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盖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795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39
一种自动盖章装置,它是由本体、底板、压杆、弹簧、自动装置组成,底板固定在本体下方;压杆固定在本体上方,并且压杆与本体形成滑动配合;弹簧套在压杆上;自动装置与压杆下方固定连接置于本体内部。采用按压方式自动将印章沾满印泥,省去了需要经常去沾印泥的步骤,也避免了印章出现不明显的问题,让盖章更加方便,也便于更换印章,配合使用人员进行办公工作更加便捷,调高效率,操作便捷,实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盖章装置
本技术属于办公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盖章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一些工作性质是财务或者行政的人员,盖章是离不开的一个确认步骤,而日常所使用的盖章装置相对比较简易,每盖一个章或者多盖几个需要重新刷印泥,如此重复步骤。而对于这些办公人员来说,他们每天的文件处理非常多,而且盖的章基本是固定,这样一来,传统盖章对于办公人员容易造成手臂酸痛麻痹的问题,不便于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盖章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动盖章装置,它是由本体、底板、压杆、弹簧、自动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本体下方;所述压杆固定在所述本体上方,并且所述压杆与所述本体形成滑动配合;所述弹簧套在所述压杆上;所述自动装置与所述压杆下方固定连接置于所述本体内部;所述自动装置包括:安装板、锁紧装置、印章、第一旋转块、第二旋转块、第三旋转块、复位弹簧、转杆、印泥盒;所述锁紧装置固定在所述压杆下方,采用螺纹连接;所述印章与所述锁紧装置形成锁紧关系;所述第一旋转块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方左端;所述第二旋转块固定在所述安装板左侧上部分位置;所述转杆与所述第二旋转块形成转动配合;所述第三旋转块固定在所述转杆左侧;所述第一旋转块与所述第三旋转块通过所述复位弹簧连接;所述印泥盒固定在所述转杆右端,形成转动配合;并且所述印泥盒置于所述印章下方;所述锁紧装置包括:滑板、滑槽、滑块、螺纹杆、螺母、第一L型固定板、第二L型固定板;所述滑板中间设有所述滑槽;所述第一L型固定板通过所述滑块固定在所述滑板左侧,形成滑动配合;所述第二L型固定板通过所述滑块固定在所述滑板右侧,形成滑动配合;所述螺纹杆穿过所述第一L型固定板与所述第二L型固定板于所述滑板下方;所述螺母于所述螺纹杆形成螺纹连接置于所述第一L型固定板左端。优选地,所述压杆下压长度能使所述印章与所述底板接触。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设有橡胶垫。优选地,所述印泥盒设有注水孔,所述印泥盒内部能注水,并且转动时水能湿润外圈而不会流出。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按压方式自动将印章沾满印泥,省去了需要经常去沾印泥的步骤,也避免了印章出现不明显的问题,让盖章更加方便,也便于更换印章,配合使用人员进行办公工作更加便捷,调高效率,操作便捷,实用性更强。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体图。图2为自动装置的结构图。图3为锁紧装置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本体1、底板2、压杆3、弹簧4、自动装置5、安装板51、锁紧装置52、印章53、第一旋转块54、第二旋转块55、第三旋转块56、复位弹簧57、转杆58、印泥盒59、注水孔591、滑板521、滑槽522、滑块523、螺纹杆524、螺母525、第一L型固定板526、第二L型固定板527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的一种自动盖章装置,它是由本体1、底板2、压杆3、弹簧4、自动装置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固定在所述本体1下方;所述压杆3固定在所述本体1上方,并且所述压杆3与所述本体1形成滑动配合;所述弹簧4套在所述压杆3上;所述自动装置5与所述压杆3下方固定连接置于所述本体1内部;所述自动装置5包括:安装板51、锁紧装置52、印章53、第一旋转块54、第二旋转块55、第三旋转块56、复位弹簧57、转杆58、印泥盒59;所述锁紧装置52固定在所述压杆3下方,采用螺纹连接;所述印章53与所述锁紧装置52形成锁紧关系;所述第一旋转块54固定在所述安装板51上方左端;所述第二旋转块55固定在所述安装板51左侧上部分位置;所述转杆58与所述第二旋转块55形成转动配合;所述第三旋转块56固定在所述转杆58左侧;所述第一旋转块54与所述第三旋转块56通过所述复位弹簧57连接;所述印泥盒59固定在所述转杆58右端,形成转动配合;并且所述印泥盒59置于所述印章53下方;所述锁紧装置52包括:滑板521、滑槽522、滑块523、螺纹杆524、螺母525、第一L型固定板526、第二L型固定板527;所述滑板521中间设有所述滑槽522;所述第一L型固定板526通过所述滑块523固定在所述滑板521左侧,形成滑动配合;所述第二L型固定板527通过所述滑块523固定在所述滑板521右侧,形成滑动配合;所述螺纹杆524穿过所述第一L型固定板526与所述第二L型固定板527于所述滑板521下方;所述螺母525于所述螺纹杆524形成螺纹连接置于所述第一L型固定板526左端。