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颖钊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水利管道外表面除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742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水利管道外表面除锈装置,包括除锈片,所述除锈片的两端面分别通过卡柱连接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一侧端卡扣连接有连接爪,所述连接爪的后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横连的两侧;所述横连的外表面卡扣连接在电机的转轴端;所述电机的一端面通过螺钉安装在基板的一侧表面,所述基板的另一侧表面的上端通过阻尼转轴安装有上斜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除锈片、除锈贴和连接柱的设置,实现硬性打磨和软性打磨同步进行,由前端电机进行驱动后,装置实现稳定的打磨做工,人工仅参与安装做工,无需人工参与打磨,减少人力投入,一次打磨管体表面,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水利管道外表面除锈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利管道外表面除锈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水利管道外表面除锈装置。
技术介绍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9省、自治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黄河水利工程包括有:青海龙羊峡项目、甘肃兰州大砂沟项目、山西万家寨项目、陕西延河项目、河南小浪底项目、四川乐山项目、重庆三峡库区万州项目以及湖北丹江口项目等,黄河水利工程通过人工建设一减少自然灾害对于相关底区的自然灾害损伤程度,是对相关地区保护起到重要作用的工程。黄河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水利管道铺设,而由于水利管道在堆积过程中会遭受雨淋等自然消耗,管道在长期接触潮湿环境后便会在外表面产生管锈,管锈的出现会损耗管体自身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对管道外表面的管锈进行去除,但是现有水利管道外表面除锈多为人工除锈,存在除锈效率慢、人工投入量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水利管道外表面除锈装置,以解决现有水利管道外表面除锈多为人工除锈,存在除锈效率慢、人工投入量大的问题。一种便携式水利管道外表面除锈装置,包括除锈片,所述除锈片的两端面分别通过卡柱连接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一侧端卡扣连接有连接爪,所述连接爪的后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横连的两侧;所述横连的外表面卡扣连接在电机的转轴端;所述电机的一端面通过螺钉安装在基板的一侧表面,所述基板的另一侧表面的上端通过阻尼转轴安装有上斜板,所述上斜板的下方并位于所述基板的表面通过阻尼转轴安装有固位板;所述除锈片的底端表面卡扣有若干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表面粘附有若干个除锈贴,所述连接柱的外围并位于所述除锈片的下表面粘贴有缓冲层;所述除锈片采用弧状结构的碳素合金钢,所述除锈片的弧形等于整圆的十五分之一,所述除锈片的两端分别贯通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卡柱的扣孔,所述除锈片安装完成后所有的所述除锈片的内壁形成一个圆形;所述缓冲层采用蜂窝复合材料,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3cm,所述连接柱采用十五边形结构的碳素合金钢,所述连接柱均匀分布在所述除锈片的表面,所述连接柱的底端焊接有若干个梯形结构的金刚石凸起;所述除锈贴采用圆形结构的砂纸,所述除锈贴的底表面和所述连接柱下表面金刚石凸起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除锈贴的底表面接触需要除锈的管体外表面。所述卡柱采用柱状结构的碳素合金钢,所述卡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防滑纹,所述卡柱的数量和所述除锈片的数量保持一致。所述安装环采用十五边形结构的碳素合金钢,所述安装环的内壁为圆形结构,所述安装环呈对称分布在所述除锈片的两端面,其中安装环的一端面和所述除锈片的一端面贴合,所述安装环的另一端面和所述连接爪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环卡扣连接所述卡柱。所述连接爪采用矩形结构的碳素合金钢,所述连接爪通过螺柱对称固定在所述横连的两端面;所述横连采用矩形结构的碳素合金钢,所述横连的边角位置做圆角处理。所述电机采用YE3型号电机;所述基板采用圆形结构的碳素合金钢,所述基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电机的凹槽,所述基板呈对称分布;所述基板的底端为平面矩形结构,所述基板下表面和所述固位板的外表面位于同一水平线。所述上斜板采用矩形结构的碳素合金钢,所述上斜板的底端设置有矩形的凸起;所述固位板采用矩形结构的碳素合金钢,所述固位板的前端开设有用于卡扣所述上斜板的凹槽;所述上斜板和所述固位板连接后呈直角三角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柱和除锈片,在连接结构的下表面设置金刚石凸起,然后在金刚石凸起的外围贴合粘贴除锈片,实现硬性打磨和软性打磨同步进行,由前端电机进行驱动后,装置实现稳定的打磨做工,人工仅参与安装做工,无需人工参与打磨,减少人力投入,一次打磨管体表面,效率高。2.本技术通过设置缓冲层和除锈片相搭配,减少除锈过程中由电机带动除锈片进行除锈做工时,除锈皮打磨管体对装置的整体冲击力,实现稳定打磨,提高打磨稳定程度。3.