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用胶囊检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6957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药用胶囊检测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检测盒,所述箱体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高清摄像头,所述高清摄像头位于检测盒的顶部,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连通有漏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检测效果好及可对胶囊进行快速分类排放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药用胶囊检测机,在使用过程中,通常无法使胶囊进行左右滚动,导致不能对胶囊的表面进行全方位分析检测,从而影响检测效果,且不便于对检测后的胶囊进行快速分类排放,降低了胶囊检测机适用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用胶囊检测机
本技术涉及胶囊
,具体为一种药用胶囊检测机。
技术介绍
用胶囊装的药物,一般都是对食道和胃粘膜有刺激性的粉末或颗粒,或口感不好、易于挥发、在口腔中易被唾液分解,以及易吸入气管的药,这些药装入胶囊,既保护了药物药性不被破坏,也保护了消化器官和呼吸道。现有的药用胶囊检测机,在使用过程中,通常无法使胶囊进行左右滚动,导致不能对胶囊的表面进行全方位分析检测,从而影响检测效果,且不便于对检测后的胶囊进行快速分类排放,降低了胶囊检测机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用胶囊检测机,具备检测效果好及可对胶囊进行快速分类排放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药用胶囊检测机,在使用过程中,通常无法使胶囊进行左右滚动,导致不能对胶囊的表面进行全方位分析检测,从而影响检测效果,且不便于对检测后的胶囊进行快速分类排放,降低了胶囊检测机适用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药用胶囊检测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检测盒,所述箱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用胶囊检测机,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2),所述第一支撑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检测盒(3),所述箱体(1)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4),所述第二支撑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高清摄像头(6),所述高清摄像头(6)位于检测盒(3)的顶部,所述支撑板(5)的顶部连通有漏斗(7),所述漏斗(7)的顶部贯穿至箱体(1)的顶部,所述箱体(1)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箱(8),所述第一过滤箱(8)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9),所述第一过滤箱(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用胶囊检测机,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2),所述第一支撑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检测盒(3),所述箱体(1)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4),所述第二支撑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高清摄像头(6),所述高清摄像头(6)位于检测盒(3)的顶部,所述支撑板(5)的顶部连通有漏斗(7),所述漏斗(7)的顶部贯穿至箱体(1)的顶部,所述箱体(1)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箱(8),所述第一过滤箱(8)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9),所述第一过滤箱(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10),所述第一风机(10)的进风管与第一过滤箱(8)相连通,所述第一风机(10)的出风管连通有第一输风管(11),所述第一输风管(11)的右端贯穿至检测盒(3)的内腔并连通有第一吹风管(12),所述箱体(1)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箱(13),所述第二过滤箱(13)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14),所述第二过滤箱(1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机(15),所述第二风机(15)的进风管与第二过滤箱(13)相连通,所述第二风机(15)的出风管连通有第二输风管(16),所述第二输风管(16)的左端贯穿至检测盒(3)的内腔并连通有第二吹风管(17),所述检测盒(3)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长孔(18),所述箱体(1)内腔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9),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9)的右端贯穿长孔(18)并延伸至检测盒(3)的内腔,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9)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20),所述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祥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康信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