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邻间增强件的可移除牙科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689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移除牙科器具,该可移除牙科器具可以包括至少部分地包围多颗牙齿的器具主体以及邻间增强件。器具主体可包括被成形为接合第一牙齿的第一壳体和被成形为接合第二牙齿的第二壳体。邻间增强件从位于该器具主体的唇侧上的第一齿龈边缘沿着第一牙齿和第二牙齿之间的邻间区域延伸到位于该器具主体的舌侧上的第二齿龈边缘。邻间增强件被构造成接合第一牙齿的位于轮廓高度下方的舌侧表面或唇侧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以使器具主体能够致使第一牙齿朝向期望位置移动。在特定实施方案中,本公开描述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计算机装置确定包括相同邻间增强件的可移除牙科器具设计。除牙科器具设计。除牙科器具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邻间增强件的可移除牙科器具


[0001]本公开涉及基于聚合物的可移除牙科器具诸如牙齿矫治器。

技术介绍

[0002]正畸学领域涉及重新定位患者的牙齿以实现改善的功能和美观的外观。正畸装置和治疗方法通常涉及施加力以将牙齿移动到适当的咬合构造或咬合。作为一个示例,正畸治疗可涉及使用被称为托槽的开槽器具,该开槽器具固定到患者的前牙、犬齿和双尖齿。弓丝通常安置在每个托槽的狭槽中并且用作轨道来引导牙齿移动到期望的取向。弓丝的端部通常接收在固定到患者的臼齿的被称作颊面管的器具中。此类牙科器具保持在患者口中,并且由正畸医生定期调节以检查该过程并保持对牙齿的适当力,直到实现正确对准。
[0003]正畸治疗还可涉及使用对准托盘诸如透光或透明的基于聚合物的牙齿定位托盘,通常称为透明托盘矫治器(CTA)。例如,使用CTA 的正畸治疗可包括形成具有接合一颗或多颗牙齿的壳体的托盘。每个壳体可从牙齿的初始位置例如错位咬合位置变形。CTA的相应壳体的变形位置可以向相应牙齿施加朝向牙齿的期望位置的力,该期望位置是初始位置和正畸治疗得到的最终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然而,正畸治疗可能需要CTA难以实现的一些牙齿移动,诸如牙根移动以及犬齿和双尖齿的旋转。在这些情况下,CTA能够直接施加到牙齿表面的力和力矩可能不足以实现期望的牙齿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透明托盘矫治器通常需要附接件来实现困难的牙齿移动,诸如牙根移动和牙齿旋转。但是将附接件粘结到牙齿是耗时的并且可能是有问题的。附接件不是美学上期望的,并且还使得患者难以从牙齿移除矫治器托盘。所公开的包括邻间增强件的可移除牙科器具在不需要使用牙齿附接件的情况下促进困难的牙齿移动。
[0005]在一些示例中,本公开描述了一种可移除牙科器具,其包括:器具主体,该器具主体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包围患者的牙弓的多颗牙齿;以及邻间增强件。该器具主体包括: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被成形为在多颗牙齿中的第一牙齿的初始位置接合第一牙齿;以及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被成形为在多颗牙齿中的第二牙齿的初始位置接合第二牙齿。第二牙齿与第一牙齿相邻。邻间增强件从器具主体的位于器具主体的唇侧上的第一齿龈边缘沿着第一牙齿和第二牙齿之间的邻间区域延伸到器具主体的位于器具主体的舌侧上的第二齿龈边缘。邻间增强件被构造成接合第一牙齿的位于第一牙齿的轮廓高度下方的舌侧表面或第一牙齿的位于轮廓高度下方的唇侧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以使器具主体能够在第一牙齿上的接触点处施加力矢量,从而在可移除牙科器具被患者佩戴时致使第一牙齿朝向第一牙齿的期望位置移动。
[0006]在一些示例中,本公开描述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形成患者的牙科解剖结构的模型,该牙科解剖结构的模型提供多颗牙齿的期望位置。该方法还包括基于模型形成可移除牙科器具,该可移除牙科器具包括:器具主体,该器具主体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包围患者
的牙弓的多颗牙齿;以及邻间增强件。该器具主体包括: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被成形为在多颗牙齿中的第一牙齿的初始位置接合第一牙齿;以及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被成形为在多颗牙齿中的第二牙齿的初始位置接合第二牙齿。第二牙齿与第一牙齿相邻。邻间增强件从器具主体的位于器具主体的唇侧上的第一齿龈边缘沿着第一牙齿和第二牙齿之间的邻间区域延伸到器具主体的位于器具主体的舌侧上的第二齿龈边缘。邻间增强件被构造成接合第一牙齿的位于第一牙齿的轮廓高度下方的舌侧表面或第一牙齿的位于轮廓高度下方的唇侧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以使器具主体能够在第一牙齿上的接触点处施加力矢量,从而在可移除牙科器具被患者佩戴时致使第一牙齿朝向第一牙齿的期望位置移动。
