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胶件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777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36
本申请涉及注塑模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包胶件成型模具。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定模以及动模,定模上设有凹模,动模上设有型芯,型芯与凹模之间相互开合,当型芯与凹模合模时,型芯与凹模之间形成形状与塑胶层相一致的成型腔,型芯的分型面具有第一台阶以及第二台阶,第二台阶的高度高于第一台阶,型芯上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凸台以及第二定位凸台,第一定位凸台上设有用于供凸柱以及加强筋嵌设定位的定位凹槽,第一定位凸台的外缘轮廓与硬质承托壳的外缘轮廓相适配,第一定位凸台的外缘用于扣合硬质承托壳的外缘,第一台阶用于与第一侧挡部相抵接,第二定位凸台用于与第二侧挡部相抵接,本申请具有提升硬质承托壳摆放时的稳定性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胶件成型模具
本申请涉及注塑模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包胶件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包胶件是一种在硬质基材的表面注塑一层弹性塑料所形成的工件,所涉及的工艺为二次注塑工艺,二次注塑技术已经彻底改变了消费品审美标准、设计思路和功能要求,利用二次注塑技术可增加产品的减噪、减震、防水以及防撞等功能,使得产品的功能性得到提升。目前,存在一种壳体状的双色注塑包胶工件,其用于电动设备的外壳,如电动扳手以及电钻等,该外壳具有内表面以及外表面,该包胶件划分为靠近外表面的塑胶层以及靠近内表面的硬质承托壳,硬质承托壳主要包括本体部、第一侧挡部以及第二侧挡部,第一侧挡部以及第二侧挡部均与本体部相互固定,第一侧挡部以及第二侧挡部的长度方向分别沿着本体部的周缘轮廓设置,并且第一侧挡部以及第二侧挡部的两端相接,第一侧挡部以及第二侧挡部朝向本体部的同一侧的外部延伸,第一侧挡部延伸长度大于第二侧挡部,此时可在本体部的一侧表面与第一侧挡部的一侧表面上注射塑胶层以形成包胶工件的外表面;另外,本体部与设备相固定,通常,本体部的内表面处安装有凸柱,凸柱与本体部之间设置有若干道加强筋,凸柱处设置内螺纹,通过螺钉可将凸柱与设备之间的相互固定,工件的第一侧挡部、第二侧挡部以及本体部在此分别对设备的正面以及侧面实现保护。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在对硬质承托壳的注塑层进行注塑成型时,需要将硬质承托壳放置于模具的型芯内,但在实际使用操作中,存在硬质承托壳摆放定位不稳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升硬质承托壳摆放时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包胶件成型模具。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包胶件成型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包胶件成型模具,包括定模以及动模,所述定模上设置有凹模,所述动模上设置有型芯,所述型芯与所述凹模之间相互开合,当所述型芯与所述凹模合模时,所述型芯与所述凹模之间形成形状与塑胶层相一致的成型腔,所述型芯的分型面具有第一台阶以及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的高度高于第一台阶,所述型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凸台以及第二定位凸台,所述第一定位凸台上设置有用于供凸柱以及加强筋嵌设定位的定位凹槽,所述第一定位凸台的外缘轮廓与硬质承托壳的外缘轮廓相适配,所述第一定位凸台的外缘用于扣合硬质承托壳的外缘,所述第一台阶用于与第一侧挡部相抵接,所述第二定位凸台用于与第二侧挡部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定位凸台将硬质承托壳外缘进行扣合,同时将凸柱以及加强筋嵌设至定位凹槽内,实现对硬质承托壳的周向进行运动限位,减少硬质承托壳产生朝向周向方向偏移的可能性,同时,第一台阶与第一侧挡部相抵接,实现对第一侧挡部进行运动限位,第二定位凸台与第二侧挡部抵接,实现对第二侧挡部进行运动限位,实现对硬质承托壳的一侧进行承托定位,硬质承托壳在得到承托定位以及偏移定位的作用下,硬质承托壳摆放时的稳定性最终得到提升。优选的,所述型芯包括镶块,所述型芯上贯穿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镶块经由所述安装孔嵌设固定于所述型芯上,所述定位凹槽设置于所述镶块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柱以及加强筋的结构较为复杂,此时定位凹槽的形状分别与凸柱以及加强筋的形状相一致,因此造成定位凹槽的结构较为复杂,将定位凹槽设置于镶块上,可对镶块进行单独加工,减少型芯加工的难度,同时降低因定位凹槽加工失误而造成整块型芯报废的可能性。优选的,所述凹模内设置有第一冷却系统,所述第一冷却系统包括若干道沿着所述凹模的宽度和/或长度方向呈间隔设置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凹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流道可供冷却水流入至凹模内,此时若干道呈间隔设置的第一流道可对凹模的多个位置进行冷却散热,冷却均匀,减少塑料因冷却不均所造成的收缩不均以及翘起,制件质量得到提升。优选的,所述第一流道包括第一引入段、第一冷却段、第一引出段以及第一延伸段,所述第一冷却段沿着所述凹模的长度和/或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引入段的一端在所述凹模上开口,所述第一引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却段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引出段的一端在所述凹模上开口,所述第一引出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却段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延伸段沿着所述凹模的厚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冷却段与所述第一延伸段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引入段可供冷却水进行引入,冷却水随即流动至第一冷却段内,第一冷却段沿着凹模的长度和/或宽度方向对热量进行吸收,冷却水最终从第一引出段处流出至凹模外,实现冷却循环,在此过程中,冷却水流动至第一延伸段内,使得冷却水可流动至凹模厚度方向上的多个位置点进行吸热,冷却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优选的,所述型芯内设置有第二冷却系统,所述第二冷却系统包括若干道沿着所述型芯的宽度和/或长度方向呈间隔设置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型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流道可供冷却水流入至型芯内,此时若干道呈间隔设置的第二流道可对型芯的多个位置进行冷却散热,冷却均匀,减少塑料因冷却不均所造成的收缩不均以及翘起,制件质量得到提升。