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大豆生长的微生物混合菌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7341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促进大豆生长的微生物混合菌剂及其应用。所述微生物混合菌剂包括巴西固氮螺菌和帕氏嗜氢菌的发酵液,所述巴西固氮螺菌的浓度为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进大豆生长的微生物混合菌剂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微生物
,尤其是涉及一种促进大豆生长的微生物混合菌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大豆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之一,我国大豆产量位居世界第四,2017/18年度大豆种植面积增加。从地域分区来看,我国大豆生产种植地域主要有四大区域,分别是黑龙江种植区、安徽种植区、内蒙占自治区种植区和吉林省种植区,分别占比全国种植面积36%、11%、8%、4%。我国大豆平均单产为120千克/亩,远低于国际水平200千克/亩,国产大豆单产有待提高。
[0003]目前大豆的栽培管理主要包括大豆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等主要生产环节。现流行主的是化肥农耕技术,化肥主要投有五种,分别是硫酸钾(K2SO4)、氯化钾(KCl)、硝酸铵(NH4NO3)、氯化铵(NH4Cl)和碳酸氢铵(NH4HCO3)。其主要使用化肥来达到增产增益的效果,此化肥农耕技术能使作物根部发达,茎部生长粗壮,果实饱满,使作物大豆受益,也使农耕者受益良多。
[0004]虽然现有化肥农耕技术在我国农业方面取得巨大成果,但是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也是步步难行。由于大量使用化肥,虽然前期达到增产的幅度,但是长久施用下去,必然导致大豆减产,导致大豆产量下降的表现如下:造成庄稼的倒伏或苗弱:长期施用化肥,就会导致浓度差,作物的根部进行渗透作用,根细胞不但没有吸收土壤的水分,反而将细胞质中的水分倒流入土壤,导致作物受害,简称“烧苗”。从而造成根茎柔弱,导致作物倒伏。作物因烧面而导致根系活力下降,不能正常发育,植物根部细胞呼吸减弱,而氮素等营养又多以离子态存在,吸收时要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呼吸减弱,故能量供应不足,影响养分的吸收。
[0005]氮、磷、钾是农作物所需营养的“三大要素”。大气中的氮气是绝大多数作物不能利用的氮素形态,必须转化成能够被作物利用的其他形态作为肥料,而这个转化过程就要消耗大量能源把氮素形态它变成氨气态活性氮。过去生产氮肥主要能源是以石油为原料,现在主要靠天然气和煤,而这些能源又都是紧缺资源,因为紧缺也就导致了化肥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从而导致农耕者施用化肥的成本越来越高,而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质量越来越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促进大豆生长的微生物混合菌剂,本专利技术的微生物混合菌剂可刺激植物细胞分泌各种生长激素,强力促进增根、生根、壮根、毛细根,其长度或宽度有所增加,增强了作物吸水吸肥能力,使作物具有茎长粗,抗倒伏等效果,进而使得作物增产,还解决了农耕者滥用或长期使用的化肥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提供了一种微生物混合菌剂,所述微生物混合菌剂包括巴西固氮螺菌和帕氏嗜氢菌的发酵液,所述巴西固氮螺菌的浓度为1
×
106cfu/ml~1
×
10
10
cfu/
ml;所述帕氏嗜氢菌的浓度为1
×
106cfu/ml~1
×
10
10
cfu/ml。
[0009]巴西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brasilense)是螺旋状革兰氏阴性细菌,兼性厌氧,有极性鞭毛可以运动,鞭毛帮助其附着在根系上面,能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进行代谢,在不良环境下形成概念胞素,同时分泌大量多糖,并在体内形成聚B

羟基丁酸作为能源以度过不良环境。生长温度和PH条件范围较广,在适合条件下有较高的固氮酶活性,同时具有产生H2、分泌植物激素和自主固氮刺激作物生长。
[0010]帕氏嗜氢菌(Hydrogenophaga palleronii)是帕氏菌门,使分解有机物质变成小分子有机物或无机物,从而帮助作物吸收其养分,使作物生长旺盛。
[0011]巴西固氮螺菌可以将空气中的N2吸收,然后巴西固氮螺菌中的氮氧化酶形成铵根离子(NH4+),并以盐离子相结合,形成铵根盐。此产物提供作物所需要的的氮元素,从而形成生物肥料,提供作物所需的无机物。使作物吸收生物肥料生长茂盛,促根茎叶生长,从而达到量产。专利技术人发现将巴西固氮螺菌和帕氏嗜氢菌进行联合对大豆有良好的促进根茎叶生长的作用,并增加大豆的产量和增强大豆的果粒质量,而且减少天然气、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损失,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微生物混合菌剂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巴西固氮螺菌的浓度为1.9
×
108cfu/ml;所述帕氏嗜氢菌的浓度为6.8
×
107cfu/ml。
[0013]专利技术人通过实施发现当巴西固氮螺菌的浓度为1
×
106cfu/ml~1
×
10
10
cfu/ml;帕氏嗜氢菌的浓度为1
×
106cfu/ml~1
×
10
10
cfu/ml时,其促进大豆生长的效果较好,当巴西固氮螺菌的浓度为1.9
×
108cfu/ml;帕氏嗜氢菌的浓度为6.8
×
107cfu/ml时,效果最佳。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微生物混合菌剂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巴西固氮螺菌的发酵液和帕氏嗜氢菌的发酵液的体积比为(10~13):(7~10)。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微生物混合菌剂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巴西固氮螺菌的发酵液和帕氏嗜氢菌的发酵液的体积比为13:7。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微生物混合菌剂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巴西固氮螺菌来源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1.10379。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微生物混合菌剂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帕氏嗜氢菌来源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1.12500。
[0018]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提供了一种大豆育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幼苗时期将上述的微生物混合菌剂喷洒于大豆的根部。
[0019]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提供了上述的微生物混合菌剂在制备促进作物生长的制剂中的应用。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应用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作物包括大豆。在本专利技术中作物不仅限于大豆,作物还可以为其他农作物,例如小麦、水稻等农作物。
[0021]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目的提供了一种培养基,包括上述的微生物混合菌剂。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的微生物混合菌剂可刺激植物细胞分泌各种生长激素,强力促进增根、生根、壮根、毛细根,其长度或宽度有所增加,增强了作物吸水吸肥能力,使作物具有茎长粗,抗倒伏等效果,进而使得作物增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巴西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brasilense)的光学镜检图;
[0025]图2为巴西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brasilens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混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混合菌剂包括巴西固氮螺菌和帕氏嗜氢菌的发酵液,所述巴西固氮螺菌的浓度为1
×
106cfu/ml~1
×
10
10
cfu/ml;所述帕氏嗜氢菌的浓度为1
×
106cfu/ml~1
×
10
10
cfu/ml。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混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巴西固氮螺菌的最佳浓度为1.9
×
108cfu/ml;所述帕氏嗜氢菌的最佳浓度为6.8
×
107cfu/ml。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混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巴西固氮螺菌的发酵液和帕氏嗜氢菌的发酵液的体积比为(10~13):(7~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钰彬李华一金雁花杨效帆沈家葆
申请(专利权)人:兴安盟莱绅生物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