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洁珊专利>正文

一种数控机床用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7288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数控机床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数控机床用夹具,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第一伸缩件,所述第一伸缩件上端连接有活动钢板,所述活动钢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固定式定位柱,所述固定式定位柱之间的活动钢板上固定有钻孔凸台,所述钻孔凸台上连接有工件,所述工件右下角卡接卡位结构,所述工件上方设有钻头。该装置根据现有机床对上料的改进,本夹具可以从左侧平行放入工件,根据取件机械手的位置,本夹具将工作台下降而凸出工件,用以方便机械手或者人手取件,既方便又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机床用夹具
本技术涉及数控机床
,具体是一种数控机床用夹具。
技术介绍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数控机床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加工问题,是一种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动化机床,代表了现代机床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机床实现了自动化操作,相应的加床用夹具也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设计,对于改进过后的机床,现有的夹具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了,迫切需要在改进了的数控机床背景下所适应要求的工装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控机床用夹具,以解决机床实现了自动化操作,相应的加床用夹具也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设计,对于改进过后的机床,现有的夹具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了,迫切需要在改进了的数控机床背景下所适应要求的工装夹具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控机床用夹具,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第一伸缩件,所述第一伸缩件上端连接有活动钢板,所述活动钢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固定式定位柱,所述固定式定位柱之间的活动钢板上固定有钻孔凸台,所述钻孔凸台上连接有工件,所述工件右下角卡接卡位结构,所述工件上方设有钻头。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钢板中间开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外形尺寸小于钻孔凸台,所述钻孔凸台包括模具底板,所述模具底板竖直两侧连接有侧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板高于模具底板,所述模具底板上端设有滑行斜坡,所述滑行斜坡中间位置开有定位用孔道,位于所述钻孔凸台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钻孔用孔洞和退件孔,所述退件孔对称设置于钻孔凸台上的上下左右四个方位。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用孔道正下方的固定底板上固定有第二伸缩件,所述退件孔正下方的固定底板上固定有固定式抵柱。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位结构包括马达,所述马达固定于工件右下角的固定底板,所述马达连接有细转轴,所述细转轴上端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上连接有限位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控机床用夹具,该装置根据现有机床对上料的改进,本夹具可以从左侧平行放入工件,根据取件机械手的位置,本夹具将工作台下降而凸出工件,用以方便机械手或者人手取件,既方便又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控机床用夹具的结构图;图2为图1在A-A处的剖视图。图中:1、定底板;2、第一伸缩件;3、活动钢板;4、固定式定位柱;5、钻孔凸台;6、工件;7、卡位结构;8、矩形槽;9、模具底板;10、侧板;11、滑行斜坡;12、定位用孔道;13、钻孔用孔洞;14、退件孔;15、第二伸缩件;16、固定式抵柱;17、马达;18、细转轴;19、转盘;20、限位柱;21、限位杆;22、钻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数控机床用夹具,包括固定底板1,所述固定底板1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第一伸缩件2,所述第一伸缩件2上端连接有活动钢板3,所述活动钢板3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固定式定位柱4,所述固定式定位柱4之间的活动钢板3上固定有钻孔凸台5,所述钻孔凸台5上连接有工件6,所述工件6右下角卡接卡位结构7,所述工件6上方设有钻头22。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工件6有两个方位,正上方或者左侧推入,随后卡位结构7转动卡住工件6,第二伸缩件15从定位用孔道12伸出,第二伸缩件15、固定式定位柱4以及限位杆21将工件6所有自由度都限制了,方便钻头22下降进行钻孔。实施例2: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活动钢板3中间开有矩形槽8,所述矩形槽8外形尺寸小于钻孔凸台5,所述钻孔凸台5包括模具底板9,所述模具底板9竖直两侧连接有侧板10。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矩形槽8一定不会影响钻孔的位置,所以其尺寸比最外围钻孔位置要大,并且要小于钻孔凸台5避免钻孔凸台5没有地方借力,具底板9和侧板10组成有个凹面放置工件6用。实施例3: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侧板10高于模具底板9,所述模具底板9上端设有滑行斜坡11,所述滑行斜坡11中间位置开有定位用孔道12,位于所述钻孔凸台5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钻孔用孔洞13和退件孔14,所述退件孔14对称设置于钻孔凸台5上的上下左右四个方位。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钻孔用孔洞13用于钻孔时不会阻隔钻头22,退件孔14方便固定式抵柱16伸出,固定式抵柱16抵住工件6,在活动钢板3下降时将工件6顶起以便机械手夹取。实施例4:如图1、图2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用孔道12正下方的固定底板1上固定有第二伸缩件15,所述退件孔14正下方的固定底板1上固定有固定式抵柱16。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二伸缩件15从退件孔14伸出挡住工件6,不让其向左移动。实施例5: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卡位结构7包括马达17,所述马达17固定于工件6右下角的固定底板1,所述马达17连接有细转轴18,所述细转轴18上端连接有转盘19,所述转盘19上连接有限位柱20,所述限位柱20上连接有限位杆21。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马达17带动细转轴18,细转轴18带动转盘19,转盘19上的限位柱20以及限位杆21转动,限位杆21转到工件6上方时便可以阻挡工件的上下移动,在完成钻孔时,马达17继续转动将限位杆21带离工件6上方。本技术上述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控机床用夹具,该装置根据现有机床对上料的改进,本夹具可以从左侧平行放入工件,根据取件机械手的位置,本夹具将工作台下降而凸出工件,用以方便机械手或者人手取件,既方便又安全。以上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控机床用夹具,包括固定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1)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第一伸缩件(2),所述第一伸缩件(2)上端连接有活动钢板(3),所述活动钢板(3)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固定式定位柱(4),所述固定式定位柱(4)之间的活动钢板(3)上固定有钻孔凸台(5),所述钻孔凸台(5)上连接有工件(6),所述工件(6)右下角卡接卡位结构(7),所述工件(6)上方设有钻头(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机床用夹具,包括固定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1)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第一伸缩件(2),所述第一伸缩件(2)上端连接有活动钢板(3),所述活动钢板(3)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固定式定位柱(4),所述固定式定位柱(4)之间的活动钢板(3)上固定有钻孔凸台(5),所述钻孔凸台(5)上连接有工件(6),所述工件(6)右下角卡接卡位结构(7),所述工件(6)上方设有钻头(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钢板(3)中间开有矩形槽(8),所述矩形槽(8)外形尺寸小于钻孔凸台(5),所述钻孔凸台(5)包括模具底板(9),所述模具底板(9)竖直两侧连接有侧板(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0)高于模具底板(9),所述模具底板(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振球陈洁珊
申请(专利权)人:陈洁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