进一步,所述压杆3下压长度能使所述印章53与所述底板2接触。进一步,所述底板2上设有橡胶垫。进一步,所述印泥盒59设有注水孔591,印泥盒59内部能注水,并且转动时水能湿润外圈而不会流出。使用者在使用时,通过按压压杆3,压杆3下滑带动印章53向下移动,印章53与印泥盒59接触,在印章53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印泥盒59通过转杆58进行转动,印泥盒59从印章53右端开始接触至印章53左端,完全覆盖印章53底部并沾满印泥,印泥盒59通过转杆58与第二旋转块55的转动配合旋转至安装板51左侧,印章53继续向下移动至底板2,完成盖章动作。在需要进行更换印章时,通过向外旋转螺纹杆524,第一L型固定板526与第二L型固定板527通过滑块523在滑槽522上相向移动,第一L型固定板526与第二L型固定板527松紧,取出印章,将需要的印章放置在第一L型固定板526与第二L型固定板527中间,反方向旋转螺纹杆524,第一L型固定板526与第二L型固定板527相对滑动并拧紧固定住印章,完成换章。采用按压方式自动将印章沾满印泥,省去了需要经常去沾印泥的步骤,也避免了印章出现不明显的问题,让盖章更加方便,也便于更换印章,配合使用人员进行办公工作更加便捷,调高效率,操作便捷,实用性更强。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盖章装置,它是由本体(1)、底板(2)、压杆(3)、弹簧(4)、自动装置(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固定在所述本体(1)下方;所述压杆(3)固定在所述本体(1)上方,并且所述压杆(3)与所述本体(1)形成滑动配合;所述弹簧(4)套在所述压杆(3)上;所述自动装置(5)与所述压杆(3)下方固定连接置于所述本体(1)内部;/n所述自动装置(5)包括:安装板(51)、锁紧装置(52)、印章(53)、第一旋转块(54)、第二旋转块(55)、第三旋转块(56)、复位弹簧(57)、转杆(58)、印泥盒(59);所述锁紧装置(52)固定在所述压杆(3)下方,采用螺纹连接;所述印章(53)与所述锁紧装置(52)形成锁紧关系;所述第一旋转块(54)固定在所述安装板(51)上方左端;所述第二旋转块(55)固定在所述安装板(51)左侧上部分位置;所述转杆(58)与所述第二旋转块(55)形成转动配合;所述第三旋转块(56)固定在所述转杆(58)左侧;所述第一旋转块(54)与所述第三旋转块(56)通过所述复位弹簧(57)连接;所述印泥盒(59)固定在所述转杆(58)右端,形成转动配合;并且所述印泥盒(59)置于所述印章(53)下方;/n所述锁紧装置(52)包括:滑板(521)、滑槽(522)、滑块(523)、螺纹杆(524)、螺母(525)、第一L型固定板(526)、第二L型固定板(527);所述滑板(521)中间设有所述滑槽(522);所述第一L型固定板(526)通过所述滑块(523)固定在所述滑板(521) 左侧,形成滑动配合;所述第二L型固定板(527)通过所述滑块(523)固定在所述滑板(521)右侧,形成滑动配合;所述螺纹杆(524)穿过所述第一L型固定板(526)与所述第二L型固定板(527)于所述滑板(521)下方;所述螺母(525)于所述螺纹杆(524)形成螺纹连接置于所述第一L型固定板(526)左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盖章装置,它是由本体(1)、底板(2)、压杆(3)、弹簧(4)、自动装置(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固定在所述本体(1)下方;所述压杆(3)固定在所述本体(1)上方,并且所述压杆(3)与所述本体(1)形成滑动配合;所述弹簧(4)套在所述压杆(3)上;所述自动装置(5)与所述压杆(3)下方固定连接置于所述本体(1)内部;
所述自动装置(5)包括:安装板(51)、锁紧装置(52)、印章(53)、第一旋转块(54)、第二旋转块(55)、第三旋转块(56)、复位弹簧(57)、转杆(58)、印泥盒(59);所述锁紧装置(52)固定在所述压杆(3)下方,采用螺纹连接;所述印章(53)与所述锁紧装置(52)形成锁紧关系;所述第一旋转块(54)固定在所述安装板(51)上方左端;所述第二旋转块(55)固定在所述安装板(51)左侧上部分位置;所述转杆(58)与所述第二旋转块(55)形成转动配合;所述第三旋转块(56)固定在所述转杆(58)左侧;所述第一旋转块(54)与所述第三旋转块(56)通过所述复位弹簧(57)连接;所述印泥盒(59)固定在所述转杆(58)右端,形成转动配合;并且所述印泥盒(59)置于所述印章(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祥辉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聚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