优选的,所述第二流道包括第二引入段、第二冷却段、第二引出段以及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二冷却段沿着所述型芯的长度和/或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引入段的一端在所述型芯上开口,所述第二引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却段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引出段的一端在所述型芯上开口,所述第二引出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却段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延伸段沿着所述型芯的厚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冷却段与所述第二延伸段连通,所述第二延伸段延伸至所述第一定位凸台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引入段可供冷却水进行引入,冷却水随即流动至第二冷却段内,第二冷却段沿着型芯的长度和/或宽度方向对热量进行吸收,冷却水最终从第二引出段处流出至型芯外,实现冷却循环,在此过程中,冷却水流动至第二延伸段内,使得冷却水可流动至型芯厚度方向上的多个位置点进行吸热,并且使得冷却水可流动至第一定位凸台内,冷却时此时更靠近摆放至定位凸台上的硬质承托壳,硬质承托壳的散热得到增强,使得冷却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优选的,所述镶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挂台,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上设置有供所述挂台抵接定位的挂持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挂台与挂持槽之间的抵接定位可使得镶块安装时的摆放位置得到定位,起到防呆安装的作用。优选的,所述型芯的角落处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凹模的角落处设置有拼接槽,所述定位块与所述拼接槽之间插接定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型芯以及凹模相互开合的过程中,定位块与拼接槽可使型芯与凹模的边角得到定位,开合精度得到提升,结构实用。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第一定位凸台将硬质承托壳外缘进行扣合,硬质承托壳实现偏移定位,同时,第一台阶与第一侧挡部相抵接,第二定位凸台与第二侧挡部抵接,实现对硬质承托壳的一侧进行承托定位,硬质承托壳在得到承托定位以及偏移定位的作用下,硬质承托壳摆放时的稳定性得到提升;2、可在镶块上对定位凹槽进行单独加工,减少型芯加工的难度,同时降低因定位凹槽加工失误而造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胶件成型模具,包括定模(3)以及动模(4),所述定模(3)上设置有凹模(34),所述动模(4)上设置有型芯(47),所述型芯(47)与所述凹模(34)之间相互开合,当所述型芯(47)与所述凹模(34)合模时,所述型芯(47)与所述凹模(34)之间形成形状与塑胶层(1)相一致的成型腔(5),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芯(47)的分型面具有第一台阶(474)以及第二台阶(475),所述第二台阶(475)的高度高于第一台阶(474),所述型芯(47)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凸台(471)以及第二定位凸台(472),所述第一定位凸台(471)上设置有用于供凸柱(211)以及加强筋(212)嵌设定位的定位凹槽(4761),所述第一定位凸台(471)的外缘轮廓与硬质承托壳(2)的外缘轮廓相适配,所述第一定位凸台(471)的外缘用于扣合硬质承托壳(2)的外缘,所述第一台阶(474)用于与第一侧挡部(22)相抵接,所述第二定位凸台(472)用于与第二侧挡部(23)相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胶件成型模具,包括定模(3)以及动模(4),所述定模(3)上设置有凹模(34),所述动模(4)上设置有型芯(47),所述型芯(47)与所述凹模(34)之间相互开合,当所述型芯(47)与所述凹模(34)合模时,所述型芯(47)与所述凹模(34)之间形成形状与塑胶层(1)相一致的成型腔(5),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芯(47)的分型面具有第一台阶(474)以及第二台阶(475),所述第二台阶(475)的高度高于第一台阶(474),所述型芯(47)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凸台(471)以及第二定位凸台(472),所述第一定位凸台(471)上设置有用于供凸柱(211)以及加强筋(212)嵌设定位的定位凹槽(4761),所述第一定位凸台(471)的外缘轮廓与硬质承托壳(2)的外缘轮廓相适配,所述第一定位凸台(471)的外缘用于扣合硬质承托壳(2)的外缘,所述第一台阶(474)用于与第一侧挡部(22)相抵接,所述第二定位凸台(472)用于与第二侧挡部(23)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胶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芯(47)包括镶块(476),所述型芯(47)上贯穿设置有安装孔(477),所述镶块(476)经由所述安装孔(477)嵌设固定于所述型芯(47)上,所述定位凹槽(4761)设置于所述镶块(47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胶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34)内设置有第一冷却系统,所述第一冷却系统包括若干道沿着所述凹模(34)的宽度和/或长度方向呈间隔设置的第一流道(6),所述第一流道(6)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凹模(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包胶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6)包括第一引入段(61)、第一冷却段(63)、第一引出段(62)以及第一延伸段(64),所述第一冷却段(63)沿着所述凹模(34)的长度和/或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引入段(61)的一端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燊华塑胶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