[0007]在一些示例中,本公开描述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计算装置接收患者的三维牙科解剖结构的数字表示,该牙科解剖结构提供多颗牙齿的初始位置。该方法还包括通过计算装置确定多颗牙齿中的第一牙齿从第一牙齿的初始位置到第一牙齿的期望位置的移动。该方法还包括通过计算装置确定在第一牙齿上的接触点处施加以实现该移动的力矢量。该方法还包括通过计算装置确定可移除牙科器具设计,该可移除牙科器具设计包括邻间增强件在可移除牙科器具上的位置以引起力矢量,其中该可移除牙科器具包括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多颗牙齿的器具主体。该器具主体包括: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被成形为在多颗牙齿中的第一牙齿的初始位置接合第一牙齿;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被成形为在多颗牙齿中的第二牙齿的初始位置接合第二牙齿。第二牙齿与第一牙齿相邻。邻间增强件从器具主体的位于器具主体的唇侧上的第一齿龈边缘沿着第一牙齿和第二牙齿之间的邻间区域延伸到器具主体的位于器具主体的舌侧上的第二齿龈边缘。邻间增强件被构造成接合第一牙齿的位于第一牙齿的轮廓高度下方的舌侧表面或第一牙齿的位于轮廓高度下方的唇侧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以使器具主体能够在第一牙齿上的接触点处施加力矢量,从而在可移除牙科器具被患者佩戴时致使第一牙齿朝向第一牙齿的期望位置移动。该方法还包括通过计算装置将可移除牙科器具的表示传输到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
[0008]在一些示例中,本公开描述了存储计算机系统可执行指令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系统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可将处理器配置为接收患者的三维牙科解剖结构的数字表示,该牙科解剖结构提供多颗牙齿的初始位置。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存储计算机系统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系统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将处理器配置为确定多颗牙齿中的第一牙齿从第一牙齿的初始位置到第一牙齿的期望位置的移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存储计算机系统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系统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将处理器配置为确定在第一牙齿上的接触点处施加以实现移动的力矢量。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存储计算机系统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系统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将处理器配置为确定可移除牙科器具设计,该可移除牙科器具设计包括邻间增强件在可移除牙科器具上的位置以引起力矢量,其中可移除牙科器具包括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包围多颗牙齿的器具主体。该器具主体包括: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被成形为在多颗牙齿中的第一牙齿的初始位置接合第一牙齿;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被成形为在多颗牙齿中的第二牙齿的初始位置接合第二牙齿。第二牙齿与第一牙齿相邻。邻间增强件从器具主体的位于器具主体的唇侧上的第一齿龈边缘沿着第一牙齿和第二牙齿之间的邻间区域延伸到器具主体的位于器具主体的舌侧上的第二齿龈边缘。邻间增强件被构造成接合第一牙齿的位于第一牙齿的轮廓高度下方的舌侧表面或第一牙齿的位于轮廓高度下方的唇侧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以使器具主
体能够在第一牙齿上的接触点处施加力矢量,从而在可移除牙科器具被患者佩戴时致使第一牙齿朝向第一牙齿的期望位置移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存储计算机系统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系统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将处理器配置为将可移除牙科器具的表示传输到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
