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曼专利>正文

一种心内科用止血压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75576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材领域,尤其是一种心内科用止血压迫器,针对现有的止血压迫器在使用过程中,大多为固定式,不便于移动,且使用后不便于对压板进行清洗消毒,从而导致加大了病患交叉感染的风险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转动安装有横杆,横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固定杆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设置有止血机构,壳体内开设有清洗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使用过程中便于进行收纳移动,且使用后便于对压板进行清洗消毒,从而可以降低病患交叉感染的风险,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用止血压迫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心内科用止血压迫器。

技术介绍

[0002]压迫止血器利用机械压迫力促使创口凝血和初步闭合,需要一定的压迫时间。在心内科临床上的导管介入术,是指将导管经股动脉放置到病人的心脏或相关血管中进行治疗,手术时需要将导管经过股动脉穿刺置入,手术结束后股动脉的穿刺导管和鞘管要从动脉内拔除,此时需要使用压迫止血装置较长时间准确地按压穿刺部位,以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
[0003]而现有的止血压迫器在使用过程中,大多为固定式,不便于移动,且使用后不便于对压板进行清洗消毒,从而导致加大了病患交叉感染的风险,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心内科用止血压迫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止血压迫器在使用过程中,大多为固定式,不便于移动,且使用后不便于对压板进行清洗消毒,从而导致加大了病患交叉感染的风险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心内科用止血压迫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用止血压迫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2),第一滑槽(2)内滑动安装有支撑柱(3),支撑柱(3)的顶部转动安装有横杆(4),横杆(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5),固定杆(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9),固定杆(5)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滑槽(6),第二滑槽(6)内设置有止血机构,壳体(1)内开设有清洗腔(12),清洗腔(12)的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对称的两个烘干灯(13),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放置口(11),放置口(11)与清洗腔(12)相通,壳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把(14),壳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箱(15),水箱(15)的底部内壁固定安装有水泵(16),水箱(15)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清洗腔(12)相通,第一通孔内固定安装有七字型连接管(17),七字型连接管(17)的一端与水泵(16)的输出口固定连通,壳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对称的两个支撑板(24),两个支撑板(24)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三滑槽(25),两个第三滑槽(25)内均滑动安装有滑板(26),两个滑板(26)的底部均转动安装有对称的两个万向轮(27),两个滑板(26)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一螺纹槽,两个第一螺纹槽内均螺纹安装有第一螺纹杆(28),两个第三滑槽(25)之间开设有同一个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转动安装有蜗杆(29),壳体(1)内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与第三通孔相通,安装槽内滑动安装有齿条(33),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出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用止血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机构包括滑杆(7),滑杆(7)的外侧与第一滑槽(6)的内壁滑动连接,滑杆(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压板(8),固定杆(5)的顶部开设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与第二滑槽(6)相通,滑杆(7)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螺纹槽,第二螺纹槽内螺纹安装有第二螺纹杆(10),第二螺纹杆(10)的一端与电机(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用止血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29)的外侧固定套设有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曼
申请(专利权)人:郑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