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亳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株高产4-甲基苯酚的第三梭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72572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高产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高产4

甲基苯酚的第三梭菌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酿酒及微生物
,特别涉及一株浓香型白酒缺陷风味物质4

甲基苯酚的生产菌。

技术介绍

[0002]白酒产业是我国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产业,其独特的酿造工艺使中国白酒具有别具一格的风味,富含多种呈香呈味化合物以及有益健康的功能活性成分。浓香型白酒不仅是我国经济产业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组成成分,在现代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把生物科技应用到传统的工艺中,在保留原有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实现技术突破创新,是所有酒界工作者关心的问题。
[0003]近年来,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快速发展,白酒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人们对酒的风味和口感要求越来越高,白酒中异杂味物质的消除迫在眉睫。浓香型白酒的品质与窖泥有着重要联系,在酒醅发酵过程中,培养不好的窖泥将产生窖泥臭,而这一臭味将不可避免的最终进入原酒中,该气味不仅不能在贮存过程中减弱,反而有可能在贮存过程中得到放大,对浓香型白酒风味影响很大;还会影响消费者的情绪。但当前行业对白酒中泥臭味的形成机理尚不清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品品质的进一步提升。
[0004]江南大学徐岩等人确认产生窖泥臭的化合物是4

甲基苯酚[徐岩,范文来,吴群,王海燕《风味技术导向白酒酿造基础研究的进展》,酿酒科技,2012年第1期(总第211期)],测定其阈值为166.97μg/L(46%vol酒精溶液),在所有香型白酒中以浓香型白酒最多,特别臭的浓香型白酒中含量极高,达1200μg/L[杜海,范文来,徐岩《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一质谱(GC—MS)联用定量白酒中两种异昧物质》,食品工业科技,2010,32(1)]。但是,目前尚无对4

甲基苯酚产生原因的研究报道。
[0005]此外,4

甲基苯酚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作为制备抗氧剂2,6

二叔丁基对甲酚和橡胶防老剂的原料,还可作为生产医药TMP和染料可利西丁磺酸的重要原料。4

甲基苯酚的合成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法和微生物发酵法,其中化学合成法存在安全性低、不够节能环保的问题,而微生物发酵法存在4

甲基苯酚产量低的问题,如专利CN106190924A公开的一株酪丁酸梭菌,其4

甲基苯酚的产量仅达到0.13mg/L。
[0006]因此,筛选能够高产4

甲基苯酚的菌株,一方面对消除浓香型白酒的窖泥臭味、提高浓香型白酒的质量意义重大,另一方面为生物清洁生产4

甲基苯酚提供了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株高产4

甲基苯酚的第三梭菌及其应用,以期可以对窖泥泥臭味的形成机理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可构建泥臭味的消除策略,提高浓香型白酒的质量。
[0008]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专利技术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采用摸拟窖池微生物的微生态环境来分离窖泥中的微生物,利用摸拟的培
养条件和摸拟酒醅的培养基,比用传统合成培养基或其它培养基更全面接近窖中酒醅的营养成份和影响因子,能全面地分离及纯化窖池微生物。从窖泥已分离的微生物中筛选易产生臭味的微生物进行发酵实验,采用顶空

固相微萃取法对窖泥成分进行萃取,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GC

MS)分析检测发酵成分,寻找产生4

甲基苯酚的菌株,并利用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和16SrDNA序列分析法分析鉴定菌株。
[0010]本专利技术筛选出的4

甲基苯酚的生产菌共两株:
[0011]第一株为煎盘梭菌,其保藏名称为Clostridium sartagoforme bzxyb10007,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0623,保藏日期为2020年10月22日,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0012]第二株为第三梭菌,其保藏名称为Clostridium tertium bzxyb10008,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0624,保藏日期为2020年10月22日,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4]1、本专利技术确定了浓香型白酒缺陷风味物质4

甲基苯酚的生产菌,为分析窖泥泥臭味形成机理、构建泥臭味消除策略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从而可以从窖泥培养和维护、产生泥臭味微生物的防控着手,构建基酒泥臭味的消除策略,从根本上解决浓香白酒基酒中窖泥泥臭味这一问题。
[0015]2、本专利技术筛选到的第三梭菌Clostridium tertium bzxyb10008,4

甲基苯酚的产量高达2.8mg/L,可用于作为生产菌株发酵生产4

甲基苯酚。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专利技术4

甲基苯酚的生产菌的筛选和鉴定方法如下:
[0017]1材料与方法
[0018]1.1材料与试剂
[0019]选取不同的窖泥:1号为不产窖泥臭味的窖泥(来自亳州学院酿酒示范实训中心),2号为产窖泥臭味的窖泥(来自亳州学院酿酒示范实训中心)
[0020]1.2主要仪器与设备
[0021]WatersI

Class/XevoTQD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GC

MS);AgilentPC420固相微萃取仪;CAR/PDMS75μm顶空固相萃取头;BIOLOG微生物鉴定仪、厌氧工作站。
[0022]1.3实验方法
[0023]1.3.1以糖为碳源的窖泥中的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0024]1.3.1.1培养基的制作
[0025]液体富集培养基:按蛋白胨1%、牛肉膏0.5%、葡萄糖3%、氯化钠0.05%、硫酸铵0.09%、硫酸铁0.01%、硫酸镁0.03%、碳酸钙2%、酒醅浸提液(将酒醅按质量比1:3加入水中,80℃浸泡1h,过滤,即获得酒醅浸提液,下同)100mL、余量为水的配比,配制500mL液体富集培养基,pH7.0,121℃下灭菌20min。
[0026]分离培养基:按蛋白胨1%、牛肉膏0.5%、葡萄糖3%、氯化钠0.05%、硫酸铵0.09%、硫酸铁0.01%、硫酸镁0.03%、CaCl 20.5%、琼脂2%、酒醅浸提液50mL、余量为水的配比,配制500mL分离培养基,pH7.0,121℃下灭菌20min。
[0027]酒醅浸提液分离培养基:以酒醅浸提液200mL、CaCl 20.5%、琼脂2.0%、葡萄糖1.0%、余量为水的配比,配制500mL酒醅浸提液分离培养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高产4

甲基苯酚的第三梭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梭菌的保藏名称为Clostridium tertium bzxyb10008,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睿蒲顺昌董琪刘露方颂平刘开放刘飞翔丁斌董书甲
申请(专利权)人:亳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