本技术设置有扣孔和卡柱,通过卡扣结构连接两端的安装环和除锈片,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打磨管体的需求进行选择除锈片,确保除锈片的内壁弧度可以贴合需要打磨的管体,确保打磨的贴合性,避免装置打磨的局限性和单一性,提高装置的打磨适用范围。4.本技术设置有基板,通过合页结构在接板上设置上斜板和固位板使得装置在底端接触地面时,由上斜板和固位板卡扣成直角三角形结构进行固定,利用直角三角形的稳定性为装置带来稳定的支撑力,合页结构收纳方便,便于后续拆卸后存放携带。5.本技术设置有除锈片,通过卡扣结构进行安装,在面对不同长度时,只需要通过卡柱进行安装更多的除锈片即可得到贴合待打磨管体长度的除锈片长度,贴合程度好,便利程度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1中的基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图1中的除锈片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图4中的连接柱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除锈片,11-扣孔,12-缓冲层,13-连接柱,14-除锈贴,2-卡柱,3-安装环,4-连接爪,5-横连,6-电机,7-基板,8-上斜板,9-固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包括除锈片1,所述除锈片1的两端面分别通过卡柱2连接有安装环3,所述安装环3的一侧端卡扣连接有连接爪,所述连接爪4的后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横连5的两侧;所述横连5的外表面卡扣连接在电机6的转轴端;所述电机6的一端面通过螺钉安装在基板7的一侧表面,所述基板7的另一侧表面的上端通过阻尼转轴安装有上斜板8,所述上斜板8的下方并位于所述基板7的表面通过阻尼转轴安装有固位板9;所述除锈片1的底端表面卡扣有若干个连接柱13,所述连接柱13的表面粘附有若干个除锈贴14,所述连接柱13的外围并位于所述除锈片1的下表面粘贴有缓冲层12;所述除锈片1采用弧状结构的碳素合金钢,所述除锈片1的弧形等于整圆的十五分之一,所述除锈片1的两端分别贯通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卡柱2的扣孔11,所述除锈片1安装完成后所有的所述除锈片1的内壁形成一个圆形;所述缓冲层12采用蜂窝复合材料,所述缓冲层12的厚度为3cm,所述连接柱13采用十五边形结构的碳素合金钢,所述连接柱13均匀分布在所述除锈片1的表面,所述连接柱13的底端焊接有若干个梯形结构的金刚石凸起;所述除锈贴14采用圆形结构的砂纸,所述除锈贴14的底表面和所述连接柱13下表面金刚石凸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水利管道外表面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锈片(1),所述除锈片(1)的两端面分别通过卡柱(2)连接有安装环(3),所述安装环(3)的一侧端通过连接爪(4)连接有横连(5);所述横连(5)的外表面卡扣连接在电机(6)的转轴端;所述除锈片(1)的底端表面卡扣有若干个连接柱(13),所述连接柱(13)的表面粘附有若干个除锈贴(14),所述连接柱(13)的外围并位于所述除锈片(1)的下表面粘贴有缓冲层(12);所述除锈片(1)采用弧状结构的碳素合金钢,所述除锈片(1)的弧形等于整圆的十五分之一,所述除锈片(1)的两端分别贯通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卡柱(2)的扣孔(11),所述除锈片(1)安装完成后所有的所述除锈片(1)的内壁形成一个圆形;所述缓冲层(12)采用蜂窝复合材料;所述连接柱(13)采用十五边形结构的碳素合金钢,所述连接柱(13)均匀分布在所述除锈片(1)的表面,所述连接柱(13)的底端焊接有若干个梯形结构的金刚石凸起;所述除锈贴(14)采用圆形结构的砂纸;所述除锈贴(14)的底表面接触需要除锈的管体外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水利管道外表面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锈片(1),所述除锈片(1)的两端面分别通过卡柱(2)连接有安装环(3),所述安装环(3)的一侧端通过连接爪(4)连接有横连(5);所述横连(5)的外表面卡扣连接在电机(6)的转轴端;所述除锈片(1)的底端表面卡扣有若干个连接柱(13),所述连接柱(13)的表面粘附有若干个除锈贴(14),所述连接柱(13)的外围并位于所述除锈片(1)的下表面粘贴有缓冲层(12);所述除锈片(1)采用弧状结构的碳素合金钢,所述除锈片(1)的弧形等于整圆的十五分之一,所述除锈片(1)的两端分别贯通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卡柱(2)的扣孔(11),所述除锈片(1)安装完成后所有的所述除锈片(1)的内壁形成一个圆形;所述缓冲层(12)采用蜂窝复合材料;所述连接柱(13)采用十五边形结构的碳素合金钢,所述连接柱(13)均匀分布在所述除锈片(1)的表面,所述连接柱(13)的底端焊接有若干个梯形结构的金刚石凸起;所述除锈贴(14)采用圆形结构的砂纸;所述除锈贴(14)的底表面接触需要除锈的管体外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水利管道外表面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6)的一端面通过螺钉安装在基板(7)的一侧表面,所述基板(7)的另一侧表面的上端通过阻尼转轴安装有上斜板(8),所述上斜板(8)的下方并位于所述基板(7)的表面通过阻尼转轴安装有固位板(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水利管道外表面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柱(2)采用柱状结构的碳素合金钢,所述卡柱(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防滑纹,所述卡柱(2)的数量和所述除锈片(1)的数量保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颖钊常上飞
申请(专利权)人:张颖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