[0009]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进行阐述。从说明书和附图、以及从权利要求书中,本公开的其他特征、目标和优点将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0010]图1A至图1E示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可移除牙科器具,所述可移除牙科器具包括:器具主体,所述器具主体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包围患者的牙弓的多颗牙齿,其中所述器具主体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被成形为在所述多颗牙齿中的第一牙齿的初始位置接合所述第一牙齿;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被成形为在所述多颗牙齿中的第二牙齿的初始位置接合所述第二牙齿,其中所述第二牙齿与所述第一牙齿相邻;以及邻间增强件,所述邻间增强件从所述器具主体的位于所述器具主体的唇侧上的第一齿龈边缘沿着所述第一牙齿和所述第二牙齿之间的邻间区域延伸到所述器具主体的位于所述器具主体的舌侧上的第二齿龈边缘,其中所述邻间增强件被构造成接合所述第一牙齿的位于所述第一牙齿的轮廓高度下方的舌侧表面或所述第一牙齿的位于所述轮廓高度下方的唇侧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以使所述器具主体能够在所述第一牙齿上的接触点处施加力矢量,从而在所述可移除牙科器具被患者佩戴时致使所述第一牙齿朝向所述第一牙齿的期望位置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除牙科器具,其中所述邻间增强件导致所述器具主体在所述邻间区域处比所述第一壳体的唇侧面和舌侧面更硬。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移除牙科器具,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表面,所述表面限定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空隙,其中所述表面被成形为在期望位置接收所述第一牙齿,其中所述邻间增强件被构造成接合所述第一牙齿的舌侧表面和所述第一牙齿的唇侧表面,以将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表面的咬合部分朝向所述第一牙齿的咬合表面推动,其中所述器具主体被构造成在所述第一牙齿上的与所述空隙的一部分相背的接触点处施加所述力矢量,以致使所述第一牙齿朝向所述空隙的所述部分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移除牙科器具,其中所述邻间增强件在所述器具主体的咬合表面附近朝向所述器具主体的外部偏置,并且在所述第一齿龈边缘和所述第二齿龈边缘处朝向所述器具主体的内部偏置,以将所述力矢量邻近齿龈缘集中在所述第一牙齿处。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移除牙科器具,其中所述器具主体还包括: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被成形为在所述多颗牙齿中的第三牙齿的初始位置接合所述第三牙齿,其中所述第三牙齿与所述第一牙齿相邻;第二邻间增强件,所述第二邻间增强件从所述器具主体的位于所述器具主体的唇侧上的所述第一齿龈边缘沿着所述第一牙齿和所述第三牙齿之间的第二邻间区域延伸到所述器具主体的位于所述器具主体的舌侧上的所述第二齿龈边缘,其中所述第二邻间增强件被构造成接合所述第一牙齿的位于所述第一牙齿的轮廓高度下方的舌侧表面或所述第一牙齿的位于所述轮廓高度下方的唇侧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以在所述第一齿上的第三接触点处施加第三力矢量,以使所述器具主体能够在所述第一牙齿上的所述接触点处施加力矢量,从而在所述可移除牙科器具被患者佩戴时致使所述第一牙齿朝向所述第一牙齿的期望位置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移除牙科器具,其中所述邻间增强件包括被构造成在相对于所述器具主体的相邻部分的邻间区域处加强所述器具主体的金属线材或一
体聚合物肋。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移除牙科器具,其中所述邻间增强件的横截面沿着所述邻间增强件的长度从与所述第一齿龈边缘相邻的端部到与所述第二齿龈边缘相邻的端部变化。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移除牙科器具,其中所述器具主体限定对准引导件,所述对准引导件包括被构造成接收所述邻间增强件的至少一个凹槽、脊或柱。9.一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一组有序的可移除牙科器具,所述一组有序的可移除牙科器具被构造成重新定位患者的一颗或多颗牙齿,所述一组可移除牙科器具中的每个可移除牙科器具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移除牙科器具。10.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形成患者的牙科解剖结构的模型,所述牙科解剖结构的模型提供多颗牙齿的期望位置;以及基于所述模型形成可移除牙科器具,所述可移除牙科器具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移除牙科器具。11.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计算装置接收患者的三维牙科解剖结构的数字表示,所述牙科解剖结构提供多颗牙齿的初始位置;通过所述计算装置确定所述多颗牙齿中的第一牙齿从所述第一牙齿的初始位置到所述第一牙齿的期望位置的移动;通过所述计算装置确定在所述第一牙齿上的接触点处施加以实现所述移动的力矢量;通过所述计算装置确定用以引起所述力矢量的可移除牙科器具设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迈克尔
申请(专利权)人:三M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