瓶拧接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循环注墨中性笔芯注墨器所述开关采用酸式滴定管放液开关。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循环注墨中性笔芯注墨器所述导液管为圆形管状结构,且导液管的底部呈锥形。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循环注墨中性笔芯注墨器所述笔芯端部的内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纳端盖的螺纹孔。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循环注墨中性笔芯注墨器所述端盖为横截面呈T形的圆盖,且端盖底部的外壁上开设有螺纹,端盖通过所述螺纹与笔芯拧接连接。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墨水瓶、吸管、开关、手柄、泵头、按压手柄、出液管、弯管、导液管均为HDPE注塑成型,且墨水瓶顶端的内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吸管的螺纹孔,吸管下部的外壁上开设有螺纹,且吸管通过所述螺纹与墨水瓶拧接连接的设置,HDPE强度高、使用寿命长且易于实现,吸管与墨水瓶通过螺纹连接不仅可以实现两者的模块化生产,而且当墨水瓶内的墨水用完后可以将瓶回收加工处理后再次添墨,减少了对于原材料的消耗,符合可拆卸式设计和绿色回收设计原则。2、本技术开关采用酸式滴定管放液开关的设置,密封性强,防止漏液、防泄墨,方便携带和放置。3、本技术导液管为圆形管状结构,且导液管的底部呈锥形的设置,定位效果好,方便注墨。4、本技术笔芯端部的内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纳端盖的螺纹孔,端盖为横截面呈T形的圆盖,且端盖底部的外壁上开设有螺纹,端盖通过所述螺纹与笔芯拧接连接的设置,方便安装与拆卸,使两者实现真正的独立,方便注墨操作,实现了笔芯的可循环使用。5、本技术通过对循环注墨中性笔芯注墨器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减少了对于原材料的消耗,符合可拆卸式设计和绿色回收设计原则,密封性强,防止漏液、防泄墨,方便携带和放置,方便注墨操作,实现了笔芯的可循环使用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泵头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笔芯结构示意图。图中:墨水瓶1、吸管2、开关3、手柄4、泵头5、泵芯6、弹簧7、泵芯活塞8、按压手柄9、出液管10、弯管11、导液管12、笔芯13、端盖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循环注墨中性笔芯注墨器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循环注墨中性笔芯注墨器,包括:墨水瓶1、吸管2、开关3、手柄4、泵头5、泵芯6、弹簧7、泵芯活塞8、按压手柄9、出液管10、弯管11、导液管12、笔芯13、端盖14;墨水瓶1为圆柱形瓶状结构,吸管2插接安装在墨水瓶1上;开关3位于吸管2的上部,且开关3与吸管2为一体式结构;手柄4插接安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循环注墨中性笔芯注墨器,包括:墨水瓶(1)、吸管(2)、开关(3)、手柄(4)、泵头(5)、泵芯(6)、弹簧(7)、泵芯活塞(8)、按压手柄(9)、出液管(10)、弯管(11)、导液管(12)、笔芯(13)、端盖(14);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瓶(1)为圆柱形瓶状结构,吸管(2)插接安装在墨水瓶(1)上;所述开关(3)位于吸管(2)的上部,且开关(3)与吸管(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手柄(4)插接安装在开关(3)的端部;所述泵头(5)套入安装在吸管(2)的顶端,且泵芯(6)、弹簧(7)、泵芯活塞(8)嵌入安装在泵头(5)的内部;所述弹簧(7)位于泵芯活塞(8)的下方,泵芯(6)位于弹簧(7)的下方;所述按压手柄(9)插接安装在泵头(5)的顶端;所述出液管(10)位于按压手柄(9)的一侧,且出液管(10)与按压手柄(9)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弯管(11)套入安装在出液管(10)上,且导液管(12)插接安装在弯管(11)的底部;所述端盖(14)扣合安装在笔芯(13)的顶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循环注墨中性笔芯注墨器,包括:墨水瓶(1)、吸管(2)、开关(3)、手柄(4)、泵头(5)、泵芯(6)、弹簧(7)、泵芯活塞(8)、按压手柄(9)、出液管(10)、弯管(11)、导液管(12)、笔芯(13)、端盖(14);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瓶(1)为圆柱形瓶状结构,吸管(2)插接安装在墨水瓶(1)上;所述开关(3)位于吸管(2)的上部,且开关(3)与吸管(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手柄(4)插接安装在开关(3)的端部;所述泵头(5)套入安装在吸管(2)的顶端,且泵芯(6)、弹簧(7)、泵芯活塞(8)嵌入安装在泵头(5)的内部;所述弹簧(7)位于泵芯活塞(8)的下方,泵芯(6)位于弹簧(7)的下方;所述按压手柄(9)插接安装在泵头(5)的顶端;所述出液管(10)位于按压手柄(9)的一侧,且出液管(10)与按压手柄(9)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弯管(11)套入安装在出液管(10)上,且导液管(12)插接安装在弯管(11)的底部;所述端盖(14)扣合安装在笔芯(13)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注墨中性笔芯注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瓶(1)、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艺李文孙雅倩李婷徐晶李明欢李文轩陈之鸿张稳刚赵龙飞王多佳张宏娣刘彦荷王名庆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