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过滤吸附单元和废水回收净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07438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3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级过滤吸附单元和废水回收净水系统,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多级过滤吸附单元至少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高分子聚合纤维层和多孔纳米材料层,特别的,本申请实施例的多孔纳米材料层的比表面积大于2000m2/g,相比传统的多孔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好、吸附容量大等优点,可以更有效的吸附废水中的色素、COD、可溶性苯酚类和氯乙烯类等有机污染物、硝酸盐和氧化砷等无机污染物质以及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质,提高单位体积的使用效率。本申请实施例的废水回收净水系统能有效对各种废水进行回收净化,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净水过程都基于物理原理,安全环保。全环保。全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级过滤吸附单元和废水回收净水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多级过滤吸附单元和废水回收净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多孔炭材料,活性炭具有孔隙结构发达和比表面积较大等特点,因其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剂,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化学工业、食品工业、湿法冶金、药物精制、军事化学保护等领域。活性炭对污染物质的吸附效果主要取决于其比表面积的大小与孔隙结构的丰富程度,与表面官能团的吸附性质也有一定关系。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表明,当活性炭孔径为吸附物质的2~4倍时,能够更有效的吸附污染物质。随着活性炭在多种领域的广泛应用,在催化剂载体、废水过滤吸附等新领域中的应用,常规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800~1500m2/g,由于比表面积小较小,所以吸附容量有限,无法满足各方面应用的要求。
[0003]此外,我国淡水资源十分贫乏,所以,将各种废水进行集中回用具有十分重要地意义。而在各类废水中,家庭除尘废水占据了很大比例,直接将除尘废水由下水道排出,不但浪费很多水,而且还会将一些有害的污染物质排入江河等处,从而造成各种二次污染或多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级过滤吸附单元和废水回收净水系统,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本申请的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级过滤吸附单元,至少包括:
[0006]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高分子聚合纤维层和多孔纳米材料层;其中:
[0007]所述多孔纳米材料层的比表面积大于2000m2/g。
[000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废水回收净水系统,包括:
[0009]进液口、初级处理腔、废水储藏腔、第一离心自吸泵以及废水净化腔,其中:
[0010]所述初级处理腔,与所述进液口相通,用于将从所述进液口流出的废水初次过滤;
[0011]所述废水储藏腔,与所述初级处理腔相通,内设置有过滤球,所述废水储藏腔用于将经过所述初次过滤的水存储;
[0012]所述第一离心自吸泵,其进水口与所述过滤球通过管道连通,用于将经过所述过滤球过滤后的水吸至所述废水净化腔;
[0013]所述废水净化腔,与所述第一离心自吸泵的出水口相通,内设置有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多级过滤吸附单元,所述多级过滤吸附单元用于将经过所述过滤球过滤后的水净化。
[0014]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废水净化腔内设置有第一布水花洒,其中:
[0015]所述第一布水花洒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一离心自吸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布水花洒的出水端位于所述多级过滤吸附单元的上方且与所述废水净化腔相通。
[0016]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0017]杀菌消毒腔,与所述废水净化腔相通,所述杀菌消毒腔内设置有紫外消毒灯,所述紫外消毒灯用于对经过所述多级过滤吸附单元净化后的水进行消毒。
[0018]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0019]第二离心自吸泵和第二布水花洒;
[0020]所述第二离心自吸泵的进水口与所述杀菌消毒腔连通,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布水花洒的进水端连通;
[0021]所述第二布水花洒的出水端与所述进液口连通。
[0022]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0023]引流板,所述引流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在所述引流板上均匀布设;
[0024]其中,所述引流板的上板面与所述多级过滤吸附单元的下端接触,下板面与所述杀菌消毒腔相通。
[0025]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紫外消毒灯均匀布设于所述杀菌消毒腔的四周内壁。
