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内科用肠道给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745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用肠道给药器,包括外管、以及一体成型于外管前端的球形导头、贯穿于外管后端的内管组件;其中:所述球形导头的中间部位开设有通孔;所述内管组件的外壁上对称固定有两个连杆,且两个连杆之间转动安装有椭球形出药头,所述出药头长轴的任意一端均可穿过通孔,且通孔的最大孔径小于出药头短轴;所述出药头的一端设有出药孔,且所述内管组件用于在出药孔穿出通孔时,向出药头内送入药液;综上可知,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基于可转动出药头的设置,使得整体给药器在伸入至患者肠道内时,其出药孔朝向外管内部,由此能有效避免给药器在伸入的过程中出现出药孔堵塞的问题。中出现出药孔堵塞的问题。中出现出药孔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化内科用肠道给药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用肠道给药器。

技术介绍

[0002]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医学知识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具体,消化内科中,在对肠道进行治疗时,根据肠道内的损伤情况,需要对应进行肠道给药操作;目前,医护人员大多是采用针筒式或气囊式的给药器执行该给药操作,但该类给药器在实际使用时仍存在一定的不便;例如:
[0003]上述给药器均是在器具本身的前端设置给药口,而在将给药器伸入患者的肠道内时,同样是将器具前端首先伸入,由此则极易造成前端给药口的堵塞,堵塞后则无法执行给药,并且还需更换给药器并重新伸入,影响治疗效率、且整体治疗过程中的舒适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内科用肠道给药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内科用肠道给药器,包括外管、以及一体成型于外管前端的球形导头、贯穿于外管后端的内管组件;其中:
[0006]所述球形导头的中间部位开设有通孔;
[0007]所述内管组件的外壁上对称固定有两个连杆,且两个连杆之间转动安装有椭球形出药头,所述出药头长轴的任意一端均可穿过通孔,且通孔的最大孔径小于出药头短轴;所述出药头的一端设有出药孔,且所述内管组件用于在出药孔穿出通孔时,向出药头内送入药液;
[0008]其中一个所述连杆的外侧安装有齿轮,且齿轮与出药头同轴装配;所述外管内固定有齿环,且所述出药头退入外管内时,齿轮可与齿环啮合,以驱动出药头进行180
°
翻转。
[0009]优选的,所述球形导头的外径不小于外管的外径,且球形导头与外管的连接处圆弧过渡。
[0010]优选的,所述出药头的短轴两端均固定有转动轴,且两个转动轴分别为第一轴和第二轴,其中:第一轴与齿轮对应,第二轴与对应连杆之间转动连接有导套。
[0011]优选的,所述出药头与第二轴内导通开设有第一导药孔;所述导套与内管组件之间连接有导药管,且导套内开设有与导药管导通的第二导药孔;所述出药孔穿出通孔时,第一导药孔与第二导药孔导通;所述出药孔朝向外管后端时,第一导药孔与第二导药孔错位。
[0012]优选的,所述内管组件包括第一内管,且导药管连接于第一内管的前端。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内管的内部设有活塞,且所述活塞的一侧焊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贯穿第一内管后端,且推杆的外壁上设有容量刻度。
[0014]优选的,所述内管组件还包括第二内管,且第二内管设置于第一内管与外管之间。
[0015]优选的,所述连杆固定于第二内管的外壁上,且第二内管与第一内管之间形成有储药腔。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内管与导药管之间连接有第一单向阀,且第一单向阀用于实现第一内管向导药管的单向导通;所述第一内管前端与储药腔之间连接有第二单向阀,且第二单向阀用于实现储药腔向第一内管的单向导通。
[0017]优选的,所述第二内管的一侧固定有进药管,且所述进药管限定于外管后端;所述外管的后端对称设有两个标识指针,且出药头进行180
°
翻转时,进药管从其中一个标识指针处转动至另一个标识指针处。
[0018]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在本专利技术中,基于可转动出药头的设置,使得整体给药器在伸入至患者肠道内时,其出药孔朝向外管内部,由此能有效避免给药器在伸入的过程中出现出药孔堵塞的问题;而在伸入后,通过内管组件的移动、转动,以及齿轮与齿环之间的配合,能有效实现出药头的180
°
翻转,从而使整体给药器能顺利向患者肠道内导入治疗药物。
[0020]另外,上述执行出药头的转动时,出药头限定于外管内部,由此能有效避免因出药头转动而引起患者不适的问题。
[0021](2)针对上述出药头,对应在外管前端设置带有通孔的球形导头,以此使得整体给药器的前端表面为平滑的弧面,从而避免在伸入给药器的过程中造成患者的二次损失。
[0022](3)针对上述出药头与内管组件,通过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杆形成两者之间的连接,且其中一个连杆与齿轮配合,另一个连杆上则设有可与出药头导通的导套;具体,在出药孔伸出通孔时,导套才与出药头导通;而在出药孔朝向外管后端时,导套与出药头之前形成错位不导通;基于此,能有效避免了在伸入给药器的过程中出现药物泄露的现象。
[0023](4)针对上述内管组件,包括活塞式推入结构的第一内管,且在对应推杆上设有容量刻度,由此能精准控制给药量。
[0024](5)针对上述内管组件,还包括用于储存及添加药物的第二内管,具体在第一内管与第二内管之间形成有储药腔,且储药腔、第一内管及导药管之间形成单向导通,由此能有效在给药过程中实现补药操作,并且不会造成患者肠道内部药物的回流。
[0025](6)针对上述出药头的翻转,通过驱动内管组件转动实现,且在内管组件及外管后端对应设有标识结构,以此能精准获取出药头的翻转状态,使得整体给药器的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外观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
[0029]图4为图2中的B处放大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齿环与出药头的配合平面图;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外管与内管组件的配合平面图;
[0032]图中:外管