[0026]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初级处理腔内设置有乱向挡流板和细格栅,其中:
[0027]所述乱向挡流板,位于所述进液口的正下方,用于将从所述进液口流出的废水水流打散;
[0028]所述细格栅,位于所述乱向挡流板的正下方,用于对从所述乱向挡流板流下的废水水流进行初次过滤。
[0029]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初级处理腔、所述废水储藏腔、所述第一离心自吸泵以及所述废水净化腔均集成于箱体上,所述进液口设置于所述箱体的顶端;
[0030]所述箱体的底端设置有沉淀区排泥口,所述沉淀区排泥口与所述废水储藏腔的底部相通;
[0031]其中,所述废水储藏腔的底部内径朝靠近所述沉淀区排泥口方向逐渐减小。
[0032]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第一清理窗口和第二清理窗口;
[0033]其中,所述第一清理窗口与所述废水净化腔相通,所述第二清理窗口与所述初级处理腔相通;
[0034]所述第一清理窗口和所述第二清理窗口上均设置有窗门。
[0035]本申请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0036]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多级过滤吸附单元至少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高分子聚合纤维层和多孔纳米材料层,特别的,本申请实施例的多孔纳米材料层的比表面积大于2000m2/g,相比传统的多孔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好、吸附容量大等优点,可以更有效的吸附废水中的色素、COD、可溶性苯酚类和氯乙烯类等有机污染物、硝酸盐和氧化砷等无机污染物质以及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质,提高单位体积的使用效率;
[0037]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废水回收净水系统能有效对各种家庭废水进行回收净化,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净水过程都基于物理原理,安全环保;特别的,多级过滤吸附单元设置于废水净化腔内,可以对经过过滤球过滤后的废水进行净化;
[0038]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废水回收净水系统的箱体上设置有进液口,通过在箱体内自
上而下设置初级处理腔、废水储藏腔,在重力作用下,实现了对从所述进液口流入的废水进行初级过滤处理;而通过废水储藏腔内的过滤球、第一离心自吸泵和废水净化腔的设置,实现了在负压吸力的作用下,将废水储藏腔内的废水从低处抬升至废水净化腔内,此过程中,负压吸力对废水起到进一步的过滤作用,废水中一些大而重的固体悬浮物会由于吸力不足而无法被第一离心自吸泵抬升至高处,最终无法进入废水净化腔中;该箱体相对密封可防止内部的水受环境影响二次污染;
[0039]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废水净化腔的底部还设置有杀菌消毒腔,杀菌消毒腔内设置有紫外消毒灯,能有效对经过多级过滤吸附单元净化后的废水进行杀菌消毒,其中,紫外消毒灯在所述杀菌消毒腔的四周内壁上均匀布设,各个方向上的紫外消毒灯相互作用,灯照强度叠加,能强化对经过多级过滤吸附单元净化后的废水的杀菌消毒效果;
[004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布水花洒、第二布水花洒、引流板以及乱向挡流板的设置,均实现了对水流的均匀布水,提高了净水效果,可延长多级过滤吸附单元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4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过滤吸附单元,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高分子聚合纤维层(801)和多孔纳米材料层(802);其中:所述多孔纳米材料层(802)的比表面积大于2000m2/g。2.一种废水回收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液口(2)、初级处理腔(3)、废水储藏腔(4)、第一离心自吸泵(5)以及废水净化腔(6),其中:所述初级处理腔(3),与所述进液口(2)相通,用于将从所述进液口(2)流出的废水初次过滤;所述废水储藏腔(4),与所述初级处理腔(3)相通,内设置有过滤球(7),所述废水储藏腔(4)用于将经过所述初次过滤的水存储;所述第一离心自吸泵(5),其进水口与所述过滤球(7)通过管道(20)连通,用于将经过所述过滤球(7)过滤后的水吸至所述废水净化腔(6);所述废水净化腔(6),与所述第一离心自吸泵(5)的出水口相通,内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过滤吸附单元(8),所述多级过滤吸附单元(8)用于将经过所述过滤球(7)过滤后的水净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净化腔(6)内设置有第一布水花洒(9),其中:所述第一布水花洒(9)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一离心自吸泵(5)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布水花洒(9)的出水端位于所述多级过滤吸附单元(8)的上方且与所述废水净化腔(6)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杀菌消毒腔(10),与所述废水净化腔(6)相通,所述杀菌消毒腔(10)内设置有紫外消毒灯(11),所述紫外消毒灯(11)用于对经过所述多级过滤吸附单元(8)净化后的水进行消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离心自吸泵(12)和第二布水花洒(13);所述第二离心自吸泵(12)的进水口与所述杀菌消毒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磊钟丹吴小三姚廷郡艾伟李志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彤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