1;球形导头

2;通孔

21;内管组件

3;连杆

31;出药头

32;出药孔

33;转动轴

34;导套

35;第一导药孔

36;导药管

37;第二导药孔

38;齿轮

4;齿环

5;第一
内管

6;活塞

61;推杆

62;第一单向阀

63;第二单向阀

64;第二内管

7;储药腔

71;进药管

72;标识指针

8。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请参阅图1

图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内科用肠道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1)、以及一体成型于外管(1)前端的球形导头(2)、贯穿于外管(1)后端的内管组件(3);所述球形导头(2)的中间部位开设有通孔(21);所述内管组件(3)的外壁上对称固定有两个连杆(31),且两个连杆(31)之间转动安装有椭球形出药头(32),所述出药头(32)长轴的任意一端均可穿过通孔(21),且通孔(21)的最大孔径小于出药头(32)短轴;所述出药头(32)的一端设有出药孔(33),且所述内管组件(3)用于在出药孔(33)穿出通孔(21)时,向出药头(32)内送入药液;其中一个所述连杆(31)的外侧安装有齿轮(4),且齿轮(4)与出药头(32)同轴装配;所述外管(1)内固定有齿环(5),且所述出药头(32)退入外管(1)内时,齿轮(4)可与齿环(5)啮合,以驱动出药头(32)进行180
°
翻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用肠道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导头(2)的外径不小于外管(1)的外径,且球形导头(2)与外管(1)的连接处圆弧过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用肠道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药头(32)的短轴两端均固定有转动轴(34),且两个转动轴(34)分别为第一轴和第二轴,其中:第一轴与齿轮(4)对应,第二轴与对应连杆(31)之间转动连接有导套(3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用肠道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药头(32)与第二轴内导通开设有第一导药孔(36);所述导套(35)与内管组件(3)之间连接有导药管(37),且导套(35)内开设有与导药管(37)导通的第二导药孔(38);所述出药孔(33)穿出通孔(21)时,第一导药孔(3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